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曉靜
摘 要:調查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圖書館 圖書館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256-01
建國64周年以來,中國快速邁入了世界大國的行列,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教育上都展現著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勢頭。我國的教育業也緊跟國際,除了綜合類的高等學府,各類持有專業技能長項的高等職業技術類院校也拔地而起,上大學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從單純的被動學習到繁復的主動學習,這就是初級中學和高等大學的區別。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如何奠定圖書館在學生心中的“知識寶庫”的地位,如何引導他們利用高校資源更主動的思考,更有效的學習,是圖書館工作者們共同探討的課題。
1 圖書館是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基地
大學圖書館無論對教授抑或是大學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我國著名作家徐志摩早年就讀于劍橋大學,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寫道:“康橋的生活,可以說完全不曾嘗著,我知道的只是一個圖書館,幾個課室和三兩個吃便飯的茶食鋪子”。而如果沒有大英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馬克思也無法完成他的《資本論》。英國大學的文科專業,每周都有10余小時的授課或課堂討論,教師指定若干參考書,學生選題作文;此時大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是就在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及資料,既是讀書之地.也是完成作業之所。在21世紀的今天,圖書館在大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凸顯。許多著名大學注重通識教育,如芝加哥大學,學生必修21門共同核心課,涵蓋6個學術領域,考試及格方能畢業。在這么繁重的學習任務面前,學生們只有依靠圖書館的幫助,才能完成課題研究,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取得學位。圖書館是大學生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也是知識獲取、學業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基地。
2 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概況
“一流大學圖書館造就一流大學?”,世界上任何大學的生存與發展最關鍵的資源有:教師、圖書館與科研設備。世界上許多著名大學成功的背后都有圖書館在發揮作用。江蘇海事學院原為南京海運學校與南京航運學校合并而成,建設成為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后,在專業技能的課程設置中融合了江河與海運的綜合水上交通教育,是一所高技能型水上專業高校。我校圖書館占地2.2萬平方米,紙質藏書約70萬冊,電子書約20萬冊。設有4個書庫,3個專業資料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多媒體視聽室,1個新書閱覽室以及1個報刊閱覽室。大學圖書館理應是一所大學的根基與實力的象征,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率調查及分析
有研究報告顯示,高中生進入大學后存在無目標放松的狀態,缺少對知識利用的主動性,并且大學生由于性別、地域、年齡等差異,對于圖書館的需求也會呈現出差異。為了較準確的解讀我院讀者對圖書館的使用情況,于2012年12月對我館的讀者使用率做了匯文數據統計和問卷調查等綜合評估。我館2012年入館人次約為30000,借閱人次僅為6932,圖書借閱約為58215冊。在2013年圖書館隨機選取500名在校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情況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表2所示。
這個數值對于我校12000名左右的在校生來說,圖書館的利用率遠不夠理想。大學生在圖書館大多數時間是用來上網聊天,打游戲或看小說;少數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做作業;真正鉆研知識的學生幾乎為零。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大多數處于一種“食之無味,卻又不可棄之”的尷尬境地。
4 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率的對策
4.1 開展圖書館利用教育,引導大學生利用圖書館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學的集體生活里沒有保姆式的老師,它著重培養每一個學生學習自主。課堂是學生被動獲得知識的主體,而圖書館則是學生們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當學生們努力吸收課堂知識的同時,學會很好的利用其它資源,將多種學習途徑融為一體養成一種習慣,將會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幫助自己掌握擴展所學的專業,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圖書館利用教育是一種教學活動,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實施方式有很多,一般而言可歸納為:圖書館入館教育、現場或課堂講演、與專業課程相關的利用指導。
(1)圖書館入館教育。這是圖書館常規教育的一種方式,在大學里通常是針對剛入學的新生或剛調入、分配的老師舉辦的。由館員帶領參觀館舍,配合圖書館簡介等書面資料進行圖書館功能的解說,目的就是為了使讀者充分認識圖書館,有效地利用圖書館。
(2)現場講演或座談。這些方式可以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即問即答,可以靈活進行不定期舉辦。也可以配合閱讀活動由館員就特定主題做1~2課時的解說與示范。或聘請學科專家配合館藏文獻做專題演講,可使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有更深了解,對自己使用圖書館的技巧更加熟悉。
(3)與課程相關的利用指導。是以配合老師教學的需要為前提,由館員解說與該課程相關的館藏資源,以及各種文獻檢索的技巧;指導、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以求該課程能夠收到圓滿的教學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率,提出以下建設性建議。以海事學院圖書館為例。
(1)延長開館時間。館內各書庫、資料室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延長至晚間9點。周日開放到晚間8點,電子閱覽室周一至周日開放至晚間10點。
(2)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多增加書籍,以供閱覽。圖書館正逐步改善館藏資源,以每年3萬冊紙質圖書、電子資源內存每年增加10T的采購量保證館藏資源的不斷更新。
參考文獻
[1] 苗劍英.對大學生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查分析—— 以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5):36-38.
