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晶HOU Jing;王萍WANG Ping;侯博HOU Bo
(①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上海 200050;②安徽科技學院財經學院,鳳陽 233100)
(①School of Xuri Business Administration,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0,China;②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我國共有1.28萬種中藥資源,其中有約1 千多種經營性藥材,常用藥材600 多種。它們劃分為藥用性植物1.11萬多種、1581 種藥用性動物以及80 中礦物性藥材;其中,中藥材就有1200 多種,中藥的資源是中藥產業發展進步的物質基礎。從圖1 中可以看出,我國中藥產品總值是不斷上升的,從2003年到2013年,從7.12億美元到31.4億美元,體現其增長幅度較大。2006年我國中藥產品出口總額為10.9億美元,這是我國中藥出口第一次超過10億美元。

圖1 2003-2013年中藥產品出口總額圖
在2006年之前,中藥材及飲片的出口額所占比重最大,06年之后其出口額繼續增加,但所占比重減少,反而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額比重增加,并躍居第一(見圖2)。
2005年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比重的35.3%,中成藥占18.4%,中藥材及飲片占46.43%,中藥產品出口的主力是中藥材及飲片。2013年,植物提取物占總額比重的44.9%,中成藥占8.59%,中藥材及飲片占38.53%,植物提取物一躍成為中藥產品出口的龍頭。

圖2 2003-2013年我國三大類中藥產品出口所占比重
2.1.1 中藥材種植基本概況
①久遠的種植歷史,中藥資源豐富。毫州中草藥種植已經有兩千多年了,是聞名的藥材之鄉。毫州中藥材市場自1995年開始建成,其藥材貿易也得到飛速發展。亳州自2005年以來,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藥材總產量也不斷增加,亳州中藥材從開始的小規模種植已經朝規模化種植方向邁進。②中藥生產結構逐漸優化,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加工基地。2013年,亳州擁有117 家醫藥企業,其中通過GMP 認證有86 家,有79 家醫藥企業的產值多達161.6億元,這些企業中藥進出口總額達1.9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貿易總額的44.6%。除了中藥材交易市場,亳州有88 家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年產量35-40萬噸,約占全國的30%、全省的70%,開始形成中國最大的中藥材飲片加工產業集群。③建立多元化中藥材銷售流通新模式。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是全國最大的中草藥交易市場。另外,亳州市還有一些藥材批發市場、中華藥都,華佗國際中藥城等銷售流通中心,發展了中醫藥貿易和文化相結合的新的銷售模式。
2.1.2 亳州中藥材出口種類及貿易現狀
亳州本地生產的藥材品種較多,有傳統藥材、引進品種和野生藥材。亳州藥材出口品種眾多,主要以白芍、桔梗等出口為主,主要出口國家為韓國、日本等。2011年,亳州中藥產業取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稱號。
從表1 中可以看出,從2005年到2010年,亳州中藥材出口總額是不斷增加的。2011年累計前三個季度,出口額5397萬美元,其進出口總額占全市的50%。2012年安徽中藥材出口總額不斷增加,中藥材出口額達13530萬美元,增長83.25%。其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香港、韓國和越南。

表1 2005-2010年亳州中藥材進出口總額(單位:萬美元)
安徽省中藥材出口情況如表2 所示。2012年,安徽中藥材出口額上升,成為我國第二大出口省份,而亳州市是安徽省出口的主要地區。12年我省中藥材中,亳州占全省份額的60%。2013年,亳州市中藥材交易量排名是全國四大中藥材市場的龍頭,安徽省的出口額和出口數量也躍居全國第一(見表3)。2013年,亳州市中藥材年交易額多達200億元。

表2 安徽省中藥材出口情況(單位:噸、萬美元)

表3 2013年我國部分省市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統計(單位:千克、萬美元、%)
安徽中藥材蘊藏量居華東之首、全國第六,同時安徽是中國醫藥學的發祥地之一,素以“南新安,北華佗”著稱,所以安徽省在中藥材出口貿易方面有著明顯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優勢。此外,安徽省也是我國中藥材和中成藥的重要生產和加工省份之一,目前安徽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經形成了以亳州、阜陽為重點的皖北中藥材種植生產區域,以六安、安慶為重點的皖西大別山特色中藥材生產區域,以黃山、宣城、池州、蕪湖、銅陵等地為重點的皖南山區中藥材生產區域。
安徽省中藥材發展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其對外貿易仍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安徽省目前中藥材的種植品種較為繁雜,重點品種培育的力度不夠。其次,安徽省中藥材缺少龍頭企業帶動,中藥材產品大多以原料銷出為主,深加工不足,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
首先,要加強野生藥材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其次,要重點抓好大宗地道藥材的商品種植生產基地建設。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專業化藥材生產基地,包括專業戶、專業村、專業鄉。制藥企業也應重視自己的原料藥種植基地建設,增加藥材的種植面積。目前在藥材種植方面的經驗可借鑒以下幾種中藥產業化模式:以龍頭企業來帶動中藥材基地建設、以中介組織帶動中藥材基地發展、以市場帶動中藥材基地發展、農場或莊園模式。
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對傳統劑型逐步進行改革,加強與省外其他科研院所的合作,組織生產和加工技術,關注和推廣研發新的藥物,以及注重對基地建設的研究與開發,高新技術設備的更新等方面落實工作,大量引進一些先進的設備,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中藥加工業的發展,提高中藥材及其產品的優勢及市場占有率。
提高產品附加值。龍頭企業是安徽貿易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積極的幫助一些重點企業,支持和引導其對外貿易的開展,注重其主打商品的進出口,努力培育新的進出口品種。最主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打造成為品牌企業,利用高新技術提高中藥產品的附加值。
制定質量標準,進行規范化生產。針對丹參、桔梗、白芍等一些藥材已經制定好的生產標準,在這些基地建設中要嚴格執行,要使得藥材種植更加規范化,藥材加工更加標準化。對于藥材品質安全,要加大監測化肥農藥等的質量和使用量;加強對藥品經營許可的管理,嚴格按規定辦事,對沒有經過GSP 認證的企業一概從嚴治理。
藥業行業協會可以為各個藥材出口企業提供信息交流、合作的平臺,可以通過合作和交流來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同時也加強了對知識產權及相關權益等方面的保護,促進安徽中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和應對貿易壁壘,積極挖掘海外市場,為企業出口提供了幫助,并與一些國外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積極利用亳州藥博會的宣傳,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
[1]陸銘.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13,44(2):214-216.
[2]馬愛霞,鄒子健,曹楊,余伯陽.我國中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9(6):34-38.
[3]楊招萍,金麟根.我國中藥產業比較優勢及出口發展戰略研究[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7,5(73):103-105.
[4]李文博.亳州市中藥產業發展現狀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15):43-44.
[5]牛紅軍,楊官娥.我國中藥產業的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藥業,2009,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