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永玲
督查督辦是抓好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必不可少的環節。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4﹞42號文件的形式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督促檢查工作的意見》,對加強督促檢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文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把督促檢查工作貫穿于政府工作的全過程,研究決策時提出督促檢查要求,部署工作時明確督促檢查事項,決策實施后檢查落實情況。樹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風,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證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一般說來,高校辦公室具有督查督辦職能,但是由于辦公室處于學校中樞位置,忙于事務,往往弱化督查督辦工作,督查督辦工作的“邊緣化”現象比較嚴重。筆者以為,在新的形勢下,高校督查督辦工作應得到高度重視,從思想、制度、組織等層面進行加強和保障。
(一)思想上重視不夠。高校黨務政務工作的部署落實一般由部門、學院作為“中轉”或責任單位進行具體實施,過多地依靠實施主體的自覺性,忽視督查督辦這一重要環節,往往出現作風拖沓、效率不高的現象。高校是知識分子聚集地,教師和員工具有較強的自律性和民主性,除了學術,相互之間對工作缺乏強烈的監督、批評意識,導致學校與部門(學院)、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學院、學院與學院之間,通融合作的多、動真碰硬的少。說到底,是對督查督辦工作的不重視,對其重要性在思想上認識不夠到位。
(二)職責上分工不明。一方面,正是因為在思想上重視不夠,導致督查督辦工作到底劃歸哪個部門負責,許多高校沒有明確的規定。而具有督查督辦職能的高校辦公室,事務繁雜,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就內部分工來說,有調研、信息、查辦、信訪、接待、機要、檔案、文印、收發等各項工作”,常常忙于應付日常事務,導致督查督辦工作沒有擺上應有的位置,成為一項常規工作。因而,督查督辦工作在許多高校中沒有嚴肅性、權威性,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權威性、嚴肅性,督查督辦綜合性事務時,容易出現推諉扯皮、推卸責任的現象,既有督查督辦主體之間的職責不分,也有督查督辦對象之間的互相推卸。
(三)保障上措施不力。一是沒有健全的督查督辦機制,缺乏系統、科學的組織網絡,不少高校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督查督辦制度,程序、方法以及整體工作思路上都沒有形成系統。對于督查督辦形成的結果也未與部門、學院以及干部、教師職務職稱晉升等有機結合,缺乏激勵約束機制。二是尚未建立專職督查督辦隊伍,導致相關部門忙起來就把督查督辦工作丟一邊,想起來就抓一抓、做一做;工作人員兼職的多,缺乏系統、專業的培訓,更談不上具有責任心、工作藝術等。
(一)充分認識督查督辦工作的重要意義。《意見》中指出,督促檢查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全面履行職責的重要環節,是落實黨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保障。高校加強督查督辦工作是事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學校決策部署執行得好不好,關系各項工作能不能得到有效推進,關系學校事業能不能得到快速發展。從領導工作來講,作出決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貫徹實施,真正把決策和政策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如果不落實,再好的決策和政策也是一張毫無意義的空文。督查督辦恰恰是落實決策部署的關鍵環節。它既可以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幫助解決工作進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又可以督促檢查工作主體提高效率、加快工作進程,達到精細化管理。因此,必須從事業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督查督辦的重要功能,高度重視督查督辦工作,把它作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為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手段,加以強化和改進。
(二)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意見》強調,建立政府統一領導、辦公廳(室)綜合協調、督促檢查機構組織實施的工作體系。高校的督查督辦工作,也必須建立學校黨委行政統一領導、辦公室綜合協調、督查機構組織實施的工作體系。在學校層面,設置專門的機構作為校內綜合協調重要、重大事項的督辦落實的辦事機構,或者獨立設置、或者掛靠辦公室。但是都必須由辦公室負責。這是由辦公室的工作性質、職能以及在學校的地位所決定的。因為辦公室在學校管理系統中處于溝通上下、協調左右、聯系內外的樞紐位置,是“學校的辦事機構,也是領導決策的參謀部。”比如,北京大學設置督查室,掛靠在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明確規定督查室主要職能是“綜合協調全校各單位,督辦落實學校各項方針、政策、決定、重要工作部署和上級黨政機關責成學校貫徹實施的重要指示和決定;督查督辦學校領導交辦的其他重要事項;負責校領導網上信箱、未名BBS校長信箱的回復和落實。”在部門或學院層面,不一定需要對應的機構,但一定得明確相應的工作人員負責具體對接工作,否則有時督查督辦工作正常運轉得不到保證,工作效能會降低。
