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新中國成立至現在,有色金屬礦產行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直接關系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能源和環境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文章簡要指出當前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及主要措施。
關鍵詞:有色金屬 礦產資源 發展趨勢 戰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P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085-01
自我國成立以來,我國有色金屬礦產業一直處于較快的發展狀態,尤其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后,有色金屬礦產業的發展在促進有色金屬工業可持續發展、地方經濟發展、城市興起以及擴大就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然而隨著我國資源供需矛盾的逐漸加劇,有色金屬礦產發展的問題和有色金屬礦產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矛盾也進一步加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發展必須以更高的要求才能滿足有色金屬礦產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提高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視。
1 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發展現狀
1.1 供需矛盾突出
雖然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有種類多、分布地區廣泛,資源總量大的特點,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有色金屬礦產擁有量少,尤其是大宗礦產資源的儲量少,對外依存度較高且呈持續上升趨勢。而且我國的有色金屬礦產呈現貧礦、中小礦床以及伴生礦多的特點,而富礦和大型、超大型礦床少,導致我國有色金屬礦產大多為難度大、成本高的小規模開發模式。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有色金屬礦產原料的供應和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我國只有依靠原料進口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且類似于銅精礦、氧化鋁等大宗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需要進口的格局在未來幾年并不會改變。
1.2 管理不當
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中,民采仍占有較大的比重。民采一礦多開、大礦小開、亂采亂挖和采富棄貧的開采方式不僅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嚴重[1],也是嚴重破壞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方式;礦山勘探和開采權力的招標和拍賣不規范;重開發輕保護的錯誤思想泛濫;礦產資源開發政策不合理,嚴重影響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以小規模礦山企業居多,礦山企業裝備和技術機械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采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礦的損失率、選冶回收率等方面也和國外的差距也較大。
1.3 國際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市場將日益嚴峻
隨著印度、南美等國家工業化進程進一步深入,他們對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迅速增加,國際市場的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在國際市場中面臨的競爭和壓力也將更加激烈;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和少數跨國公司對全球有色金屬資源的控制格局并未發生改變,且控制力度日益增強;礦產資源國家也開始重視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并逐漸采取各種措施加強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保護。在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控制、礦產資源競爭加劇以及礦產資源國際的保護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使用海外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難度也將隨之增加,我國面臨的國際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市場形勢向日益嚴峻。
2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在工業化的任何階段或時代,有色金屬資源都是有色金屬工業的基礎,是有色金屬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缺少礦產資源的有色金屬產業如無源之水,至少在很多年內,我國并不會出現其它資源能夠取代有色資源的地位,因此我國應將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發展作為我國長期戰略目標。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以科技為支撐,促進集約化,在完善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同時做好環境的保護工作,實現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發展[2]。因此,要實現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四個原則。一是資源的勘探和合理開發結合,礦產資源的保護作為重點。二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結合,以節約資源為首;三是國內開發和國外進口結合,并以開發國內資源為基礎,重視我國資源的利用,提高國外資源的比重;四是資源的開發和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環境保護相結合,協調礦產資源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措施
3.1 合理開發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要加強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行業的秩序整頓工作,實行嚴格的礦產資源開發管理,規范各個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的開采行為,尤其是民采企業,杜絕選擇性采礦和粗放掠奪式開采[3]。向中小礦山推廣新技術和設備,提高中小礦山的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率。重視鎢、鉬、離子型稀土等重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保護,杜絕亂采亂挖和無序出口的行為。加快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尤其是采、選、冶共性以及其它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可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這是當前我國實現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為緊迫的任務。
3.2 發展循環經濟
我國要重視廢舊金屬的循環利用,可以有效減少礦產資源的浪費,而且銅、鋁等主要的有色金屬也具有很好的可回收利用特點,為廢舊金屬的循環利用提供了可能。我國對有色金屬的大量消費也使我國可再生有色金屬的儲量也較高,大力發展再生有色金屬資源對經濟和社會都會產生巨大的效益。我國可發揮立法和優惠政策的作用,幫助公眾樹立節約使用和循環利用資源的觀念;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屬再利用的市場準入機制,規范有色金屬再利用市場;鼓勵從國外進口廢舊金屬,擴大再生資源來源,促進再生資源的健康發展。提高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利用全過程的循環經濟。
3.3 重視環境保護,實現資源發展和環境、生態的協調發展
礦產資源開發企業要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三化”原則做好資源開發工作[4],實現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以及回收再利用全過程的環保化生產,控制并減少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量;加強有色金屬礦區的復墾和綠化等恢復生態環境的工作,建立生態環境恢復示范基地,充分發揮榜樣模范的作用,改善礦區的生態環境。重視礦區地下水的保護,加強對廢水的循環利用率。
4 結語
在資源供需矛盾以、環境形勢和軌跡市場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堅持資源的勘探和合理開發結合、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結合、國內開發和國外進口結合、資源的開發和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創新技術,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實現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和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進城.我國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基于金融危機背景[J].理論月刊,2009(10).
[2] 肖麗麗.資源稅改革對我國礦產資源產業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2.
[3] 李樹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技術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