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亮+姚瑋潔


2014年10月底,阿富汗問題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在北京召開。面對上任僅一月的阿富汗總統、普什圖人阿什拉夫.加尼,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中方將在四年內向阿富汗提供20億美元無償援助。
這對于滿目瘡痍的阿富汗來說,無疑是一份大禮:邁入“后北約時代”,阿富汗正在尋求其最大鄰國——中國的支持。
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開幕前不到一周,北約正式終結在阿富汗的作戰任務。美軍和英軍向阿富汗軍方移交了兩個軍事基地,但沒有透露撤出的具體時間表。
中國首任阿富汗事務特使孫玉璽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此前美軍持續撤離,駐阿北約軍人已從高峰時的十幾萬人縮減到幾萬人,到年底將為9000多人。
在此時間節點,于北京舉行伊斯坦布爾進程外長會自然受到關注。
“伊斯坦布爾進程”是唯一由地區國家主導的有關阿富汗問題的國際機制,成員國都是與阿富汗相鄰或相近的國家,與阿富汗有著歷史交往淵源和現實利益聯系。阿富汗能否實現永久和平,對這些國家都有重大影響。
此前,由土耳其、阿富汗和哈薩克斯坦先后承辦過三次伊斯坦布爾進程外長會。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外長會,是中方首次承辦涉阿大型國際會議。
在朝鮮問題以及過去參與東南亞、南亞地區事務之后,伊斯坦布爾進程也成為觀察中國外交“新常態”的窗口之一。
阿富汗的想法
“伊斯坦布爾進程于2011年第一次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它是地區間促進合作的國際性會議,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能夠與塔利班對話談判的平臺,從而結束阿富汗的戰爭。”阿富汗喀布爾大學法學院教授馬麗哈.韓賽對《瞭望東方周刊》解釋說。
2011年的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由土耳其倡議發起的《阿富汗地區安全合作伊斯坦布爾進程》,強調了聯合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發揮的協調作用,并呼吁各國在對阿富汗援助的同時尊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此后這一進程固定下來。與其他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和進程相比,伊斯坦布爾進程的特點是幫助阿富汗進行能力建設和培訓。
“與其他會議不一樣,它是以地區國家、特別是阿富汗鄰國為主要成員的機制。這個鄰國不是非得接壤,而是鄰近的國家都可以。”孫玉璽對本刊記者表示。
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等14個國家都納入這一進程。還有16國對其表示支持,包括英、法、德等歐洲國家,還有聯合國、上合組織等12個國際和地區組織作為支持方參與。
“這樣就形成了以地區國家為核心、一些主要國家支持的一個進程。”孫玉璽說。
由于此次會議正好趕上北約撤出阿富汗的重大轉折點——各國對阿富汗的援助都會減少,怎樣面對政治、經濟、安全三重問題疊加的過渡期,是這次會議的重大議題。
孫玉璽認為,中國通過舉辦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會議,“表達我們希望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如果說2014年是西方在阿富汗的終止符,對中國而言則可能是一個起點。
除了20億美元援助計劃,在此次外長會中,加尼率領眾多商界高層抵達北京,希望吸引投資,開發阿富汗的礦產資源。
似乎在依賴國際援助10多年后,阿富汗準備將采礦業作為支撐該國經濟的一個基礎。阿富汗的自然資源估值三萬億美元,由于缺少基礎設施以及戰火不斷,一直開發乏力。
2011年,中國曾獲得一個位于阿富汗東北的油氣勘探權。后來,中國人還獲得阿富汗最大投資項目——埃娜克銅礦合同。
總統為何首訪中國
談及中國在阿富汗的作用,孫玉璽認為:中國和阿富汗有直接接壤的國界線,鄰國之間自然需要互相幫扶,阿富汗在政治、經濟和安全方面,都表達需要中國的支持。
“人要是不打仗了,總要有活干,有錢賺。中國在搞經濟建設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在政治經濟轉型期,國際社會以及阿富汗就看中了中國的作用。”他說。
阿富汗亦處于古絲綢之路的中心位置,是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東亞的交匯點。
“阿富汗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非常積極,但由于現實困難,沒能力發展,也只有發展起來才有能力。”孫玉璽說。
關于一些西方媒體宣稱“中國希望在北約與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后趁虛而入”的觀點,韓賽和孫玉璽都予以否定。
韓賽認為:“中國不會在軍事上直接支持阿富汗。中國合作的重點在經濟層面上。”
“沒這個想法。”孫玉璽也堅定地表示,“中國將來去阿富汗的都是商人、投資者、企業家、工程師、醫生、教師。我們沒有任何派軍隊進入阿富汗的意圖。”
對于阿富汗在過去10年里培養的35萬軍隊和警察,“發工資是一個問題,所以中國以及國際社會要給予他們的軍隊和警察支持,讓他們能夠獨立地負起責任。”孫玉璽說。
作為后勤供應者,中國也在對阿富汗的國家安全部隊進行援助,如服裝、通訊設備,部分軍用吉普車來自由北京通用汽車公司制造的中美合資的切諾基。
為了阿富汗的重建,中國也在努力幫助當地培訓各類人員,包括工程師、外交官、國家公務員和醫生等各類技術人員。
孫玉璽解釋說,阿富汗選擇中國作為支持者與加尼總統有關,他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就是中國。
加尼曾作為在世界銀行中國項目總監管在中國工作過五年,負責很多世行中國項目的監督執行,其中最主要的是黃河小浪底工程。由此,這位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總統對中國有深入了解。
“這些都促成了他首選出訪中國。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他期待中國在阿富汗的重建中發揮更大作用。”孫玉璽說。
北京提供的平臺
作為一個阿富汗人,韓賽認為當地媒體并沒有如實報道安全局勢。“政府仍然不能接受阿富汗安全局勢正在每天瓦解崩潰的現實,這種崩潰不僅來自農村地區,而且還來自城市內部。”
“軍隊和警察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資源上都沒有能力解決阿富汗的安全問題,很多地區都不在政府控制之下。北約撤軍后會有更多地區脫離政府控制,阿富汗的安全局勢將進一步惡化。”她說。
韓賽非常擔心,如果阿富汗的安全局勢惡化,中國的經濟合作意愿會大大降低。
在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中,中國也與阿富汗達成協議,在民族和解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能夠加快與塔利班和平對話的進程,或者說中國能夠提供一個中立的場地,直接促成和主持和平對話。中國也可以去說服阿富汗的鄰國積極地參與到與塔利班的和平談判中來。”韓賽說。
“只要能坐下來一塊談,就能逐步縮小分歧。在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支持下,如果真有一天阿富汗各黨派之間能夠達成合作協議,就能消除武裝對抗。在這方面我們要做促進工作。”孫玉璽說。
在孫玉璽看來,阿富汗的整體形勢在變好,有時也出現反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