文/李禾禾

周笑平大師作品

丁金鋒與國家橋聯主席羅納先生在三亞合影
上海是收藏界向往的寶地。海派文化的浸潤,這里藏龍臥虎、精品萬千。可是上海又是刀光劍影、瞬息萬變之所。一位來自江蘇東臺農村的支部書記不畏艱險,不僅投身于收藏界,成為名聞遐邇的收藏界才俊,成為國家一級瓷器鑒定師,而且成立了上海臻倍文化發展公司和上海楊子書畫院,結交了國內著名的書畫大師范曾、吳為山、高式熊等。
他還邀請了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龍泉著名青瓷專家周笑平先生和書法界新星中國書法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單瑞成等作為特聘專家共同發展文化事業。由于忠厚寬容、禮賢下士、虛懷若谷,他將龍泉青瓷和書法繪畫雙璧生輝,風生水起。
他就是現任上海長三角收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建設新東臺(上海)促進會副會長丁金峰。丁金峰除了潛心于收藏瓷器書畫外,還涉足于服務業和酒業。他擔任上海金鑫來旅館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同心樂旅館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總經理和上海臻倍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丁金峰當初到上海可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受到了重重打擊和挫折。那還是在十多年前,他從老家來上海闖蕩。偌大的上海竟然沒有這位專業學過電影發電機械的農村青年想干的活。幾次招工碰壁后,他先是做保安,再后來當電焊工,開始擺個修摩托車的小攤立腳謀生。聰明的他從摩托車看到了商機。大上海不是有許多汽車和摩托車嗎?在略有些錢后,他與朋友合資開辦了“上海鵬大汽車維修材料有限公司”,主營摩托車的批發零售及售后服務。天道酬勤,幾年間它的業務越做越大,榮譽和獎勵接踵而來,2001年他被虹口區授予“私營企業優秀個人”稱號。可是好景不長,上海對摩托車在城區行駛作出嚴格規定,許多道路全天禁止摩托車通行,于是業務銷售一落千丈,公司處于“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境況。
丁金鋒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想“東方不亮西方亮”,決定東山再起。2002年,他籌集一百多萬元與朋友合資在嵊州成立“嵊州聯通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將摩托車業務轉移到浙江省紹興地區。短短的兩年時間,他在紹興地區形成密集銷售網點,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摩托車批發銷售企業。
可是就在企業如火如荼發展的時候,國家頒布了摩托車3C強制認證,大量的摩托車庫存無法及時消化,更嚴重的是許多零售商以種種借口拒絕歸還貨款,企業陷入絕境。此時丁金峰整天扎在處理貨款事情中,心中充滿了凄楚。但是他沒有想到就此算數,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是個男子漢就再從頭開始”。

2004年,當他成為窮光蛋回到上海后,他發現上海的服務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于是,他變賣上海所有家當,在各方朋友的幫助下成立“上海金鑫來旅館服務有限公司”,第二年又組建了“上海同心樂旅館服務有限公司”。2008年舉世矚目的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他及時抓住契機又與朋友一起成立了“愛尚連鎖旅店有限公司”。他想只有通過建立連鎖企業,才能節省管理費用,拓寬經營渠道,體現品牌效應。果然,連鎖旅館以優質服務,實惠價格,迎來了大批客戶,當年便收回投資。他從事旅館業如今有了9個年頭,生意還是很好,客房入住率達到80%以上。
就在他再次春風得意馬蹄疾時,他又跌了個跟斗。2011年丁金鋒參與《全面小康,幸福東臺,藏羚羊冬蟲夏草大型演唱會》活動,擔任該項演出的常務副總指——又兼任藏羚羊白酒華東地區代理。當時明確買一瓶酒就送票,演出票是全“發”出去了,靠演出票來支撐冬蟲夏草品牌的銷售。

