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文
摘要:從生產實際出發,將規模豬場防疫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規模豬場;防疫;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9-0032-01
1 存在問題
1.1 規劃布局不合理
有些規模豬場建筑布局、設施設備不符合動物防疫的要求。生產區、生活區和工作區混為一體,且生產區未設動物疫病隔離觀察治療區,很容易導致動物疫病的發生、傳播。
1.2 免疫程序混亂
規模養豬場在免疫注射中,有的使用單苗,有的使用聯苗,免疫程序較為混亂。以豬瘟免疫注射為例,種用豬一般采取每半年免疫1次,仔豬、育肥豬的免疫程序,有的業主采取乳前免疫,有的采取30日齡左右首免、60日齡2免,既不是強化免疫,也不是延續性免疫,免疫后又沒有佩戴免疫標記,如賣給散養農戶,很可能遇農村散養普防而再次注射,在抗體滴度較高期間的一般性再次免疫注射,不但不能產生較高的免疫抗體,反而還會使體內的有效免疫抗體滴度降低,導致免疫的失敗。
1.3 疫苗來源復雜
規模豬場防疫所用疫苗來源相當復雜。有的養豬場向動物防疫主管部門訂購,需時領用;有些養豬場自己從獸藥市場購買,還有個別豬場自制疫苗免疫注射。這些疫苗,存在著如下問題:其生產廠家是否是國家的定點生產企業,疫苗的運輸、保管過程是否按要求進行,冷鏈系統是否安全有效,使用后免疫力是否增強等。如存在這些問題,將會導致養殖場出現免疫失敗的現象。
1.4 濫用抗生素
個別豬場在養殖過程中,對抗生素使用過濫。①飼料中濫加抗生素,長期使用;②治療濫用抗生素,大劑量使用;③出現防疫注射反應后,在搶救中首當其沖使用大劑量抗生素,這些抗生素雖然對搶救有一定的療效,但同時也抑殺了疫苗中有益活菌群,影響④疫苗的效力。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藥物,導致抗生素在動物體內長期大量殘留,防疫注射時影響疫苗的效力,同時也嚴重影響著畜產品的質量。
2 對策
2.1 提高管理人員水平
提高規模豬場飼養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顯得非常迫切。①畜牧業現代化需要從業人員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②當今的國際商品市場需要無公害的畜產品,而只有掌握了系統理論知識的人才能切實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才能生產出無公害的畜產品。飼養管理員動物養殖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培訓學習的方式才能得以實現。既可以采取集中培訓的辦法,也可以聘請有資質的科技人員擔任技術顧問,對飼養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飼養管理工作。
2.2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建立科學合理的動物防疫制度是提高規模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之一。這些制度包括按動物防疫法規建立健全的引種申報防疫監督制度、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按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訂的免疫注射制度、外來人員消毒制度、管理人員進出場消毒制度等,這些制度不僅要裝貼上墻,還要讓大家熟記于心,落實到行動上去,按制度規定去做,一切制度化。
2.3 改進豬場布局,做好設備添置
規模豬場無論規模大小,動物養殖的環境布局必須科學合理、符合動物防疫要求。養殖生產區和人的生活區、接待區等應嚴格分離,閑雜人員一律不允許進入生產區,特別是動物養殖同行人員更不得隨意進入。養豬場和圈舍進出處應設立消毒池、消毒室等設施。生產區內應設疫病隔離觀察室和治療室,并設于生產區的下風向。排糞溝應設于圈舍之外,養豬場的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確保不積留糞尿。應供給清潔衛生的飲水;條件較好的養豬場應安裝自動供水、飲水系統,既達到清潔衛生的要求,又滿足動物自由飲水的需要。
2.4 規范疫苗使用
規范疫苗使用主要是指加強管理。①動物防疫用生物制品這種特殊商品的供應渠道必須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由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統一管理;②動物防疫免疫注射種類必須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縣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統一部署進行,不得擅自增減,特別是動物重大疫病防治所用疫苗必須堅決免疫注射到位。實行免疫檔案登記管理。
2.5 規范保健藥品使用
無論是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制劑還是生化制劑類動物保健藥品,無論是消毒類藥還是抗生素類藥,雖能防疫治病對動物起保健作用,但均能在動物體內殘留,直接影響動物的防疫效果和產品質量。因此,必須規范規模養殖場動物保健藥品的使用,必須按使用劑量、休藥期規定規范使用,堅決不用淘汰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