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薄會娜
新形勢下,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和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企業工會如何發揮人才優勢,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大開發和使用已經成為企業工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人才才是企業工會發展的根基和關鍵。企業女性職工作為企業的半邊天,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如何激發她們的工作熱情,做好她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和企業工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近些年,我國對于行業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出現了很多新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現狀。在新形勢下,我國行業已是網廠分開、競價上網,引入競爭、打破壟斷,在經營范圍和經營主體上明顯區別于以往,這是我國企業工會改革與改制取得的重大成就。面對著巨大的壓力,企業必須生產好的產品和服務,從源頭上必須做好員工的教育,因為員工素質的高低和思想教育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狀態,為此,作為半邊天的女性職工,企業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采取有效的對策來激勵工作的開展,提升工作效率。為此,強化女性人員的管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已經成為市場發展和企業工會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狹路相逢勇者勝”,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實現生存,謀劃發展,就必須深化企業工會女性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招錄有能力的女性人員外,還要學會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教育好人才,這就必須給女性人員制定制度激勵。綜合分析,對企業工會的女性人員開展激勵已經成為企業工會優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徑。采用雙因素激勵理論可以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工會管理者制定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制度和激勵措施,吸引住人才,留住人才,并且教育好人才,通過雙因素激勵理論可以調動女性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深化對她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雙因素”理論又稱為“激勵保健因素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來的。 赫茨伯格經過研究,把影響人們工作行為動機的各種因素分為兩類,一類叫保健因素,另一類叫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是指與工作有關的因素,包括工資水平、工作環境、福利和安全、適當的政策等(這類因素處理得不好會引發工作不滿情緒的產生,處理的好可預防不滿,起到維持原有積極性的作用)。由于它只帶有預防性,只起維持工作現狀的作用,也被稱為“維持因素”。激勵因素是指影響人們工作的內在因素,能夠促使人們產生工作滿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工作表現機會和工作帶來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績而得到的獎勵;對未來發展的期望。這類因素的改善,能夠對員工產生直接的激勵作用,提高生產效率。他認為導致滿意和不滿意的因素是不同的。保健因素——導致不滿意:薪酬、工作安全、工作條件和與下屬的關系。激勵因素——導致滿意:成就、認可、責任、晉升、工作本身和成長的可能。
(一)把好人才入口,設定恰當目標。對于企業工會的女性人員來說,都需要企業工會把好企業工會人才的入口,選擇那些業務能力強,工作態度認真的員工,避免雜而不專,多而不精,這樣不但不會增加企業工會的銷售,甚至會對企業工會的發展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在人員的任用上,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讓合適的位置發揮合適的作用,讓這些作用提升企業工會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自身的發展目標,企業工會要把企業目標內化到女性人員的個人目標當中去,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才能確保女性人員兢兢業業干工作,認認真真提業績。在女性人員的個人目標設定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人的特點和能力,對于員工目標的設定要合理,并且實現目標管理的動態化和常規化。
(二)考慮人員需求,豐富激勵方式。需求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樣需求也是人發展的動力。對于企業女性人員的思政教育開展激勵的話,更是要考慮和了解她們的需求狀態,以此為切入點,采取相應的豐富多彩的激勵方式。不同的女性人員她們的需求是不同的,那對于她們的激勵方式也應該因人而異。但是,無論什么需求,都需要企業工會在制定激勵制度的時候,要充分兼顧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外在激勵與內在激勵,要兼顧不同需要層次不同群體的激勵,使得設計多樣化,從而最大發揮激勵機制的效用。在物質激勵上,可以采取工資、獎金、福利等方式。在精神激勵上可以采取目標激勵、榜樣激勵、感情激勵、任務激勵、參與激勵、培訓激勵和晉升激勵等方式。
(三)構建人才績效評價系統,完善升遷制度。企業常常通過建立有效的績效評價機制來實現企業工會的制度性,相同的,在女性人員的激勵方面要構建有效的績效評價機制。當一個企業工會建立起了有效的人才績效評價系統以及升遷制度,企業工會的激勵機制便會變得透明化,制度化。為企業工會營造一種公平的公正的氛圍,使得企業工會員工的歸屬感增強,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和保障,最終使得企業工會的激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