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云,于欣霓,賀琳晰
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全國對于老年護理事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近年來,各醫學院校在認識到老年護理相關知識對于護理專業學習的重要性、為各個層次護生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學習之余,也逐漸認識到了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可是大多數院校的老年護理學的實踐教學,多以帶領學生到社區、養老院、醫院內的老年病房參觀、學生與老人簡單地進行交流的方式進行。雖然加入實踐教學后能夠使學生從實踐中理性地認識到老年群體十分渴望得到相應的保健和護理[1],但并未真正調動起學生用心并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許多學生仍是以“重在參與”的心態來看看,走走形式,荒廢了老年護理實習課的真正意義。學生對老年護理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投入程度較差,以致目前的老年護理學的實踐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中國醫科大學高職學院護理教研室在2012年—2013年度開展了“高職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的教改研究,進行了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結果表明,改革后的實踐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
1.1 對象 選擇中國醫科大學高職學院2011級三年制護理專業9個班的護生為研究對象,將護生分為兩組,1班~5班149人為新實踐教學法教學A組;6班~9班153人為常規實踐教學B組。其中,A班5名或6名護生分成1個小組。
1.2 研究方法
1.2.1 A組實踐教學策略 ①帶教教師任務:要求教師大量查閱相關資料,選擇適合于學生使用的,有關于老年人常見的生活及健康問題的評估問卷,將評估問卷提前兩周發給學生。②護生任務:查看參考文獻、教科書、圖片、標本等教具。③小組討論并制訂老年護理實踐課程的學習計劃,選擇本組同學感興趣的老年問題,有針對性擬寫老年人一般情況評估問卷。并提前1周交給老師。④實踐教學:各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與一位老人作一對一訪談式交流。于下課前完成評估問卷,代表發言闡述本組的實習體會,課后上交實習報告,最后由授課教師總結歸納,達到教學目標。
1.2.2 B組教學方案 與A組實踐教學時數相同,采用傳統教學法由帶教老師帶隊到實踐教學基地(社區、養老院),由實習基地工作人員進行統一介紹講解,學生自由組合,隨機與老人交談,無特殊要求。
1.3 評價工具
1.3.1 小組發言和實習報告的評價(10分制) 按照實踐課結束前各組發言(5分制)和實習報告內容(5分制),每次實踐課后,教師為學生的小組發言和課后的實習報告評分。以小組得分加個人實習報告得分之和作為每位同學的最終得分,不計入期末考試成績。
1.3.2 期末考試成績評價(百分制) 其中客觀題占80%,主觀題占20%。
1.3.3 學習投入的評價 采用Schaufeli等[2]編制的學習投入量表進行評估。量表由17個條目組成,歸為活力、奉獻、專注3個維度,其中活力維度6個條目、奉獻維度5個條目、專注維度6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計分法,其中每條從“從來沒有”到“總是如此”,分7級評分,分別賦值0分~6分,分數越高表明學習投入的程度越高。中文版該量表經過信度和效度檢驗,已廣泛使用[3]。本研究測量學習投入總表的Cronbach’sα值為0.91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分析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期末考試成績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期末考試成績的比較(±s) 分

表1 兩組護生期末考試成績的比較(±s) 分
149 71.5±10.1 58.5±5.9 13.0±4.3 B組 153 64.5±10.9 53.0±7.0 11.5±3.9 t值 0.452 0.403 0.組別 人數 總成績 客觀題 主觀題A組481 P 0.763 0.795 0.634
2.2 兩組學習投入的評價(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學習投入情況比較(±s) 分
15.06 B組 153 17.52±6.01 15.18±4.70 18.63±6.32 51.33±15.19 t值 2.394 2.490 1.859 2.組別 人數 活力 奉獻 專注 總分A組 149 18.98±5.58 16.63±4.72 20.09±6.39 55.71±261 P 0.015 0.013 0.064 0.023
3.1 對護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分析 兩組客觀題和主觀題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總成績的多少不能反映不同實踐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培養是否具有促進作用。盡管期末考試成績無法體現不同實踐教學方法對學生內在素質的影響,但是從本質上講,新的實踐教學方式對學生老年護理學習興趣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學生對老年護理問題的重視程度。
3.2 對學習積極性評價的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學習投入程度較好,各維度得分顯示,活力、奉獻兩個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提示新的老年護理實踐教學模式適用于高職學生教學,并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老年護理學的學習興趣。新的實踐教學方法在學生參加實習前提升了學生對老年護理學習的投入程度,這樣培養出來的護生,由于實習前進行了大量相關資料的查閱,加之由老師幫助提供評估工具的使用,可以使學生在課前加強學科知識的預習及了解,能夠使學生更深入了解到老年人真正面對的關于健康問題的實質,即對保健知識的缺乏、不良生活方式[4]等,在實習過程中通過有目的、有準備的、有方向的與老人交流,可以更好、更快地發現老人存在的問題,并運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宣傳疾病的治療、護理和預防保健知識,幫助老年人提高對疾病的控制能力,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后,使學生最終達到可熟練地與老年人進行交流,順利地開展健康教育。新的實踐教學方法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具有深遠意義。新的實踐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對老年人的護理保健服務的意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生擇業選擇時對老年護理的態度,使其樂于選擇進入老年護理機構工作。本研究結果顯示,新的實踐教學法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投入程度及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改良后的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法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是有效的,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老年護理事業的熱情。同時,新實踐教學法也對醫學院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
[1] 張耀虹,張穎.《老年護理學》社會實踐教學體會[J].護理研究,2009,23(8B):2198-2199.
[2] Schaufeli W,Salanova M,Gonza RV,et 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J Happiness Stud,2002,3(1):71-92.
[3] 方來壇,時勘,張風華.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6):618-620.
[4] 唐鳳平.老年保健服務意識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強化[J].現代護理,2006,12(6):58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