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坤 趙軻 葛鳳蘭
現(xiàn)對HCV-cAg、HCV-Ab和HCV-RNA的關系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50例丙肝抗體陽性感染者(HCV-Ab陽性感染組)和100例健康體檢者(HCV-Ab陰性高危組)均來自于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180例, 女70例, 年齡12~6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試劑與儀器 HCV-cAg和HCV-Ab檢測試劑盒均由上海科華公司提供, 采用ELISA法, 按說明書操作。HCV-RNA檢測試劑盒由深圳匹基公司提供, 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HCV-RNA, PCR儀為美國ABI7500熒光定量PCR分析儀,按說明書操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0例HCV-Ab陽性感染者中, HCV-cAg陽性為60例,陽性率為40%;HCV-RNA陽性為63例, 陽性率為42%。100例健康體檢者中, HCV-Ab均為陰性, 但有2例HCV-cAg為陽性, 陽性率為2%, 此2例經(jīng)HCV-RNA檢測, 均確診為陽性。HCV-cAg與HCV-RNA的檢出率有很強的一致性,兩者的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50例HCV-cAg及HCV-RNA檢測結果[n (%)]
丙型肝炎是一種主要經(jīng)血傳播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 HCV-RNA 反映病毒的復制與傳染性, 是診斷HCV感染的金標準, 但由于該技術設備昂貴, 檢測成本高, 不適合常規(guī)檢測, 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是HCV-Ab檢測, 但是該方法靈敏度及特異性都與HCV-RNA有一定差距, HCV-Ab檢測窗口期較長約6 ~12周, 特別是某些免疫功能低下患者HCV-Ab產(chǎn)生量少, 或者不產(chǎn)生抗體[1]。因此很可能出現(xiàn)漏檢。本文中100例HCV-Ab陰性標本中HCV-RNA陽性的有2例, 說明有2例漏檢。本文中150例HCV-Ab陽性標本中HCV-cAg陽性率40%, HCV-RNA陽性率42%。其原因可能是:①部分患者在進行抗病毒治療, 干擾和抑制了HCVRNA的復制, 而抗病毒治療并不影HCV-Ab的存在;②在丙肝治愈后, HCV-Ab在體內可自然存在相當長的時間。這也表明HCV-Ab很難作為治療效果的監(jiān)測指標。
HCV-cAg是HCV感染者體內早期感染標志, 幾乎與HCV-RNA同時出現(xiàn), 在感染早期15 d即可檢出, 而HCV-Ab則要6 ~12周才能檢出。HCV-cAg檢測采用傳統(tǒng)的ELISA法,檢測敏感性及特異性好、費用低、操作方便, 不需要特殊設備,適合常規(guī)開展。HCV-cAg檢測有利于HCV感染患者的早期發(fā)現(xiàn), 特別是不能產(chǎn)生抗體的患者的檢出。
綜上所述, 由于輸血后丙肝引起的醫(yī)療糾紛不斷, 這已引起各級醫(yī)院的關注。而且受血次數(shù)越多, 感染HCV幾率就越高, 廣泛開展HCV-cAg檢測對預防丙型肝炎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1]Ansaldi F, Icardi G.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nti-HCV Antibody and HCV Core Antigen.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2009(51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