[2] 李繼宏.高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研究[J].情報探索,2005,5(3):16-18.endprint
摘 要:調查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圖書館 圖書館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256-01
建國64周年以來,中國快速邁入了世界大國的行列,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教育上都展現著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勢頭。我國的教育業也緊跟國際,除了綜合類的高等學府,各類持有專業技能長項的高等職業技術類院校也拔地而起,上大學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從單純的被動學習到繁復的主動學習,這就是初級中學和高等大學的區別。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如何奠定圖書館在學生心中的“知識寶庫”的地位,如何引導他們利用高校資源更主動的思考,更有效的學習,是圖書館工作者們共同探討的課題。
1 圖書館是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基地
大學圖書館無論對教授抑或是大學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我國著名作家徐志摩早年就讀于劍橋大學,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寫道:“康橋的生活,可以說完全不曾嘗著,我知道的只是一個圖書館,幾個課室和三兩個吃便飯的茶食鋪子”。而如果沒有大英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馬克思也無法完成他的《資本論》。英國大學的文科專業,每周都有10余小時的授課或課堂討論,教師指定若干參考書,學生選題作文;此時大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是就在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及資料,既是讀書之地.也是完成作業之所。在21世紀的今天,圖書館在大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凸顯。許多著名大學注重通識教育,如芝加哥大學,學生必修21門共同核心課,涵蓋6個學術領域,考試及格方能畢業。在這么繁重的學習任務面前,學生們只有依靠圖書館的幫助,才能完成課題研究,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取得學位。圖書館是大學生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也是知識獲取、學業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基地。
2 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概況
“一流大學圖書館造就一流大學?”,世界上任何大學的生存與發展最關鍵的資源有:教師、圖書館與科研設備。世界上許多著名大學成功的背后都有圖書館在發揮作用。江蘇海事學院原為南京海運學校與南京航運學校合并而成,建設成為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后,在專業技能的課程設置中融合了江河與海運的綜合水上交通教育,是一所高技能型水上專業高校。我校圖書館占地2.2萬平方米,紙質藏書約70萬冊,電子書約20萬冊。設有4個書庫,3個專業資料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多媒體視聽室,1個新書閱覽室以及1個報刊閱覽室。大學圖書館理應是一所大學的根基與實力的象征,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率調查及分析
有研究報告顯示,高中生進入大學后存在無目標放松的狀態,缺少對知識利用的主動性,并且大學生由于性別、地域、年齡等差異,對于圖書館的需求也會呈現出差異。為了較準確的解讀我院讀者對圖書館的使用情況,于2012年12月對我館的讀者使用率做了匯文數據統計和問卷調查等綜合評估。我館2012年入館人次約為30000,借閱人次僅為6932,圖書借閱約為58215冊。在2013年圖書館隨機選取500名在校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情況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表2所示。
這個數值對于我校12000名左右的在校生來說,圖書館的利用率遠不夠理想。大學生在圖書館大多數時間是用來上網聊天,打游戲或看小說;少數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做作業;真正鉆研知識的學生幾乎為零。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大多數處于一種“食之無味,卻又不可棄之”的尷尬境地。
4 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率的對策
4.1 開展圖書館利用教育,引導大學生利用圖書館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學的集體生活里沒有保姆式的老師,它著重培養每一個學生學習自主。課堂是學生被動獲得知識的主體,而圖書館則是學生們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當學生們努力吸收課堂知識的同時,學會很好的利用其它資源,將多種學習途徑融為一體養成一種習慣,將會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幫助自己掌握擴展所學的專業,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圖書館利用教育是一種教學活動,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實施方式有很多,一般而言可歸納為:圖書館入館教育、現場或課堂講演、與專業課程相關的利用指導。
(1)圖書館入館教育。這是圖書館常規教育的一種方式,在大學里通常是針對剛入學的新生或剛調入、分配的老師舉辦的。由館員帶領參觀館舍,配合圖書館簡介等書面資料進行圖書館功能的解說,目的就是為了使讀者充分認識圖書館,有效地利用圖書館。
(2)現場講演或座談。這些方式可以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即問即答,可以靈活進行不定期舉辦。也可以配合閱讀活動由館員就特定主題做1~2課時的解說與示范。或聘請學科專家配合館藏文獻做專題演講,可使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有更深了解,對自己使用圖書館的技巧更加熟悉。
(3)與課程相關的利用指導。是以配合老師教學的需要為前提,由館員解說與該課程相關的館藏資源,以及各種文獻檢索的技巧;指導、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以求該課程能夠收到圓滿的教學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率,提出以下建設性建議。以海事學院圖書館為例。
(1)延長開館時間。館內各書庫、資料室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延長至晚間9點。周日開放到晚間8點,電子閱覽室周一至周日開放至晚間10點。
(2)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多增加書籍,以供閱覽。圖書館正逐步改善館藏資源,以每年3萬冊紙質圖書、電子資源內存每年增加10T的采購量保證館藏資源的不斷更新。
參考文獻
[1] 苗劍英.對大學生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查分析—— 以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5):36-38.
