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崔昕
這里是三江匯聚的源頭,這里牛羊成群、物華天寶,這里是音樂人筆下《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里就是玉樹。2010年4月14日,這里“地動山搖,千家罹難”“十億神州,八方馳援,共赴國難”;2014年8月,玉樹地震四年后,這里校舍林立,安居樂業(yè),一片勃勃生機。
玉樹地震發(fā)生后,除了黨和政府全力支持災后重建外,全國人民也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災區(qū)同胞的牽掛。中華慈善總會匯繳社會捐贈及地方慈善會善款26億余元,根據(jù)災區(qū)實際需要將善款撥付使用。從帳篷、棉被、衣物、生活用品到住房、學校、殯儀館、醫(yī)院、醫(yī)療設(shè)備等,在救災和災后重建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個慈善項目在玉樹開花結(jié)果,一曲曲慈善之歌在高原譜寫。
每一處都是感動
四年后,慈善總會和地方慈善會的代表團共赴玉樹落實善款的使用情況??疾靾F的平均年齡在55歲,作為團隊中的年輕人我們一到玉樹立刻感受到了高原帶來的反應,頭暈、呼吸困難、走路大喘氣,可想團隊中其他的長者也會有同樣的身體不適。當被問及是否可以直接去考察時,每個人的表情都是肯定的。
從玉樹機場出發(fā),馬不停蹄地趕往項目點:玉樹市禪古萬達新村、玉樹市第二完全小學、玉樹市甘達(德旺)新村、玉樹市果青(泛海)新村、玉樹市殯儀館、玉樹市人民醫(yī)院等,行程非常緊張,很多地方行車不便,大家就集體步行去考察。進校舍、入新居、進醫(yī)院,每一處項目點考察團的成員都詳細詢問項目使用情況、受益者的需求、需要完善的地方等。
每到一處我們看到的都是期盼和感動的目光,每到一處我們感到的是高原人民獨有的熱情。
帶著慈善的心去修行
考察團考察的領(lǐng)隊是青海省慈善總會的副秘書長白秀娟。這個在玉樹救災中拼命工作的“鐵娘子”,說起四年前的玉樹地震還歷歷在目?!皼]有時間吃飯、沒有條件洗澡,跟慈善會的同事們沒日沒夜地接收和發(fā)放救災物資。所有的同事都一個樣兒,衣服已經(jīng)看不出顏色,頭發(fā)布滿了灰塵,臉上戴著口罩,分不清楚誰是誰。比起那些痛失親人、痛失家園的同胞,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彼闹v述雖然平淡,但是我們聽者感受的是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
在短短幾天的接觸中,白秀娟這樣評價自己的同事和自己的工作。她說:“在青海很多人都信仰宗教,工作對他們來說也是在修行,是帶著一顆為善的心在修行?!眲㈤L亮在四年的落實項目過程中,跑遍了每一個項目點。說起項目點的情況他如數(shù)家珍,但是說起家庭,他只有兩個字“愧疚”。愛人生病、孩子發(fā)燒、父母照護全都顧不上,節(jié)假日在家睡覺補充體力,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白覺來珠,地震發(fā)生前是一個快樂的導游。地震發(fā)生后他和妻子一同參與救援,先后救出傷員十余人,還舉債救助周圍群眾。救災結(jié)束后,他放棄了導游的工作加入到青海省慈善總會的團隊中,雖然收入微薄,但仍無怨無悔。
一批批慈善從業(yè)者默默奉獻、無私耕耘,為實現(xiàn)同一個目標不懈努力?!皭坌臒o疆域,慈善無國界”,相信通過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慈善組織將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結(jié) 語
短短的考察結(jié)束了。腦海中印刻著藏區(qū)老阿媽幸福的笑容、孩子們羞澀的面龐和玉樹人民勤勞質(zhì)樸、堅韌不屈的精神。
這里的天空有著兒童般明媚的雙眸,這里的人們臉上永遠掛著堅強的笑容。玉樹不倒,青海常青???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