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夢 張彥芳 高曉梅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教育研究室,河南 洛陽 47000)
河南省近年加大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及養老機構建設的力度,社區及鄉村衛生服務發展較快,但護理人員嚴重不足〔1〕。本研究擬調查河南省護理從業人員狀況。
1.1 調查對象 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采用分層抽樣法,隨機抽取河南省六地市15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578個村衛生室及38個養老機構中的510名老年護理從業人員,收回有效調查表479份,其中男22人,女457人;年齡在30歲以下120人,30~40歲163人,40~50歲187人,50歲以上9人。
1.2 調查內容 在有關專家指導下,參考社區護理、老年護理相關文獻〔2~7〕,自行設計調查表,內容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基層衛生服務人員的基本狀況,其二是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對老年護理的認知、日常開展老年護理工作的情況、在老年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等28個問題,并經預調查試驗后修改確定。
1.3 調查與統計方法 培訓調查人員,統一方法與指導用語。采用Stata7.0軟件進行χ2檢驗。
2.1 基層衛生服務人員基本情況 從事醫療服務者占69.4%,護理服務者占 30.6%,醫護比為 2.27∶1。在 479 名護理人員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1人,鄉村衛生室54人,養老院84人;389人為護理專業畢業,21人受過衛生員和老年護理員培訓,69人既無接受專業教育又無接受相關培訓;具有護理大專及以上學歷201人,護理中專學歷188人,高中、初中及以下學歷90人;具有護士職稱170人,護師99人,主管護師75人,副主任護師9人,主任護師3人,無護理專業技術職稱123人;205人參加過社區護士培訓,學習過老年護理知識與技能,其中43人是脫產學習,162人是業余學習,學習時間在1~3個月不等。在來自養老院的84名護理人員中,僅有6人經過護理專業學習,9人經過老年護理員培訓。
2.2 護理從業人員對老年護理認知及知識和技能需求
2.2.1 對國際、國內人口老齡化狀況的認知 72.4%的護理從業人員對國際老齡化社會的界定認知不清,僅有27.6%的人知道“65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60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為老齡化社會,46.8%的人知道我國是在1999年或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
2.2.2 對老年護理的專業性及工作范圍的認知 認定為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主要人員是家人的占36.3%,是專業護士的占35.1%,是護工的占22.8%,是保姆的占9.2%,同時認為是專業護士與家人或保姆或護工的占3.5%。在對老年護理工作范圍的認識方面,認定的主要是心理咨詢(67.4%)、疾病護理(64.9%)、健康檢查(66.2%)、防病宣教(62.8%)、生活護理(62.0%)、生活指導(59.9%),而臨終護理較少(41.3%)。
2.2.3 對老年護理目標與發展的認知 認定老年護理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為41.3%,是“滿足老年人生活需要”等方面的占58.7%。并有94.6%的護理人員認為我國需要發展老年護理,但也有5.4%的人認為不需要。
2.2.4 老年護理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40.9%的護理人員感到與老人溝通困難,34.7%的人員認為老年病知識不足,16.1%的人員認為不懂得老年人心理,7.9%的人員表示護理操作技能不熟練。
2.2.5 老年護理知識與技能需要 在老年護理專業知識方面,由主到次的需要依次是老年心理知識、生理知識、疾病知識、用藥知識、倫理道德知識、法律知識等,專業能力的需要依次是觀察能力、溝通能力、護理操作能力、應變能力、生活照顧能力等。在不同職稱的3組人員中,高級職稱組對老齡化社會界定的認知率高于初級和中級職稱組(χ2=10.238,P=0.001;χ2=5.346,P=0.021),初、中級職稱組比較無差異;但因高級職稱組被調查的人員數量少,其與初級和中級職稱組認知率差異的意義不大。不同職稱的3組護理人員對我國社會老齡化的時間、老年護理目標的認知率無差異,在老年護理工作中感到困難和問題的存在率也無差異。說明對老年護理的認知及老年護理知識與技能的需要不受職稱高低的影響。
在不同護理年限的3組人員中,10年以上組“不懂得老年心理”的比率低于 5 年以下組(χ2=5.865 5,P=0.015),而與5~10年組比較無差異,5年以下與5~10年組比較也無差異;10年以上組感到“老年病知識不足”的比率高于5~10年組(χ2=5.228 4,P=0.022),而與 5 年以下組比較無差異,5 年以下與5~10年比較也無差異。其余各項的認知率與技能需要,3組人員比較均無差異。說明從事老年護理經歷時間長的人員對老年護理的特殊性、專業性體會較深。見表1。
2.3 開展老年護理工作情況 在照顧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生活技能指導、給藥及用藥指導、疾病預防宣教與康復指導、心理咨詢、健康評估、功能訓練等方面,最多的3項工作依次是健康宣教指導、給藥及用藥指導、健康評估,用到最多的3項技能依次是觀察、測量(生命體征)、溝通,而協助功能訓練、生活照顧與技能指導以及注射、包扎等工作和技能開展和應用較少。在心理咨詢方面,僅有18.0%的護理人員經常對老年人開展心理咨詢與疏導,69.3%的護理人員偶爾有,還有12.7%的護理人員就沒有進行過老年人的心理指導。見表2。

表2 不同工作場所的護理從業人員開展老年護理工作情況〔n(%)〕
