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云,曾瑋紅,屈惠琴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昆山市中醫醫院,江蘇昆山 215300)
據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統計,食管癌發病率居全球癌癥發病率第7位,死亡率居癌癥死亡率第5位,中國是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1]。因食管癌患者幾乎都存在吞咽困難,有研究發現,確診時患者體重平均下降10 kg[2]。易導致患者組織營養不良,引起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和維生素缺乏等,致組織愈合能力削弱,機體免疫力低下,導致術后吻合口瘺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影響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質量。因此,針對食管癌患者的術前營養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我科對40例食管癌術前輔助放療期患者實施個性化的飲食指導,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4月于我院行食管癌根治術術前輔助放療的患者80例,2012年1月—2013年3月的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40例患者為觀察組,患者年齡41~76歲。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病變梗阻程度:重度5例,中度22例,輕度13例;進食情況:軟食24例,半流質10例,流質6例。觀察組男27例,女13例,病變梗阻程度:重度6例,中度20例,輕度14例;進食情況:軟食22例,半流質9例,流質9例。患者術前均神智清楚,未發生惡液質、胸腔積液,入院時均可站立行走。患者術前均接受4~5 d放射治療,總照射劑量為20~25 Gy,照射后7~10 d行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梗阻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維生素飲食,少量多餐;觀察組患者予以評估營養狀況,制定護理措施并進行實施、監督和評價,具體方法如下。
1.2.1 評估 患者入院后即評估當前和既往營養狀況,由營養師、醫師和護士組成營養支持小組,共同制定合理的腸內、腸外營養計劃,給予營養指導。護士指導、督促、評價患者執行飲食計劃。
1.2.2 計劃 提供足夠的熱量,供給熱卡25~30 kcal·(kg-1·d-1),氮量為 0.12 ~0.15 g·(kg-1·d-1),能量由糖和脂肪供給,糖脂比(1~2)∶1[3];糾正低蛋白血癥,癌癥患者每日蛋白需要量為1.5 g/kg,應占總熱量的 20% ~25%[4];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需營養素,參與多項代謝和功能,大多自身無法合成;將以上營養素按5~6餐/d均衡搭配于膳食中。在營養配方中可加入精氨酸,ω-3脂肪酸和核苷酸等免疫調節配方,有益于患者免疫狀態和氮平衡的改善,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5]。食物選擇上增加豆類及其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魚蝦、禽類及蛋類,這類食物可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較少[6-7]。
1.2.3 實施 由護士制定患者進食時間表和每餐攝入量,給予舒適的進食環境,進食時取舒適端坐位或抬高床頭30°以上。因放療可引起食管黏膜水腫,患者會出現暫時性吞咽困難加重,應根據患者下咽食物的順暢程度選擇飲食,指導患者將熟食加水打磨,制成易于吞咽的勻漿膳。梗阻嚴重的患者將腸內營養粉(維沃)(80.4 g/袋,供給能量 1255.2 kJ)溶于250 mL溫開水中分次服用,加入調味劑即可飲用,每日4袋即可達到機體基本需要量[8]。維沃由結晶氨基酸、電解質、微量元素、維生素、脂質等組成,體內能完全吸收、無渣,配置簡單易行。疼痛明顯的患者遵醫囑在進餐前30 min服用止痛合劑,以緩解進食疼痛。忌辛辣、煎炸、塊狀食物,以免刺激食管黏膜。保證適當的食物溫度:一般為37℃左右,注意食物溫度不宜過熱,以利于食管平滑肌松弛、擴張,減輕進食阻力。由于放射線可抑制唾液分泌,引起口渴,每天應增加飲水次數,飲水量在2 500~3 000 mL/d。進食攝入不足者給予靜脈補充,對于蛋白低且進食有困難者除定期輸入新鮮血、白蛋白、復方氨基酸、脂肪乳劑外,還應靜脈輸入身體生理需要量的葡萄糖、維生素、電解質等。觀察組20例患者中3例患者給予靜脈營養支持、補充電解質;對照組中1例貧血患者給予靜脈輸血治療,1例患者給予靜脈營養支持治療。
1.2.4 評價 全日進食量盡量滿足患者日最低熱量需求,制定和監督患者的每日有氧運動量和時間,通過鍛煉改善患者術前心肺功能,增加食欲。護士每日評價患者實際攝入量,計算每日熱卡攝入是否達標,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患者的進食計劃。
1.3 評價指標
1.3.1 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 根據 NRS-2002劃分成綜合營養狀況評分、疾病有關評分、年齡評分,3者相加的總分為營養風險總評分。總評分<3分為無營養風險,≥3分為存在營養風險,需要營養支持[9]。
1.3.2 實驗室監測指標 包括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計數,分別于患者入院后次日晨、術前1日晨空腹抽取靜脈血標本送檢。
1.3.3 術后康復指標 術后并發癥(吻合口瘺、傷口感染)發生率;術后排氣時間及術后平均住院天數。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 兩組患者入院時和術前1 d NRS-2002評分情況 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入院時和術前1 d實驗室化驗指標情況 見表2。
2.3 術后康復指標比較 對照組術后發生吻合口瘺1例、傷口感染3例,觀察組傷口感染1例、未發生吻合口瘺;對照組首次肛門排氣時間(46.33±2.17)h,觀察組為(44.53 ±1.56)h,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術后平均住院天數為(12.43±0.99)d,觀察組為(9.18 ±1.15)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576,P <0.05)。

