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華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陜西西安 710130)
教學反饋對于武術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無論是什么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從教學反饋之中得到足夠多的收獲。教學反饋對于信息的收集、分析還有處理對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不同認識水平、不同能力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從中獲益。
從武術的誕生以及發展來看,武術具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特點。這些特點可以說是武術的符號和形象。首先,從傳統武術的角度來看,武術是可以用來競技的技擊性活動。中華武術注重對人體內部和外部的打磨和修煉。不同的武術具有不同的表象特征,拳法、掌法和腿法等內容豐富多彩且具有自身獨特的魅力。武術的發展受到了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文明的熏陶之下,武術本身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同時也含有多種其他功能。其次,武術本身也是燦爛的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時至今日,中華武術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文化符號和標志,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和其他體育項目相比,武術雖然也是體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其自身又有有別于其他運動的重要特點,那就是技擊技術的全面和系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使得中華武術的內容雖然繁雜但是卻有跡可循,形成了一個科學有效的整體,系統而全面。首先,和現代運動相比較而言,武術更加的注重對運動員內部和外部的同時訓練。對運動員的形和神都給予一定的關注。這是武術有別于其他項目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特征。其次,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是武術所體現出來的外部特征。在進行訓練和運動的時候,武術相比較來說要體現出美感是比較有難度的。武術對于運動員的肢體要求程度比較高。而且武術由于動作繁復、方向錯雜且變化多樣等原因很難在運動的時候呈現出具體的美感。
在進行武術訓練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在此,筆者就武術訓練中間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講解,希望可以對大家起到幫助。
在進行武術訓練時,訓練者所處的環境一般來說都是比較艱苦的。武術訓練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和刻苦耐勞的活動。在訓練的時候對學習者的忍耐力和信心都提出了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在吃苦耐勞等方面青少年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問題。傳統武術教學要求學習者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和犧牲。所謂“夏練三九冬練三伏”就是一定程度的寫照。但是,現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很多學習者缺乏了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武術訓練要求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很多學生學著學著就開始叫苦不迭,失去耐心。而且武術訓練要求學習者大量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掌握傳統武術的精髓所在。長此以往,學生就會不耐煩,且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最終,很多人選擇了放棄。另外,很多人接觸武術的實踐都是大學或者高中,只有極少一部分的人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武術。因此,相對來說大部分人接觸武術的時間都比較晚。這個時候學生的骨骼肌肉等各方面身體情況都已經基本定型,想要在日常的訓練中間出現大幅度提升的難度不可說不小。加之練習者缺乏耐心等原因,大部分無數學習者的學習狀況都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所謂教學反饋,需要學生和教師雙方面進行配合才能夠達到的。雙方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以及其所取得的效果和質量進行觀察研究。然后就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教學反饋過程中間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收集、處理還有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間,教師要全程參與和調控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步。作為現代可以發展的產物之一,教學反饋已經越來越普遍的被運用于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并且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武術教學領域,教學反饋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武術教學的內容龐雜且要求嚴格,對于動作的掌握則必須做到精確和科學。學習者的運動神經必須要靈活和發達且穩定。而且,武術教學內容中間大部分都是動作方面的教學,而對動作方面的內容進行量化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間經常會出現動作不規范、不到位的情況。而且,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和技術,教師就必須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掌握和處理。因為武術本身因素的要求,學習者必須進行大量的聯系。因此,學習者也就必須進行大量的腦力勞動。在不斷的聯系和記憶的過程當中,學生才能夠從有意識的活動最終變成本能的身體反應。所以,在進行武術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實事求是,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起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加有熱情的進行武術學習。教師對學生不僅要進行動作技術方面的指導和訓練,同時也要對教師進行方法理論的講解和熏陶,讓學生生理到心理都積極的投入都到武術學習中間去。
教學反饋對于武術教學不僅僅起到了控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對自身能力的認識和使用,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武術的積極性。教學反饋在武術教學中間的運用主要在于學生和教師的合作交流。簡單來說,就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在不斷的訓練和學習中間,教師對學生進行錯誤糾正與正確動作的強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實事求是,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學生給予不同的訓練。
教學反饋在武術教學活動中間的運用一定要注意學生相關信息的采集收集還有分析處理。對學生信息的采集必須做到全面。所謂全面,就是在對學生學習武術情況的相關信息的采集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方方面面。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對于動作的掌握情況有明確的了解同時也要對學生對于理論的掌握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另外,學生的心理情況和生理情況都需要教師進行仔細的觀察和了解。只有在掌握有全面的信息的前提之下教師才能夠對學生做到有效的教學。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另外,教師對于信息的收集還需要注意共性方面。即教師當眾進行講解和分析的問題需要是大部分學生都有疑惑、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以來,不僅教師的教學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環節,并且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教學反饋運用于武術教學的過程中間,教師對于信息的處理和分析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對于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清晰的指出起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后幫助其解決。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區別要做到區別對待。不同學生的認識水平、知識水平等都不相同,因此他們對于問題的解決能力也就不盡相同。
總而言之,教學反饋對于武術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進行武術方面的有關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運用合適的方法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1]李豎銳.對普通高校武術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探討[J].遼寧體育科技,2004(3):75.
[2]鄭彬.現代教育技術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0(5):103-104,114.
[3]趙建芳.淺議高校武術教學與訓練的改革與創新[J].新課程:教研版,201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