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純
(湖南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中國傳統武術植根于古代社會,它與高度信息化現代社會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距離。如何才能使傳統武術項目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如何使武術這樣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以振奮國人思想、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揚民族精神,是武術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在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武術的娛樂特征已開始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通過武術的娛樂表演不僅為廣大群眾提供了精彩紛呈的精神產品,而且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為了進一步推動娛樂性休閑武術在娛樂表演、休閑健身中的發展,有必要對娛樂性休閑武術在城市體育中的開發與利用進行深入研究。
查閱有關資料,目前國內外對“娛樂”的定義存在分歧。國內學者盧鋒認為:娛樂是人們在相對閑散的時間里進行自由、自愿的、令人身心愉悅的活動,是指使人精神爽快或恢復體力的活動,是在一段被視為輕松悠閑的、可任意選擇的時間里,使人們從繁重的義務活動或工作中得以恢復。依盧鋒之見,他實際上將“休閑”與“娛樂”等同起來了。而國外研究資料則認為,娛樂是指為了娛樂和恢復精神所作的事,如Lumpkin所說:娛樂是從疲勞中得到恢復和更新。
從時間的觀點看,大眾化的理解就是不帶任何強迫色彩的自由時間,通常翻譯為“閑暇”或者“余暇”。
從社會活動的觀點來看,休閑是指個人從事的一系列活動是在盡到職業、家庭與社會責任之后的。自娛、休息、非功利性的提高技能和增加知識等都可以認為是休閑。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只要是個人從事的活動可以讓你感覺愉悅和放松的心理體驗,都可以稱之為休閑。
“娛樂性休閑武術”是指人們在閑暇時間里積極主動地選擇以滿足自身發展需要、培養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和格調、獲得身心快樂為主要目的,具有高尚文化品位的武術活動來進行休閑、娛樂或健身。在充滿歡悅和諧的氣氛中,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恢復體力、調節心理、陶冶情操、激發生活熱情、培養高尚品質、滿足精神追求及享受人生樂趣等目的。
概而言之,娛樂性休閑武術是在專項武術運動發展的實踐過程中產生并經過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是人們在閑暇時間內開展的一種武術活動。它具有休閑體育的多種功效。
娛樂性休閑武術集娛樂、健身、休閑為一體,融合中華民族5000年來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尊師重道的民族精神、堅強自信的氣質凝結為武術運動的精髓——武德。它可以培養習武者的良好行為規范,使他們努力養成克己禮讓、寬厚待人、恭敬謙遜、百折不撓、尊老愛幼、心胸開闊的道德修養。在此基礎上,娛樂性休閑武術還具有鮮明的娛樂特征,它較之其他項目具有更加突出的趣味性、表演性、觀賞性和可參與性,如木蘭拳就集太極、氣功、武術、舞臺造型、音樂于一體,既具有濃郁的民族體育特色,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娛樂性休閑武術活動包含多種不同的方式和內容,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選擇所喜歡的武術活動內容。
娛樂性休閑武術的興起,與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密切相關。城市體育人口、余暇時間對娛樂性休閑武術都會產生影響,例如進入21世紀后,中國的人口數量、質量、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5天工作制的實施使人們的余暇時間逐年遞增,預計22世紀初人均余暇時間可達到30h/周左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一切都極大地促進了現代人對休閑娛樂健身的文化需求。娛樂性休閑武術是一種只求自我滿足、不計勝負得失的特殊武術運動。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擁有競技武術克服困難、戰勝對手,對結果不可預見性的焦急期待等心理體驗,但更主要的是擁有休閑武術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愉快度過閑暇的喜悅和一種重在參與,不計成敗的悠閑自得,進而使人獲得戰勝自然、超越自我的成功感和成就感,給人以重塑自我、健全人格的生活自信心。因而能夠滿足現代人休閑、娛樂、健身等的需要。
中華武術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地吸收并融合了祖國傳統醫學,導引等理論和方法,具有獨特的強身健體功效。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與精神壓力增大,促使人們的健身意識加強,開展健身鍛煉成為主動的自覺行為。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全球化趨勢日漸加強。在這種形勢下,娛樂性休閑武術所具有的健身價值,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人的體育觀念、休閑觀念等不謀而合,必將深得人們的青睞,使娛樂性休閑武術融入我國城市體育成為必然。
娛樂性休閑武術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職業、體質的人的鍛煉需求。其活動方式不受時間、季節、氣候、場地的限制,便于因地制宜且不需要多大的經濟投入。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興趣愛好、習慣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練習(見表1)。
2.3.1 實戰對抗類
武術是一種有效的自衛防身術,其一拳一腿均有鮮明的攻防含義和很強的實用性。參加這類娛樂休閑性武術活動,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基本技能,在危險之時可以防身自衛、克敵制勝。
2.3.2 強身健體類
武術是全身性運動,不論是徒手的拳腳肢體運用,還是掌握使用器械的技巧,都包含有跑、跳、閃躲、滾翻、拳打、腳踢等基本技能,要求手眼身步法的全身性投入和協調配合,具有強身健體的效用。練習中還可按照不同的健身需要編排多種新的技術套路。
2.3.3 娛樂活動類
武術套路運動把一種上戰場、決生死的技能,演變為一種游戲、娛樂、健身、教化人的體育運動形式,這項偉大的創舉寓深厚的美學原理和娛樂精神蘊含于武術活動之中,能使人們在武術活動中得到很好的娛樂享受和美學陶冶。
2.3.4 養生健身類
這類武術活動主要是指以養生、健體為目的的娛樂性休閑武術,通過鍛煉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增強身體素質。而且在這類武術活動中,還可以把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與健身鍛煉緊密聯系起來。以太極拳為例,音樂的節奏變化與太極拳運動中的節奏變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助于提高健身效果。
2.3.5 觀摩欣賞類
具有優美的觀賞價值是武術得以長期流傳并受到人們喜愛的重要因素。它把表演性、娛樂性、藝術性融為一體,通過獨特的形式表演節奏鮮明的動作以及強烈的動感、美妙的音樂、色彩繽紛的武術特色服飾等,不僅讓人們領略武術的獨特魅力,而且還給人們帶來強烈的震撼和美的享受。人們在觀賞武術表演時,都能享受到型的飄逸、力的風采、劍的英姿、神的韻味,使人在觀賞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精神陶冶和思想升華。
要使娛樂性休閑武術融入城市體育,必須積極開展娛樂性休閑武術的研究。可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出一批娛樂性休閑武術人才,包括經營人才。在這方面我們應努力擴大體育院校武術專業的人才培養面,根據社會對休閑體育的需求,積極培養小康社會所需要的娛樂性休閑武術人才。
同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娛樂性休閑武術的消費和服務體系,要通過娛樂性休閑武術項目的設計與評價、娛樂性休閑武術市場的開發、娛樂性休閑武術與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等,從多個層面進行多種形式的宣傳,以引導人們的休閑武術需要,增強人們對休閑武術的認識,卓有成效地開展娛樂性休閑武術活動。
[1]盧鋒.休閑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龐桂美.閑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孫鴻志,王崗.中國武術國際化傳播的核心問題:理念的缺失[J].中國體育科技,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