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4年9月24日,由河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孫培新率領的河南省慈善總會調研團踏入紅旗渠畔,對林州慈善總會進行為期四天的深度調研。王長順先生以《善端》為題,以“微博”的形式發表了大量生動的報道,本刊特精選其中部分內容,為讀者展現林州慈善總會的工作,切實感受林州慈善精神。
2014年9月25日,為響應林州慈善月,梅平商貿有限公司開展“一日捐”活動,梅平商貿有限公司是林州市慈善總會的“慈善公益單位”,他們承諾,每年向慈善總會捐款10萬元,梅平義工服務隊每年參與義工活動不少于1000小時。董事長石梅平曾坦言:“林州百姓托起了我,我要回報林州父老。”慈善月一開始,石梅平就前往慈善總會捐贈19萬元善款。她的用人標準“先做義工,后當員工”激發了員工的慈善意識,店內店外一派慈善生機。在員工捐贈現場,不僅有梅平百貨的800名員工,還有振林街道的群眾,更有紅星幼兒園的靈魂工程師們。
在學府幼兒園,孩子們的慈善課上得活潑,上得情趣盎然。一個《慈善百句名言》課本吸引了孫副會長;一個“什么是慈善”問題,小朋友響亮清脆“做好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又一個“你做過哪些善事”問題,孩子們爭著舉起了小手:“給媽媽洗腳”、“與爸爸一起捐款”……一個捐贈儀式,家長捐、教師捐、孩子捐,那小手把一元、五元、十元,高高舉起,塞進比頭高的捐款箱。一次“掛星戴花,周末慈善評比”激活了童真,拾垃圾、疊被子、洗碗、洗衣、自己動手吃早餐……”從娃娃抓起,孫副會長說,“在林州,他看到了善的希望。”
2014年9月25日,在林州市第一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孫副會長一行詳細看了師生慈善檔案,了解了“慈善第一課”情況;在林州一中,對“彎腰拾美德”習慣高度評價,大加贊賞“名人效應,成功典范,德高為范”創新意識濃;在九中,文順學校,稱贊“慈善一日捐”“日行一善”搞得好。
華興口腔診所,自從加入林州市慈善總會成為慈善公益單位后,每天從營業額中取出10元,每年捐贈3600元。每年重陽節、愛牙日,走進老年公寓為老人義診;為特困人員、殘疾人、殘疾軍人免去20%治療費。
林州天宏一泉水業有限公司,自公司成立之年,每年拿出4000元錢長期資助兩名困難學生,解決了他們上學難的問題。并成立義工隊伍,在世界助殘日走進特殊學校開展活動,送文具,送問候,使殘疾人感到溫馨,讓殘疾人有了信心。
居家養老中心以社區老人為主,兼顧全市,空巢、獨居、孤寡老人。中心設備齊全,健身器材、娛樂室、棋牌室、保健室一應俱全;房間內設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供應熱水,電視、空調應有盡有,餐廳設有小廚房以滿足老人飲食的個性化需求,非常方便。
走進義工活動室,一幅幅字給人精神,一張張畫兒迷人眼簾。楊山棟老人是林州市慈善總會老年書畫義工服務隊隊長,八十多歲了。下農村,進社區,訪貧問苦,為密切聯系群眾搭橋梁。
書籍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書籍充實了人類的靈魂。林州市圖書館秉承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完美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想,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讓書籍喚起更多人的愛心,凝聚更大的愛心力量,將中華民族富而思源,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9月25日上午10時,林州市開展“宗教慈善周”活動動員大會在太平寺舉行,林州地區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各團體場所負責人及部分信眾蒞臨參與。
9月26日,林州市慈善總會重陽節萬名義工敬老洗腳活動儀式在任村鎮井頭村文化廣場舉行。啟動“重陽節萬名義工敬老洗腳活動”,就是組織全市義工、中小學生在重陽節期間,到敬老院為老年人洗一次腳,在全市形成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啟動儀式既是拉開的序幕,也是吹響的號角。井頭村歷年來尊老愛老活動搞得很突出,很有成效,在全市起到了榜樣和引領作用。
走進救助刑事被害人家庭現場,參加救助刑事被害人特困家庭專項活動,享受林州慈善的創新舉措!市慈善總會拿出10.2萬元,對34戶刑事被害人特困家庭進行救助,使這一部分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這對刑事被害人家庭來說,不僅是經濟上的幫助,更是心靈上的關懷。
林州慈善,在于林州人全民在做,全員在做。人心所向,心向慈善,這是一種趨勢。
林州開啟了慈善時代,掀起了全民時代的熱潮,正走在萬馬奔騰的陽光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