[2] 李繼宏.高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研究[J].情報探索,2005,5(3):16-18.endprint
摘 要:調查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圖書館 圖書館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256-01
建國64周年以來,中國快速邁入了世界大國的行列,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教育上都展現著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勢頭。我國的教育業也緊跟國際,除了綜合類的高等學府,各類持有專業技能長項的高等職業技術類院校也拔地而起,上大學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從單純的被動學習到繁復的主動學習,這就是初級中學和高等大學的區別。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如何奠定圖書館在學生心中的“知識寶庫”的地位,如何引導他們利用高校資源更主動的思考,更有效的學習,是圖書館工作者們共同探討的課題。
1 圖書館是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基地
大學圖書館無論對教授抑或是大學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我國著名作家徐志摩早年就讀于劍橋大學,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寫道:“康橋的生活,可以說完全不曾嘗著,我知道的只是一個圖書館,幾個課室和三兩個吃便飯的茶食鋪子”。而如果沒有大英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馬克思也無法完成他的《資本論》。英國大學的文科專業,每周都有10余小時的授課或課堂討論,教師指定若干參考書,學生選題作文;此時大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是就在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及資料,既是讀書之地.也是完成作業之所。在21世紀的今天,圖書館在大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凸顯。許多著名大學注重通識教育,如芝加哥大學,學生必修21門共同核心課,涵蓋6個學術領域,考試及格方能畢業。在這么繁重的學習任務面前,學生們只有依靠圖書館的幫助,才能完成課題研究,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取得學位。圖書館是大學生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也是知識獲取、學業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基地。
2 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概況
“一流大學圖書館造就一流大學?”,世界上任何大學的生存與發展最關鍵的資源有:教師、圖書館與科研設備。世界上許多著名大學成功的背后都有圖書館在發揮作用。江蘇海事學院原為南京海運學校與南京航運學校合并而成,建設成為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后,在專業技能的課程設置中融合了江河與海運的綜合水上交通教育,是一所高技能型水上專業高校。我校圖書館占地2.2萬平方米,紙質藏書約70萬冊,電子書約20萬冊。設有4個書庫,3個專業資料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多媒體視聽室,1個新書閱覽室以及1個報刊閱覽室。大學圖書館理應是一所大學的根基與實力的象征,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率調查及分析
有研究報告顯示,高中生進入大學后存在無目標放松的狀態,缺少對知識利用的主動性,并且大學生由于性別、地域、年齡等差異,對于圖書館的需求也會呈現出差異。為了較準確的解讀我院讀者對圖書館的使用情況,于2012年12月對我館的讀者使用率做了匯文數據統計和問卷調查等綜合評估。我館2012年入館人次約為30000,借閱人次僅為6932,圖書借閱約為58215冊。在2013年圖書館隨機選取500名在校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情況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表2所示。
這個數值對于我校12000名左右的在校生來說,圖書館的利用率遠不夠理想。大學生在圖書館大多數時間是用來上網聊天,打游戲或看小說;少數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做作業;真正鉆研知識的學生幾乎為零。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大多數處于一種“食之無味,卻又不可棄之”的尷尬境地。
4 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率的對策
4.1 開展圖書館利用教育,引導大學生利用圖書館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學的集體生活里沒有保姆式的老師,它著重培養每一個學生學習自主。課堂是學生被動獲得知識的主體,而圖書館則是學生們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當學生們努力吸收課堂知識的同時,學會很好的利用其它資源,將多種學習途徑融為一體養成一種習慣,將會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幫助自己掌握擴展所學的專業,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圖書館利用教育是一種教學活動,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實施方式有很多,一般而言可歸納為:圖書館入館教育、現場或課堂講演、與專業課程相關的利用指導。
(1)圖書館入館教育。這是圖書館常規教育的一種方式,在大學里通常是針對剛入學的新生或剛調入、分配的老師舉辦的。由館員帶領參觀館舍,配合圖書館簡介等書面資料進行圖書館功能的解說,目的就是為了使讀者充分認識圖書館,有效地利用圖書館。
(2)現場講演或座談。這些方式可以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即問即答,可以靈活進行不定期舉辦。也可以配合閱讀活動由館員就特定主題做1~2課時的解說與示范。或聘請學科專家配合館藏文獻做專題演講,可使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有更深了解,對自己使用圖書館的技巧更加熟悉。
(3)與課程相關的利用指導。是以配合老師教學的需要為前提,由館員解說與該課程相關的館藏資源,以及各種文獻檢索的技巧;指導、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以求該課程能夠收到圓滿的教學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率,提出以下建設性建議。以海事學院圖書館為例。
(1)延長開館時間。館內各書庫、資料室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延長至晚間9點。周日開放到晚間8點,電子閱覽室周一至周日開放至晚間10點。
(2)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多增加書籍,以供閱覽。圖書館正逐步改善館藏資源,以每年3萬冊紙質圖書、電子資源內存每年增加10T的采購量保證館藏資源的不斷更新。
參考文獻
[1] 苗劍英.對大學生圖書館利用情況的調查分析—— 以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5):36-38.
[2] 李繼宏.高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研究[J].情報探索,2005,5(3):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