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教育體育局 王珂
課程化、制度化、品牌化是有效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保障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教育體育局 王珂
金水區自2001年成為首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以來,課程改革持續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基礎教育事業呈現出健康、穩定、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區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金水區榮獲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區教體局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等多項國家級榮譽。今年7月,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金水區作為全國所有縣區的唯一代表,向劉延東副總理作了學校體育工作情況匯報,劉延東副總理在講話中的不同篇章,分別對金水區結合實際探索出的“一校一品”學校體育特色成果和金水區行政推動實施每天上午、下午兩個大課間的制度給予高度評價,并作為先進典型向大會作了重點強調和介紹;在剛剛結束的河南省第四屆學校陽光體育推進會上,教育部體衛藝司王登峰司長更是對金水區的學校體育給予高度評價,表示金水區的學校體育特色發展給下一步如何做好學校體育改革提供了鮮活的樣本。近年來,在各級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幫助下,金水區樹立多元、開放、綜合的大教育觀,大力開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積極推進大課間活動的課程化、制度化、品牌化,保證全體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2012年,金水區在河南省率先實行每天上午、下午兩個大課間制度,并列入學校總課程表,做到大課間活動進課程,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三年來,經歷了由區教體局設置固定板塊、各校自主開發到目前的課程化實施,金水區逐漸明確了對大課間的定位:既是掌握、強化體育技能的主陣地,也是系統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開展情況的展示平臺,更是學校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因校制宜,科學頂層設計。各校依據現行課程標準和《金水區體育與健康課程各年級必修教學內容》,結合學校師資、學生、場地、傳統特色等因素,選擇基礎技能項目和特色技能項目,自主開發大課間課程,科學設置各水平段課程目標,制訂3~6年課程規劃。同時,每學期體育課時的40%要進行特色技能項目教學、40%要進行基礎技能項目教學、20%要作為其他自選項目進行教學。
(二)立足實踐,科學系統推進。在實施過程中,金水區采用“社團開發教材—課堂學習技能—課外練習鞏固—課間強化提高—社團提升水平”的技能體能相互促進的“五步走”策略。如,金水區黃河路二小在推進籃球大課間過程中,第一步,在學校籃球社團這個小范圍內教授技能,開發出大課間課程的校本教材。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各水平段的教學內容,確保技能的難易程度循序漸進;第二步,按照校本教材,編寫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在體育課上分年級對學生進行技能教學;第三步,通過班級聯賽、體育家庭作業等,激活和修復學生課外鍛煉,在學校評價的基礎上,引導家長和學生參與評價,激勵學生自覺練習、鞏固技能;第四步,按照課程規劃周期安排,以一節體育課的框架結構進行設計,確定大課間活動內容和流程(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基本部分內容包括技能練習和素質練習)。在大課間活動中,全體學生共同強化提高,實現階段性目標;第五步,在全體學生籃球技能提高的前提下,籃球社團不斷拔高,滿足了學生更高水平的發展需要。該校籃球社團連續5年榮獲鄭州市中小學生籃球比賽第一名,并應邀赴美國參加籃球交流活動。同時,在“五步走”的過程中注重行動研究,邊實踐邊完善,及時修正內容,使課程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
(三)注重過程,科學追求質量。一是注重評價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在大課間進行脈搏抽測,要求學生平均心率必須達到每分鐘125~135次,練習強度指數達到1.5~1.7;二是注重評價運動技能和運動意識。學校每周有大課間班級評比,班級每周有學生運動之星互評,評價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課外練習每次有家長簽字寄語,評價學生的主動練習習慣和動作質量;三是注重評估運動效果。通過每學期舉辦的體質達標運動會,測試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每學期的大課間運動會中,提倡班級大課間是班主任的展示課,對班級大課間整體效果進行評價。
(一)建立嚴格的組織保障制度。實施“一把手工程”,教體局局長、校長、班主任都是第一責任人,其中突出校長負責制,不僅把大課間活動作為校長的公開課,還把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校長年終考核的重要指標。對組織不力的進行誡勉談話,對未開展的進行責任追究。在大課間活動中,實現“全員參與”,班主任是組織者,體育、藝術教師是指導者,其他教師是協助者,學校領導是安全監督者。同時,成立由高校專家、骨干教師和名師組成的“大課間課程質量指導組”,主要對學校特色項目的頂層規劃、課程開發、特色教學等進行指導,使課程建設更具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