雖然這次活動規模在東臺乃至江蘇前所未有,演出陣容堪為大觀,演出節目吸引眼球,但是就在此時,早先拍胸脯保證一切OK的主要領導在關鍵時候突然離任,于是陣腳大亂。演出座位大量空缺!先前答應的公共安全保衛工作費用、電力、電信、醫療保障等等全都落空了。演唱會空前的成功,可票發出去等演唱會結束后答應來付款取酒的客戶都作鳥獸散,一時間東臺民眾都將“大老板逃掉了,丁金鋒頂到了杠頭上”作為飯后笑談。是啊,輪到丁金鋒吃苦頭了,清倉查庫,一下虧了幾百萬。怎么辦?自己的傷口自己舔,飛來的橫禍只好頂。
經商中幾上幾下的考驗使丁金鋒深刻地明白了一個哲理,那就是要適應時代發展,掌握變化規律。而要達到這個水平就要不斷學習,完善自我。因而他參加了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總裁首選學堂”學習班。學習使他不僅結識了許多經商高手,而且使他思維不斷創新。就在這個使丁金鋒傷筋動骨的時候,他卻作出決定,投資成立“上海臻倍貿易有限公司”,代理法國和意大利知名紅酒。
丁金鋒之所以要進軍酒業,是想作為旅店的配套,酒業一定很有前途。接收這個公司后,他又拓展了國內外紅酒和白酒業務。將意大利葡萄酒及法國葡萄酒作為銷售主打產品外,為滿足各類客戶的需要。又將國內中高端的白酒和紅酒作為銷售的主推。將酒文化推向一個新高度。
隨著丁金鋒經商經驗逐漸豐富,自身素質不斷提高,他感到中國文化產業的春天正在來臨。于是,近年來他將目光聚焦在青瓷、書畫等方面。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于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龍泉窯的青瓷技藝推動了各地瓷窯的發展,從南宋至明代,福建、廣東沿海和江西一帶的瓷窯紛紛燒造出類似龍泉青瓷的產品。青瓷龍泉窯始于西晉,北宋時已初具規模,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制瓷技藝登峰造極,梅子青、粉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傳統龍泉窯中的哥窯與官、汝、定、鈞等窯并稱為宋代五大名窯。龍泉窯青瓷在國外也有重大影響,宋元時期就大量出口,陳橋驛在《龍泉縣地名志序》中說:"從中國東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和東非沿海……無處沒有龍泉青瓷的蹤跡。"龍泉青瓷在宋元時達到高峰,明代生產規模不減,但質量下降,至清代逐漸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燒,僅有少數窯口從事仿古生產。
丁金鋒感到以龍泉為代表的青瓷是祖國的瑰寶,如果將古代青瓷加工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起來,青瓷將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鑒賞價值。當他得知浙江龍泉周笑平先生出生于青瓷世家,父母親是新中國成立后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代藝人。周笑平在父親周紹鈞培育下,從小就學習雕塑、繪畫,同時也隨瓷廠老藝人學習瓷藝,現為龍泉笑藝瓷苑苑主,其創作的老壽星于2012年在中國美術工藝精品展覽會獲得金獎,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后,親自前往龍泉邀請周笑平一起開創青瓷事業。
他還對周笑平的瓷藝風格進行了研究,認為周笑平很有藝術天賦和廣闊前景。尤其是他在繼承前輩傳統基礎上融入現代完美時尚隋趣,師古而不泥古,摧陳而有新變的創新思想以及產品制作考究、自成品位的特點一定會成為大器。同時,丁金鋒自己也刻苦鉆研,獲得了國家一級瓷器鑒定師證書。果然丁金鋒慧眼識英才,周笑平創作的作品哥窯八仙、古代人物系列、等作品香薰爐系列作品屢次獲得大獎,并得到多位專家的贊譽,也在市場上獲得了好評 。如今丁金鋒以投資百萬元與周笑平合作共同開發龍泉青瓷。在上海的朵云軒為周笑平舉辦“墨彩青瓷”作品展獲得圓滿成功。

丁金鋒還逐一上門拜望了范曾、高式熊、劉曉晴等名家,聘請他們為楊子畫院的顧問,虛心學習他們的書法和繪畫藝術。當他得知自己的同鄉,中國書法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單瑞成有意向到上海傳授書畫后,他特意與周笑平、單瑞成徹夜長談,由長三角收藏研究會請他們加盟。他還與上海、東臺的一些書畫家籌劃“建設新東臺(上海)促進會新街分會”新春團拜會暨東臺書畫藝術名家作品上海展活動。此項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體現其家鄉的特色文化,提高東臺藝術家在滬知名度,藉以促進兩地藝術界的交流合作。
“風物長宜放眼量”,丁金鋒相信只要遵循客觀規律,具有創新的思維和實干的精神,世界上沒有什么辦不成的事 。而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善于總結,勇往直前是一個企業家應該具有的素質。
他正行進在路上,他正探索著未來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