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波
隨著當今交通事故的增多, 創傷性肝損傷的出現率也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需要及時確診, 早期治療, 才能夠讓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復, 因此早期的準確診斷對創傷性肝損傷的治療來說具有很大的作用[1]。本院采用了超聲診斷的方式對創傷性肝損傷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 獲得了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回顧性分析的方式,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1例創傷性肝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 其中男20例, 女11例, 年齡9~53歲, 平均年齡(36.4±8.2)歲。于本院就診時距離創傷發生的時間最短30 min左右, 最長4 d, 平均時間(23.8±2.6)h。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主要為上腹部疼痛、冷汗, 部分患者經穿刺診斷可從腹部抽出血性積液。25例患者因車禍受到損傷, 4例患者因沖突受到損傷, 2例患者因跌倒受到損傷。
1.2 方法
1.2.1 資料調查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項目調查。除了患者的性別、年齡、癥狀等一般資料之外, 還包括了經過超聲診斷后的初步判斷結果以及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后的病理診斷結果。通過將前后判斷結果放在一起相比較, 來分析超聲診斷的準確性。
1.2.2 超聲診斷方法 讓患者采取平躺位, 或者向右側躺位, 對患者的肝臟部位及其周圍相關臟器進行全面的多次掃查。在掃查時除了觀察患者的內臟損傷情況外, 還要對患者的腹腔積液情況進行判斷, 最終得出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本院使用的超聲探頭頻率為3.5 MHz。
在對患者進行超聲診斷后, 將其診斷結果與最終的創傷性肝損傷的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后得到的病情資料相比較,通過二者之間的符合率來確定超聲診斷的準確率。并將創傷性肝損傷的出現率定為100.0%, 將超聲診斷的準確率與創傷性肝損傷的出現率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對創傷性肝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分析發現, 在超聲診斷下, 有29例和最終的治療后分析結果相符合, 診斷的準確率為93.5%, 與創傷性肝損傷的出現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檢出疾病的29例患者中, 15例為肝右葉實質內損傷合并腹腔積液, 9例為肝包膜下撕裂, 4例為肝包膜下血腫, 1例為粉碎性肝破裂合并周圍內臟器官受損。另外2例超聲診斷漏診的患者手術治療后分析均為肝包膜下撕裂。見表1。
表1 31例創傷性肝損傷患者的診斷情況比較(n, %)
創傷性肝損傷在臨床上十分常見, 患者通常需要在出現損傷的最短時間內于醫院就診, 否則就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極難逃脫死亡的命運。特別是在當今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影響下, 車禍、墜樓、沖突以及工作事故等意外時有發生,增加了人們健康生活的隱藏風險[2]。通常對于外傷性肝損傷患者采取的治療方式有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兩種。其中保守治療對患者不造成腹部的額外受創, 但如果患者的肝損傷情況較為嚴重, 則需要采取手術治療方法[3]。因此, 為了更好地及時對創傷性肝損傷患者進行準確的治療, 早期的診斷非常重要, 對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而目前在臨床上, 對于腹部疾病, 超聲掃描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種診斷措施。超聲診斷方法所受到的限制非常小, 幾乎所有患者都非常適用, 并且得到的圖像簡明清晰、直觀準確, 在臨床上有著十分成熟的應用基礎[4]。而創傷性肝損傷作為一種腹部損傷, 超聲診斷的方法同樣非常適用, 能夠較為清晰地探查到患者的肝臟及其周圍相關臟器的受損情況,為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
在本研究中, 使用了臨床超聲診斷的方法對創傷性肝損傷患者進行早期診斷, 得到了較為準確的診斷結果。從研究數據中可以看出, 經過超聲診斷, 所得到的診斷結果的準確率達到了93.5%, 能夠滿足創傷性肝損傷的早期治療方案的選擇需求。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漏診的現象, 或者漏診的現象出現幾率非常低。
綜上所述, 對于創傷性肝損傷患者, 在其入院就診的時候就采用臨床超聲診斷的方法, 可全面了解其內臟損傷情況,并根據診斷結果來判斷患者的受損部位以及受損嚴重情況,為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超聲診斷的方法在對創傷性肝損傷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并且隨著超聲診斷儀器的改進與更新發展, 診斷的準確率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1]梁彤, 任杰, 梁峭嶸, 等.常規超聲及對比超聲在肝脾外傷并發癥監測中的應用.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9, 25(7):680-683.
[2]戴維佳, 阮雋, 湯偉亮, 等.肝臟瞬時彈性超聲在藥物性肝損傷患者肝纖維化診斷中的作用.中華傳染病雜志, 2013, 31(9):529-532.
[3]余進洪, 鄭元義, 李奧, 等.靶向性超聲顯影評價不同程度肝損傷的初步實驗研究.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1, 30(8):505-508.
[4]董志濤, 羅昆侖, 方征, 等.成人鈍性肝損傷的非手術治療.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1, 20(7):74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