(二)建立多元的督導評估制度。一是形式多種。每學期組織跨學區推磨式大課間觀摩交流活動。對各校大課間的課程規劃、技能掌握、運動心率和運動強度等進行現場評價。每學期抽測必授的基礎技能項目和特色技能項目。必授項目以《金水區體育與健康課程各年級必修教學內容》為依據,確定不同年級的抽測內容。特色項目是學校大課間課程內容中的技能項目,教體局根據學校提供的特色項目評價標準進行抽測,并把抽測結果在全區公示;二是展示多樣。在金水教育信息網開辟“陽光體育”專欄,各校定期發布校內外活動和有關賽事的圖文、視頻信息,展示特色,促進交流,區教體局采取量化管理方式進行評價。搭建陽光體育節和“金水杯”賽事平臺,常規舉行各種校際聯賽和國內、國際邀請賽,激勵學校社團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活動。如,今年相繼舉辦了“金水杯”足球、籃球、乒乓球和田徑邀請賽,邀請韓國、日本、港澳地區和全國多所知名學校的代表隊參賽,大家同臺競技,交流先進理念和經驗,共同提高;三是獎勵多面。對成績突出的學校和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在選拔學校中層干部時向一線優秀體育教師傾斜,提高提拔任用比例。僅在2013年體育節中,金水區對學校獎勵資金就達到181萬元。
(三)建立多層的教師培訓制度。一是以培訓促成長。針對體音美主管同志,與高校聯合開展提升課程領導力的培訓,提高品牌課程的頂層設計和推進能力;針對不同教齡教師的需求,開展3年一次的體音美教師封閉式綜合素質培訓,科學設置培訓內容,分層進行培訓;二是以比賽促發展。開展體育教師基本功 大賽,并與“希望杯”、“金碩杯”課堂教學優質課大賽隔年交替進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三是以理論促提升。成立區體育學科教學指導組,聘請高校專家、學者,成立科研團隊,立足實踐,強化理論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做到以科研帶發展。同時,在開展體育節所有競賽活動之前,針對比賽項目,組織專項培訓,幫助教師掌握理論,反思實踐,促其提升。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上,河南省共有3篇論文榮獲一等獎,其中金水區就占2篇,并在大會上作了報告交流。
金水區大課間經過長期的課程化實施和制度化推進,更有效地助推了大課間品牌化建設。社團是“點”,展示了特色項目的深度;全體學生是“面”,鋪設了特色項目的廣度,“點面結合”使大課間逐漸成為學校的品牌課程,學校品牌課程的特色和優勢經過創新實踐、積累凝練,逐漸成為“項目求品質,體育立精神”的獨特學校文化,成為展示學校品牌的特色窗口,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在實踐與探索中,先行一步的品牌學校引領示范,后續學校逐步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學校走上了品牌建設之路。
(一)提升傳統優勢項目,發揮體育品牌影響力。金水區農業路小學、金橋學校、農科路小學等9所學校,保證每周1節體育課用于足球教學、每天不少于1小時足球練習,經過多年堅持,不僅使每個學生在畢業時掌握了基本的足球技能,學校社團更是在各級競賽中屢獲佳績,多名隊員畢業后輸送到廣州恒大、河南建業等專業隊伍,為國家提供了高素質的體育后備人才。
(二)結合民族傳統項目,彰顯民族文化特色。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把民族傳統項目“空竹”引入大課間課程,結合學校的“竹文化”,催生出堅韌挺拔、正義正直的“竹精神”。全校3000多名師生人人會抖空竹,空竹社團應邀赴丹麥參加中國文化交流活動,精彩的技能展示,彰顯的文化底蘊,贏得了各方高度贊譽。在該校的啟示引領下,金水區南陽路三小以“結”為學校文化核心,把結藝操引入了大課間課程;藝術小學的大課間實現了“雅”文化和國粹京劇的有效融合;柳林四小把“安塞腰鼓”引入大課間課程,使學生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
(三)發展新興體育項目,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金水區部分學校引進的啦啦操、軟式棒壘球、輪滑等新興體育項目,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大課間增添了新的內容、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鮮明的區域特色。如:2012~2013學年,金水區20所學校的600余名學生先后到全國多地及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等國家參加啦啦操項目比賽,突出的成績使金水區成為全國僅有的三個全國啦啦操示范區之一。
(四)借助科技體育器材,競技體育項目校本化。2013年,金水區緯一路小學打破傳統運動會“少數人比、多數人看”的模式,利用科技體育器材,對傳統的競技體育項目和器材進行校本化改造,開展“全員運動會”,讓運動項目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隨后,四月天小學、龍門實驗學校、文化路一小、鳳凰臺小學等也陸續開辟了體育興趣園地,把經過校本化改造的競技體育項目內容融入大課間課程,成為了近期金水區大課間課程發展的新亮點。
通過品牌化建設,金水區大課間活動內涵和品質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2011~2013年,全區五年級學生肥胖率同比下降0.8%,近視率同比下降2.34%,肺活量平均值同比上升27毫升,立定跳遠平均值同比上升0.03米。同時,大課間豐富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學習技能的主動性,為養成終身體育習慣奠定了良好基礎;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抗挫能力,使其在健康的環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進一步深度融合了學校的體育文化與學校文化,品牌效應不斷彰顯,一些學校的體育品牌已經成為學校的代名詞,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充分認可,金水經驗正在成為區域教育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