在用藥指導方面,鄉村優于社區(χ2=15.181 6,P=0.000),社區優于養老院(χ2=150.582 0,P=0.000),鄉村優于養老院(χ2=32.656 3,P=0.000);在生活照料方面,養老院多于鄉村(χ2=58.134 2,P=0.000),鄉村多于社區(χ2=28.575 3,P=0.000);養老院多于社區(χ2=292.892 3,P=0.000);在健康宣教指導方面,社區優于鄉村(χ2=26.015 2,P=0.000),鄉村優于養老院(χ2=6.708 3,P=0.010),社區優于養老院(χ2=90.289 4,P=0.000);在協助功能訓練方面,養老院優于社區和鄉村(χ2=33.277 2,P=0.000;χ2=16.683 5,P=0.000),而社區和鄉村沒有顯著差異(χ2=0.374 5,P=0.541);在健康評估方面養老院、社區和鄉村比較沒有差異;在對老年人進行心理疏導方面,鄉村優于社區和養老院(χ2=16.106 2,P=0.000;χ2=12.277 8,P=0.000),而社區和養老院沒有差異(χ2=0.390 7,P=0.532)。
在河南省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以醫療為主,護理為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尤其是農村和養老機構中的護理專業人員配備嚴重不足,與老年護理的需求不相匹配。老年護理是以老年人為主體,從老年人身心、社會、文化的需要出發,考慮其健康問題及護理措施,解決老年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預防保健等方面的實際需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所以,現代護理理念下的老年護理既不是簡單的生活照料,也不是單純的疾病護理,是集預防、保健、護理、理療、康復訓練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專業性的老年護理服務,這就要求老年護理專業人員既要具有老年人生理、心理、疾病等方面的知識,又要具有為老年人提供疾病護理、生活照料、疾病預防、促進健康的能力。
老年護理的專業化程度低,老年護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老年護理的需要和要求不相適應,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及培訓亟待加強。老年護理作為一個專業、一門學科在發達國家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在中國尚處于萌芽階段,迄今在衛生職業院校還沒有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在城市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護士多是由臨床護理轉型而來,在養老院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很少接受過護理專業教育〔8〕,所以,當今的老年護理專業化程度不高,老年護理從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均不能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民政部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強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培訓,有計劃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開辟養老服務培訓基地,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營養和心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
衛生職業院校作為衛生人才的搖籃,應加快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教學計劃的研討,開發包括老年護理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及與老年護理有關的法規、倫理、心理等知識在內的老年護理專業課程,建立適合中國老年護理需要的老年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盡快培養一支能適應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教學需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快開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機構之類的老年護理實訓基地,把護理專業的見習、實習由醫院擴展到社區、養老機構,為社會培養實用型的老年護理專業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 王 玲.老年護理學科的發展歷程與引發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07;4(7):12-3.
2 陳 潔,朱明珍,陸月梅.我國老年護理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7;2(2):110-5.
3 林 婷,黃俊山,姜小鷹.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1(18):4-7.
4 邵 梅,姜 科,銀全有.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需求的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6;34(3):123-4.
5 程冉冉,張 勇,賈力品.城市老年人對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07;13(12):1113-4.
6 楊 敏,高玉霞,邢沈陽.影響中國社區老年護理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現代護理,2008;14(1):41-3.
7 侯 巖,胡國臣.中國衛生年鑒2010〔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99-108.
8 王 婧,何國平.我國老年護理人力資源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0;25(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