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暖男作家正當道。
利落的短發、白襯衫,33歲的劉同現在是光線影業副總裁,兼職:作家。一本《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賣到街知巷聞,銷量達300萬冊,靠的,是溫暖的文字:“正在經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绻阏J定苦是自己應得的,那么光必然會照耀到你的身上。即使是滄海一粟也終會有歸宿,扛到云開風散,暗涌窒息,再漂泊的物體也會沉于海底,各有各的領土。”
他的成功,沒有一帆風順,他說畢業三年,埋頭苦干,工資少了不敢和主編理論,挺孬的;被欺負了只會躲在角落里大哭一場,挺娘的,唯一覺得挺爺們的事是每個月存4000元給媽媽,雖然這也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事。
他說30歲之后,風景于他,只是幾道走馬觀花的殘影,少有流連忘返的停留??墒悄切┳哌^的路、看過的人、感受過的迷惘,都在他的文字中留下印跡。從自己的人生歷練出發,他寫下了這樣兩本超級暢銷書《誰的青春不迷?!泛汀墩l的青春不迷茫2: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去年就以版稅715萬的成績進入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十四名,比他低一位的是南派三叔),成為2013年亞馬遜年度十大作家,今年,已經在排行榜上呆了大半年的他,繼續蟬聯這樣的殊榮看來易如反掌。
在電視界摸爬滾打
2001年,從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劉同進入湖南電視臺,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專訪時,他說:“做電視是我從小的夢想。大四那年報考湖南電視臺,以筆試第一名進入了湖南娛樂頻道。大學畢業后進了‘娛樂急先鋒節目,這算得上是我真正電視人生涯的開端。后來加入‘FUN4娛樂,開始扎實地做起了電視,每天想方設法去做更好看的新聞,做得不好會徹夜寫案子,做得好也會打電話要以前的大哥幫我審核,在當時兩個電視才俊的教導下,我也慢慢專業起來?!?/p>
雖然你讀他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知道,他也有脆弱、挫折的時候,但這都是他成功路上的一些小插曲。一入電視圈,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去光線傳媒擔任策劃之前,他動過考研的念頭,但以一分之差名落孫山。因為出版過小說,他想是不是能夠憑此成為特招研究生,于是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車。雖然沒有成功,這卻成了他從湖南進入北京發展的契機,經過朋友介紹,他進入光線,順理成章成為北漂一族。他說,剛來北京的時候,他拼命想要融入這個城市,晚上還常常做噩夢。 “在光線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因為與當時的領導發生了一些矛盾而離職,隨后在外面做娛樂節目做得還不錯,光線想讓我回來做主編,我不愿意,后來原領導就妥協讓我做制片人了。當然后來能同時做幾個節目的制片人,也是因為做得還不錯?!?/p>
他所說做得還不錯的節目,就是光線的王牌節目《最佳現場》和《娛樂現場》。而從2012年開始,他嘗試著從幕后走向幕前,以特約評論員身份主持《中國娛樂報道》“坦白講”板塊,通過電視這一強勢媒體,他讓很多人記住了他的名字。顯然,這也推動了他的圖書銷售。
《中國娛樂報道》是他當時自己管理的一個節目,他感到不滿意,嘗試著用一些新東西來拯救節目?!捌鋵嵰婚_始也做得特別糟糕,”劉同說,“一句話需要錄很多遍,也有很多同事勸我放棄。不過后來慢慢地做了五十期、一百期,開始慢慢順暢了。”
劉同的人生軌跡,并沒有經歷過什么特別的大風大浪,但可能正是這種白領生活的普遍性,這種平淡中的小煩惱、小孤獨、小憂愁,能夠在海量人群中引發共鳴,讀者在他的奮斗史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給自己的一份大禮
劉同是中文系科班出身,雖然投身電視,卻從未放棄寫作。
他說,為了不丟掉專業,同時也養成了記錄的愛好,就規定自己一定要每年寫一本小說,有沒有人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堅持寫下去。他在路金波那兒出版的兩本小說叫《離愛》和《五十米深藍》,讓他在青春小說界占據了一席之地,也算是小有名氣,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以前我認為寫小說很容易,自己沒有很多經歷,也可以隨便臆想一段情節,然后讓很多年輕讀者也進入這個情節去想問題。近幾年我感覺,小說創作是非常困難的,以我現在的水平可能寫不出一本好小說。對于未來的寫作規劃來說,一定還是著眼于更廣闊的人群、更有跨度的時間線,我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創作一部分量厚重的小說。”
