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購房者想買房,但首付還缺一點,跟親戚朋友借,又開不了口。這好辦!為應對行情凄凄,降低首付的各種金融工具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本來首付30萬的現在付15萬就可以了,銀行不給貸,網貸平臺貸給你。錢給你了,可能還不用你還,開發商會幫你還。竟有這么好的事,你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
去年11月,易居中國與中信銀行聯袂發布創新金融產品——“樂居貸”。“樂居貸”申請人通過易居中國常駐開發商銷售現場,或易居購房網平臺提交申請之后,交由中信銀行統一授信,授信額度高至抵押房產評估價值的90%,進而進行買房、裝修、購車、出國旅游等大宗消費。圍繞電商平臺,線下新房代理、咨詢等服務菜單與線上營銷、簽約、支付聯動,易居電商4.0又嵌入打包金融解決方案,進一步延伸了易居中國的房產流通服務鏈,形成貫通始終的服務閉環。
上月中旬,新浪聯合易居中國推出的解決房貸首付問題的P2P平臺——房金所。這個國內首家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服務平臺,簡而言之就是撮合有購房需求的置業者與有資金的投資者。同時,易居還攜手旗下易居營銷板塊和樂居公司,分別推出首期本息保證、年化固定收益率高達8%的兩款理財產品:易居網貸和樂居網貸,這兩款理財產品均是針對置業者購房消費借款需求的投資產品。
無獨有偶,就在易居中國大張旗鼓地準備進軍房地產金融領域的同時,前陣子還和房地產中介鬧得不可開交的搜房也在悄然試水這一領域。同在7月,同為房產電商的搜房宣布,分別與世聯行和合富輝煌兩大新房代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兩份戰略合作協議中“合作開展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業務”均赫然在列。
正如易居中國聯席主席兼總裁周忻所言:“如果大家都在做,說明這一步我們走對了。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一年,而房地產電商平臺與互聯網金融的結合工作,我們一直在做。”其實早在2014年年初,易居中國就對內發布了調整戰略布局。如今成立房地產互聯網金融平臺,正是易居中國戰略轉型的重要一環。
由于房地產交易金額大,首付提高,按揭利率下降,銀行不愛做,就給了其他渠道發展的機會。目前房地產金融市場已有一定的成熟度,此時此刻其儼然是一塊美味的大蛋糕。雖然房地產金融產業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但有關業內專家依然認為:房地產金融的市場大,目前沒有太多創新產品,這是一個上萬億份額的市場。
房地產和金融的嫁接,或許目前還處于原始合作階段,但這并不妨礙易居之類的房產電商們,將房地產與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結合,作為下一個爭奪的主戰場。試水房地產金融領域,易居、搜房、萬科都在不斷地嘗試著。可見,這不僅僅是易居和搜房爭奪的焦點,也是房企們正在嘗試突破的領域。
進入今年以來,房地產融資環境急劇惡化,同時,隨著銀行大幅收緊房地產貸款,在“錢跟”緊縮的大背景下,大量中小型開發商被迫尋找新的融資渠道,不少房企已瞄上P2P網貸融資,部分房企更試圖染指P2P領域。
7月21日,富力地產與易居中國和眾安保險聯合宣布,已與中國首家互聯網房地產金融平臺——“房金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將在該平臺上推出自己的互聯網房地產金融產品。
據易居中國透露,“房金所”除了可以針對借款人購房資金需求提供綜合授信金融服務,也可以向投資者開放。吸引投資者通過這一平臺開展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業務,做成開放型的互聯網金融O2O服務平臺。
顯然,在房產電商的新一輪角逐中,房地產與互聯網金融之間,還可以下一盤更大的棋。
隨著“房金所”的上線,其又實現了一個閉環,但其創新的腳步絕不會因此停滯。因為易居中國的終極目標是以一個個閉環,串聯成一個更大的封閉的圈。待這個圈交織完成,我認為就會進入房地產的下一個階段。而在這個過程中,誰適應游戲規則,誰就有權參與,不適應的則會被拋得越來越遠。我覺得,接下來沒有創新必死,同時,缺乏一定視野,也終將失去對這個鏈條生存法則的解讀能力,敗在蝴蝶效應的原點。
對于開發商而言同樣如此。如何才能激活樓市,讓房子賣得動?如今已不是考慮戶型、景觀、立面、裝修、性價比的時代了。“這個時代”需要你替購房者考慮他的個人資產配置的問題,個人的金融理財的問題,于是,樂居貸、易居貸、房金所出現了。如果熊孩子們還在考慮如何憑借景觀園林等建筑品質,給自己的房屋產品貼金,那么,我想你只能繼續做個熊孩子,搞得再好也就是一個綠城罷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