表1 兩組患者入院時與術前1 d NRS-2002評分情況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與術前1 d實驗室化驗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與術前1 d實驗室化驗指標情況(±s)
組別 n 血清白蛋白(g/L)血紅蛋白(g/L)入院次日晨 術前1 d t值 P值 入院次日晨 術前1 d t值 P值觀察組 40 29.53 ±1.25 30.99 ±1.75 -3.05 <0.05 128.31 ±4.33 133.84 ±2.94 -4.73 <0.05對照組 40 29.31 ±1.36 29.85 ±0.80 -1.55 <0.05 129.67 ±3.90 128.69 ±3.79 0.81 >0.05 t值 0.533 2.649 -1.045 4.808 P 值 >0.05 <0.05 >0.05 <0.05
3.1 術前輔助放療期飲食指導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老齡化,食管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伴隨著手術需求的增加,患者的營養問題越來越突出,對疾病本身的發展過程、預后及圍手術期的治療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食管癌早中期主要采用手術治療聯合放化療的綜合治療方式[10],由于腫瘤細胞對機體能量的大量消耗和放療引起進食的減少,患者常出現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因此術前飲食指導是整個治療體系的關鍵環節之一。通過飲食指導使患者有足夠的營養貯備,可增加機體抵抗力和對手術、麻醉的耐受力,減少術后感染等并發癥,且較容易為患者和家屬接受。
3.2 術前輔助放療期飲食指導的影響 觀察組采用多元化的干預措施,根據患者自身的飲食特點制定每日餐點,完成每日所需的熱量和蛋白質,對因營養攝入不足而致體質量下降的患者主張采用腸內營養治療,腸內營養粉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在進食中摻雜營養粉的攝入,可提供足夠的蛋白質供應。而對存在一些內科疾病的患者,應根據個體情況調節飲食,如有高血壓患者應采用低鹽、低膽固醇食物;糖尿病患者應根據營養科提供的膳食加用胰島素;有水腫、營養不良、貧血等情況時,必要時還需靜脈輸注血漿、蛋白質等血液成分[11]。結果顯示,觀察組40例患者接受營養干預措施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紅蛋白較干預前升高,P<0.05;同時,觀察組術后住院天數少于對照組,可能因為營養不良導致機體藥代動力學發生改變,麻醉時間延長,使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較晚;且術前營養不良致使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降低,術后傷口愈合能力降低,從而造成吻合口瘺、傷口感染等并發癥的增加,延長了住院天數。
對食管癌患者術前輔助放療期給予飲食干預能改善營養狀況、提高術后生存質量。由營養師、醫師和護士共同制定干預措施,動態監測和評估患者的營養改善狀況,并及時調整方案,鼓勵患者和家屬參與制定個體的營養治療方案,可提高患者和家屬對飲食治療的依從性和積極性,加強飲食治療的執行力度,取得了預期的治療效果。
[1]Marmot M,Atlnmo T,Byers T.食物、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癥預防[M].陳君石,劉兆平,宋雁,等譯.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8-286.
[2]江志偉,黎介壽,李寧.惡性腫瘤病人的腸內營養支持[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4,11(2):118-121.
[3]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腸外腸內營養學分冊(200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9-51.
[4]陳淑紅,唐有為.癌癥患者的營養管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16-19
[5]Gianotti L,Braga M,Nespoli L,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reoperative oral supplementation with a specialized diet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J].Gastroenterology,2002,122(7):1763-1770.
[6]路潛,趙明,龐冬.消化道腫瘤化療病人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狀況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4C):1067-1069.
[7]韓冬梅,岳利群,王玉珠.胃癌患者術后化療期間采用藥膳輔佐飲食治療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1-3.
[8]甄莉,周春蘭,吳承堂,等.維沃替代常規腸道準備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3,10(2):5-7.
[9]Kondrup J,Allison SP,Elia M,et al.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2002[J].Clin Nutr,2003,22(4):415-421.
[10]陳燕茹,鄭利珍,吳悅娜.老年食管癌病人圍術期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增刊 2):89
[11]印義瓊,李卡,陳增蓉.老年腹部疾病病人的外科護理[J].華西醫學,2006,21(3):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