誰都知道,電視界是出了名的累成狗的行業,一分鐘恨不能掰成兩分鐘花。但劉同說他再怎么忙,都會堅持每天寫一點,這是他的習慣。寫作會讓他覺得舒服,讓他覺得和其他傳媒人不一樣,他有自己的世界。他的微博草稿箱里,有三四百條草稿,每次他要準備寫作,就把它摘出來延展開。他說:“如果不是當初堅持寫點東西,也不會有今天?!?/p>
多年前青春小說作家的光環已經褪去,這時,他重新出發,寫的這本書,叫《誰的青春不迷茫》,獲得了2013年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年度最佳勵志書獎。他自己可不認同他的書是勵志書,“我一直覺得這本書是記錄,記錄了自己過去十年的成長。”他鄭重地說。
“關于‘勵志這個詞,以前是特別褒義的一個詞,但現在講到勵志這一類型大家就會想到心靈雞湯,特別沒有營養,好像專門給人洗腦的。但從我內心深處來講的話,如果這本書真的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力量,一些正能量,我當然非常認同?!?/p>
出版這本書時,他31歲,可是他說,他從20歲就開始寫這本書了。每年記錄20萬字,一共記錄了200多萬字,只是31歲的時候,他對200多萬字進行了一個精選,采取了一個十年后與十年前自己對話的形式進行出版。當時他的編輯說:從來沒有人像你一樣記日記能夠記十年不間斷,現在你再看過去的自己,那種感覺很妙。他想了想,覺得過去的自己確實挺能扛的,所以寫這本書,權當給過去的自己一份大禮。
時間匆匆流去,他說縱使青春留不住,但伴隨著青春生長出來的回憶,劃過皮膚的溫度,對未來吶喊的分貝,曾彼此珍惜的那些情感,都是能用文字、圖片和音樂記錄下來的。endprint
劉同希望自己在沒有麻木之前還能盡力用文字記住過往每一個在自己身上留下印跡的人,記住每一種感動過自己的溫度,記住讓他成為今天的自己的一切。這些組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青春。
縱使青春留不住,縱情悲喜任我行。
從孬種到話癆
挾《誰的青春不迷?!反筚u之勢,今年的《誰的青春不迷茫2: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更是氣勢如虹,劉同成為今年唯一能和張嘉佳相抗衡的暖男作家。
封面上寫著:“33種溫暖,33段成長、33次感懷?!辈贿^,他對“暖男”這個標簽可不怎么待見:“之前我在微博調侃過所謂‘暖男的定義:‘他只溫暖你一個人,對別人冷若冰霜,這才是暖男,暖一堆人的叫中央空調。在文字里,或許我比較暖,但是你在現實中和我見面,你就知道,其實我非常直接,直接到你很不想和我做朋友。因為日常生活中相見,我不想假惺惺彼此浪費時間。但文字是細嚼慢咽,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理解事情的真相?!?/p>
他也不隱瞞自己想要成為暢銷書作家的事實,為了盡可能地多賣,他在全國各地開展《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全國巡講“左右的思享會”。
不遺余力地做營銷,宣傳自己的新書。他說因為他是傳媒出身,所以他知道再好的東西,如果你不努力告訴別人,酒香還是會怕巷子深。他之所以這么努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告訴自己的出版團隊的同事們,一個好的產品,如果認真對待的話,也許會更好。文字在創作的時候,它是純粹的文字。文字變成書之后,對于團隊而言,它就變成了商品。你必須要對團隊負責,不能只滿足自己的出版欲,出版社還有那么多編輯等著發獎金呢。
于是,他說,從當年那個當眾發言會腸痙攣的孬種,變成了被無數人打磨后嘮叨兩個小時也不會停頓的話癆。
他對那些剛剛步入社會、為夢想而努力拼搏的職場新人發出這樣的忠告:“如果馬上就要步入職場了,說別的都已經晚了,還是那四個字吧:好自為之。如果時間還早的話,那就說一句:希望你們用幾年的時間努力做一些事,讓你和別人變得不一樣,這種不一樣要成為你與別人競爭的本領?!?/p>
他否認自己是偶像派和成功人士:“不覺得自己是偶像派。因為周圍與我一起成長起來的朋友啊,同事啊,老板啊,家人啊,沒事總諷刺我,所以我沒機會養成偶像心態。也不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光線傳媒集團的大老板王長田才算成功人士吧,我只是一個非常幸運能夠通過自己努力獲得大家信任的打工仔而已?!?/p>
現在的他還會孤獨嗎?他在書中大談孤獨,總有一種孤獨會觸動到你的吧?可是他說,感受到孤獨,敏感,卻并不能說他就是個消極抑郁的人,事實恰恰相反,他說他的同事說他超級2B,而且積極正能量。他是很喜歡跟自己對話的,總是在說服自己要這樣要那樣做,所以他也希望有些年輕人看完書后會根據他的思維去想問題,也變得積極正能量。
他們公司的同事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積極正能量逼”,不管什么時候,別人問他:“劉同,你覺得怎么樣”,他的回答都是:“沒問題”。
而他的“誰的青春不迷?!毕盗校矊⒁恢毖永m下去,至于下一本會寫什么,主題會是什么,走著瞧唄,生活會給出答案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