(三)明確督查督辦的工作任務。《意見》規定,督促檢查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黨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在高校,督查督辦工作的終極目標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師生員工服務。因此,督查督辦的重點應該是上級精神的貫徹落實和涉及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事項。具體說來,可分為:決策督查,主要是督查督辦對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黨委行政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重點督查,主要是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階段重要工作進行督查督辦,確保學校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專項查辦,主要是督查督辦上級部門和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
(四)構建督查督辦工作長效機制。從工作流程、責任分工、考核激勵等方面建立健全督查督辦工作制度,提高督查督辦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建立臺賬管理制度。從登記、立項、送審、交辦、審核、反饋、歸檔等環節規范督查督辦工作;各個承辦單位也要建立好自己的專項臺賬,把每項工作任務細化到科室、責任人。建立主體責任制度。學校各個部門和學院都應不斷強化抓督查督辦工作的主體意識,明確一把手是抓督查、促落實的第一責任人,認真研究部署學校下達的督查事項,對督查結果負責人實行責任追究制。督辦督辦的效果要作為承辦單位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作為單位負責人年終考核、干部使用、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執行過程中出現責任問題或落實不力的單位及單位負責人要進行追責。建立聯合督查制度。對于涉及全局、事關全校的重要事項督查督辦,要實行聯合督查,正如《意見》所要求的“充分發揮監察機關行政監察和審計部門專項審計的監督作用、統計部門民意調查的輔助作用、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以及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評估作用”,組建督查小組,聯合開展督查活動。尤其是涉及到學科、專業、產學研合作等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尤其需要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五)加強督查干部隊伍建設。干工作,人是決定性因素。督查督辦是一項講究工作藝術、容易得罪人的工作,一般工作人員不一定不具備勝任該項工作的素質和要求。加強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按照“勇于擔當、敢于負責、善抓落實”的標準組建督查督辦工作隊伍,保證隊伍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加強工作人員的督查業務培訓,積極搭建隊伍成長平臺,不斷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和調研分析、組織協調、文字綜合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抓工作落實的能力和水平。
(六)提升督查督辦工作水平。一是找準工作出發點,在解決問題、推動發展上下功夫。發展是學校第一要務,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校更好地發展。這是督查督辦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在督查督辦過程中,要圍繞學校發展規劃、年度工作目標,確定督查任務;要深入教學、科研第一線,分類督查指導工作,以發現問題為途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重在幫助解決基層存在的困難與問題,推動學校事業發展。二是找準工作著力點,在爭取支持、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師生支持是做好督查督辦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全校范圍內,要形成重視督查督辦工作的良好氛圍,引導師生員工重視、關心這項工作。督查機構和調查人員對于涉及師生利益的事項,敢于管、敢于查、敢于督,以督查督辦的成效取信于師生,贏得師生支持。領導支持是做好督查督辦工作的重要保證。盡管明確了學校黨委行政統一領導該項工作,但實際工作中,要進一步尋求主要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在立項上要爭取領導的簽字,在反饋上要及時向領導通報。三找準工作結合點,在把握規律、創新方法上下功夫。督查督辦是一項特殊的工作,不僅對工作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工作方法上也有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在把握工作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在綜合運用聯合督查、實地督查、網絡督查、抽樣督查、跟蹤督查、催報督查等方法的基礎上,做到督查督辦與綜合協調相結合,重在推動工作落實上;部門自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重在發揮部門的主觀能動性;督查督辦與基層調研相結合,重在掌握基層情況,為領導決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