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永紅
行業作風的核心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在我們電力行業,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支配著電業職工的正確行為,其基本總是集體主義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而行業不正之風恰恰背離了這個宗旨,是職業道德缺失,扭曲、踐踏所致。
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的發展還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當人們的需要不能順利地得到滿足時,他們就可能突破原有的道德界限而采取某些可以達到目的的行動,從而使不正之風的產生有了可能性。應該說,形成行業不正之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道德的角度看,產生行業不正之風的條件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道德觀念的變化使行業不正之風有機可乘。改革的大潮,推動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蕩滌著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隨著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所發生的顯著改變。相應地,人們的道德觀念也發生了顯著的改變。過去信守的一些道德條律開始被拋棄,新的道德觀念正在樹起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與不道德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從而為人們采取不道德行為創造了某種條件或提供了某些溫床。
二是行為者個體價值取向的變化是行業不正之風產生的內在條件。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從務虛轉向務實的過程中,個體的價值取向也從重名位向重實利轉變。過去尊奉的潔身自好、名聲清白的道德信條雖然沒有完全丟棄,但更多地注意行為的功利性,已經成為人們新興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追求行為功利性的過程中,有的人在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驅動下,便不顧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約束,搞起了不正之風。
三是職業道德規范的不完善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某些漏洞,是行業不正之風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改革中,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沖擊,而新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的形成,還有一個完善的過程。加之一時難以革除的體制上的弊端和在具體政策上的某些失誤,給了一些人及單位以可乘之機。他們無視職業道德的行為準則,使行業不正之風由可能變為現實。
四是道德輿論導向的偏差和道德輿論環境的變化是行業不正之風得以形成的外部因素。從前眾口皆碑的美德,如團結互助、先人后己、助人為樂、舍己為人等很少聽到贊揚聲,而原先眾口皆貶的劣行也很少聽到批評聲。輿論的傾向性無疑對人的行為起著導向的助推作用。“個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各顧各的處世思想,不論是非,也使得道德評價失落,道德環境走樣。某些不道德行為的發生和相互仿效,不能說與輿論傾向的偏差沒有關系。
五是封建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是行業不正之風形成的歷史根源。封建道德在我國影響很深,今天我們社會關系中存在的特權思想、專制作風、拉幫結派、結黨營私、以權謀私,本質上都是封建遺毒的反映。資本主義“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在我國也有很深的影響。這就使社會干群中某些意志薄弱者成為腐朽道德的俘虜和金錢的奴隸。
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就在于,它既是行業控制的辛勤使者,又是播種行業新風的光明使者。它通過對人的心靈的感召而整治各行業乃至社會,又在各行業乃至社會的整治中凈化人的靈魂。克服和糾正職業活動中的不正常關系和行業不正之風,是促成社會新風尚的重要環節。因此,應當從道德方面著手“正風”,并認真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第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從思想上消除導致行業不正之風的因素。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對從業人員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道德影響,培養他們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品質的過程。它是影響職業道德風尚發展、變化的直接因素,使一定社會和一定階級的職業道德得以轉化為從業人員的內在品質。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把提高認識和培養行為習慣相結合。職業道德教育還應同各行業、各單位以至各部門的內部改革結合起來,保持經常化、制度化。通過職業道德教育使人們懂得自己從事職業的社會意義,自己在職業活動中的地位、權利和義務。懂得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和社會。這樣,在道德法庭和“心靈審判官”的監督下,使更多的人遵守道德規范,自覺地克服不道德行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使我們電力企業的職工解決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的問題,把“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落到實處。
第二,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道德規范,約束從業人員,防范行業不正之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中處理各種道德關系時的行為準則和評價標準,貫穿其中的基本原則是為人民服務,在我們電力企業來說就是為用戶服務,以主人翁的態度進行職業勞動和社會主義的團結協作。在這個原則下,各行各業應針對行業特點,結合自己的職業心理、職業習慣、職業傳統和職業責任,從本行業的要求出發,制定和發展各種職業道德規范。職業道德建設是群眾的“自我改造”和“自覺鍛煉”,要注意發動職工總結經驗教訓,對照正反典型,使職工真正認識到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并將其概括成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易記易行的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成為從事該職業的人員自我約束的準則和行動的指南。這樣就會產生巨大的道德效應,起到行政和法律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第三,開展道德評價活動,弘揚道德楷模,抨擊不正之風,充分發揮職業道德輿論的導向作用。職業道德輿論是對人們職業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一種社會輿論,凡是符合職業道德的行為,就會受到它的支持、鼓勵、贊揚,從而強化人們的道德信念,鞏固這種好行為;凡是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行為,就要受到它的批評、指責、鞭撻,給人造成一種強大的精神上的壓力,促使他改變不道德行為。這種外在的強制對于遏制和消除行業不正之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一切不文明、反社會的行為和行業不正之風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或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職業道德輿論有多種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是人們的議論,單位內的表彰或批評,以及報刊、電視、廣播等大眾傳播手段。要正確合理地引導道德輿論,凈化輿論中的雜質,要創造一種敢于直言、公正評價人們的職業活動,揚善貶惡,扶正抑邪,以監督和保證人們的行為符合職業道德的要求,符合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符合時代的要求。
第四,克服職業道德淡漠現象,形成一個講究職業道德,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良好職業風尚。一個時期以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職業道德觀念淡漠,以權謀利、以職謀私的行業不正之風盛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拜金主義”及某些政策失控產生的利益導向偏差,是信仰和價值觀念的淡漠致使一些人喪失了職業道德。因此,要從人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引導入手,把他們的信念真空充實起來,造成一個尊重和贊許職業道德行為的工作環境,提倡一種切實可行的不局限在物質需要上的更充實的生活觀念。要從根本上扭轉忽視職業道德的傾向,把職業道德強化為紀律,使從業人員培養健全的勞動觀,形成牢固的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理直氣壯地宣傳大公無私、艱苦奮斗的精神,理直氣壯地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風氣,要發揮領導和黨政機關的模范作用,領導不僅要重視本單位的職業道德建設,還應帶頭遵守道德規范,帶頭抵制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克服腐敗現象,做到勤政、廉政、優政,成為各行各業講究職業道德的楷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都強調: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由此可見,黨是十分重視抓好職業道德建設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近期,執政者或是理論學者都在不斷探索和實踐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讓我們以此為動力,努力把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抓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