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
摘 要:一直以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國家社會關注的焦點,幫助畢業生們順利完成從校園到社會的跳躍不僅僅需要政府給予政策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需要作為畢業生培養單位的高校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那么,畢業生們在面對市場時,自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我們的就業指導教育應該在哪些方面、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指導,該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校 就業指導 畢業生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130-01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進入大學學習,固然對于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作用,卻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而大學生們的就業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雖然國家社會一直在努力幫助大學生們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找不到工作。面對著這樣的困境,作為大學生培養搖籃的高校,又能在就業指導這方面做些什么?以下,筆者將從三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1 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現實與夢想的差距
大學被形象地成為象牙塔,而大學生們一般會在這座象牙塔里生活三到四年,由于學校有著相對獨立于社會的不同環境,從而也就使得學生們養成了與外界不一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且由于年齡的限制以及自身視野的狹隘性,對于問題的看法難免過于簡單,這種情況表現在就業問題上就是期待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曾經有人做過這么一項調查,針對國內的一二三線城市中的高校學生,一份問卷暴露出了問題所在,調查很簡單,“畢業后,你對薪金的期待是多少?”不同地區的學生,他們給出的答案普遍不一樣,但是在對比所在地的普遍工資水平之后,結果卻是驚人地相似:學生們的期待,往往要高出實際工資水平的50%~100%!或許,這就是畢業生們普遍感到失落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高校在畢業之前能夠把所在城市的就業情況詳細地告訴學生的話,這種情況也許會得到緩解。
那么,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應該如何幫助學生認清現實呢?首先,使學生了解當地的一般工資水準。根據所在城市的不同,工資水準是不一樣的,不同城市之間的工資差異也是存在的。就業指導課應該使得學生了解自己所處的城市的消費水平,并積極引導他們樹立與現實相近的心理預期。其次,教育學生看清不同城市之間存在的差別。很顯然,一線城市的工資要遠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很多同學總是習慣拿一線城市的工資標準來衡量中小城市,難免就會對比和落差。面對這種情況,就業指導教育應該幫助學生們端正心態,客觀看待這種差距,并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恰當的選擇。最后,幫助學生樹立長遠目光。任何一個行業,在剛剛進入后工資水平肯定不會太高,作為一個新人,要做的是樹立長遠的目光,要看到本行業日后的發展狀況和前景,而不是僅僅看著當前獲得的金錢上的收益,然后再做決定是否停留在這個行業中,并且根據這些制定一個大致的職業規劃。
2 教育學生正確看待自身
每年的畢業季,總能接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學生對于自身發展的困惑,比如說:“我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不知道能否勝任即將到來的工作。”“不知道以后是否會繼續從事這門職業?”……類似這樣的迷茫和困惑還有很多,也很具代表性。
學生們在面對就業時,往往會變得患得患失,具體表現就是時而自信時而自卑,作為教育者,我們能做的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很多學生在畢業時,往往會變得忐忑不安,擔心過不了考試,擔心找不到工作,擔心無法勝任新的崗位……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人們在面對一些重大抉擇時,大多數會變得比較敏感、猶豫,不知道如何去做選擇,也會突然間喪失對自己的信心。這個時候,作為搖籃的學校,應該去幫助他們分析形勢,正確看待自己所處的位置,進而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有可能自己客觀地看待問題,逐漸走出困境。另一方面,面對著過度自信的學生,我們所要采用的方法就完全相反了。這部分學生對于自己有著盲目的信心,認為自己是最棒的,沒有什么可以難倒自己的事情,雖然有信心是好事兒,可是太過于有信心則會變成自負,自負的人很難看到自身的缺點和別人的長處,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這樣的學生,一點小小的打擊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敲破那層脆弱的外殼,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渺小和軟弱,當然,這個過程要十分地小心,在打壓自負的同時避免傷及自尊和自信,可以說,相對于前一種學生,后者的處理要更具耐心。
3 幫助學生制定合適的職業規劃
目前的大學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著明晰的職業規劃,絕大多數的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都很迷茫,而無論是從職業規劃的重要性還是實用性來看,高校都非常有必要引導并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這里所說的職業規劃,并不是幫助每個學生制定明確的計劃,而是傳授一種方法、一種理念,依靠學生自己的想法去發現屬于他們自己的道路。就像曾經的希臘先賢蘇格拉底一樣,他傳授知識的方法很獨特:采用一種名為助產術的方法,通過不斷地提問來使受教育者自己去尋找答案。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時也可以考慮采用類似的方法,因為畢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成長環境和經歷,很難想象使用同樣的方法會對所有學生有幫助。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就業指導教育應該做的,就是通過提問、啟發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摸索,根據自身特點去發掘適合自己的道路以及屬于自己的職業規劃。
參考文獻
[1] 石加友,姜爾嵐.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8(8).
[2] 鄧淑容.論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7(5).
[3] 韓廣海.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
[4] 孫春玲,程達軼.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6).
[5] 任珊.淺談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6).
[6] 吳偉.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09(21).
[7] 張海龍,宋曉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決策,2008(12).
[8] 高橋.大學生就業指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9] 鄭璐.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4).
[10] 楊偉國.國外大學生就業指導及其借鑒[J].中國高教研究,20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