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赫楠
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27日表決通過了《關于授權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決定》。根據決定,輕微刑事案件不僅有望大大縮短辦案期限,還可“不公開審理”。
“贊成140票,反對10票,棄權12票,通過!”2014年6月2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授權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決定》(下稱“決定”)。
過去,全國人大常委會曾經授權國務院進行一些突破法律的改革試點,如在上海自貿區暫停實施部分法律法規,但是授權“兩高”開展試點,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有專家認為,決定是在司法領域開“試驗性立法”之先河,將保障司法改革依法有序進行,具有積極的示范引領意義。
那么,全國人大常委會為何要出臺這個決定?簡化程序是否得當?試點又該如何穩健開展?
“由人大常委會作出授權決定,體現了改革要‘于法有據’的法治精神。”6月23日下午,在分組審議決定(草案)時,韓曉武委員這樣表示。
記者看到,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提交的“審議意見”表示:決定(草案)是“兩高”為落實《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意見》中關于“完善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的改革要求所擬定。按照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的要求,為保證這項試點工作依法進行,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賦權“兩高”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工作,是可行的。
分組審議發言時,多位委員均對決定表示贊成,認為決定符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要求和規定,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加強司法體制改革非常有必要。
“此次授權表明司法改革必須依法進行,在立法機關授權的范圍內進行,體現法治精神。”來自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人士表示,通過全國人大授權的方式,既推進了司法改革,又使司法改革具有了合法性。
有媒體統計,其實在決定出臺前,至少有20家地方法院已經施行輕刑速裁的辦法。他們的理由是:輕微傷害案件、過失犯罪、酒駕等案件較多,而當事人又認罪,通過速裁機制快審快判,一方面可以減少羈押時間,節約司法資源,另一方面可以讓被告人盡早回歸社會。
在討論決定出臺必要性時,多位委員注意到一組數據:2013年,全國法院生效判決刑事案件約105萬件,其中,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案件合計57.7萬件,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案件約占刑事案件總量的38%。
“1年以下的案件,在司法審理程序上與重大案件消耗的司法資源基本上是一樣的,這些數據也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
王其江委員認為,按照分清輕重、繁簡分流的原則,對被告人認罪的案件實行速裁程序,有利于把有限的司法資源更多地用在辦理重大刑事案件上。
“目前,我國盜竊、危險駕駛等輕微刑事案件增長迅速,占到了全部刑事案件的近4成。現行刑事簡易程序過于繁瑣,不能完全適應審理需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指出,勞動教養制度廢除以來,刑事訴訟程序對如何應對大量納入刑法的輕罪,尚未有相應跟進,導致案多人少矛盾突出,輕罪案件繁瑣審理,司法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也表示,此次試點目的之一,就是要解決勞教制度廢除后,介于違法犯罪與治安案件之間的輕微刑事犯罪案件按什么程序走、實現案件繁簡分流、在保障司法公正前提下如何提升訴訟效率的問題。
2011年,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醉駕”與3車相撞,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高曉松拘役6個月。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類似這樣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自愿認罪,當事人對適用法律沒有爭議的危險駕駛、交通肇事等情節較輕,依法可能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單處罰金的案件,屬于刑事速裁程序的試點范圍。
今后兩年內,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南京、杭州、福州、廈門、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西安等18個試點地方,此類案件可以不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對于被告人以名譽保護、信息安全等正當理由申請不公開審理,檢察機關、辯護人沒有異議的,經法院院長批準,可以不公開審理。
決定(草案)審議期間,有公眾提出,取消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是否會影響被告人的權利?很多“醉駕”犯罪案件涉及名人,如不公開審理,會不會導致司法不公?
“取消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不會影響被告人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相關人士表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的目的是查清事實、證據,查明被告人對事實證據、適用法律的意見,而被告人自愿認罪,對法律適用包括量刑建議沒有異議,法庭調查和辯論程序就沒有設立的必要。
在速裁程序中,被告人還有最后陳述的權利,且對被告人認罪的案件,法院一般要對其從寬處罰。為了保證被告人充分行使程序選擇權,決定還要求在法庭、看守所等地設立值班律師,對提出申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
蘇曉云委員提醒說,刑事速裁實際上減少了有關程序,所以要注重司法公正和被告人權益保障問題,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白志健委員提出,試點中在保護被告人權利的同時,也要保護被害人權利。“比如在盜竊案件中,被害人對被盜的金額或被盜贓物的鑒定價值持有異議,或者對被盜的事實持有異議該如何處理?”
對名人“醉駕”犯罪或者輕度犯罪的,楊衛委員表示,有的名人可能會認為,判的刑期很短,但名譽非常重要,這種情況下,他就會選擇認罪,以避開輿情的關注。但是這種期盼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中提到的“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的精神不相符。
有關專家認為,按照決定,“不公開審理”要同時具備被告人申請、控辯雙方無異議、法院院長批準等多個要件,不會被濫用;而且即使不公開審理,根據法律規定,刑事案件判決書也應對社會公開,刑事速裁案件也不例外。公眾依然可以了解到相關案件的審判結果和審判依據。
為了充分保護被害人權利,決定(草案)中“試點刑事速裁程序,應當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改為“試點刑事速裁程序,應當遵循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確保司法公正。”
“刑事速裁程序會不會演變為‘法定后門’放縱犯罪?”“會不會讓無罪或罪輕的犯罪嫌疑人為了早點出來而自愿認罪?”
在決定(草案)審議期間,有網友留言提出疑問。這些問題,同樣是常委會組成人員所關注的。
圍繞未來兩年的試點工作,委員們紛紛“支招”。
“要注意防止法官在刑事速裁程序中可能濫用自由裁量權的問題,建議制定量刑的裁判尺度,以規范量刑處罰等。”周天鴻委員說。“要加強監督,防止刑事速裁程序濫用。”蘇澤林委員同時建議,盡快制定決定的實施細則,統一其適用范圍和程序。呂薇委員、李飛委員等也建議,要盡快出臺決定的細則、試點辦法等。周天鴻還建議,要將速裁程序與現行的刑事簡易程序的關系作出解釋或說明。
對決定(草案)中規定速裁程序試點案件范圍為“盜竊、危險駕駛等”的表述,委員們提出了意見建議。
“這一類輕微的刑事案件還有很多,是不是現在比較集中于發案率較高的,在以后制定細則時都列出來?”周天鴻委員認為,包括交通肇事、信用卡詐騙等等,有很多也是輕微犯罪。劉政奎委員認為,決定中只重點列舉了“盜竊”和“危險駕駛”這兩種違法情形,后面還有“等”太寬泛,還是應明確幾種主要的違法情形更好。
這些意見均被認真考慮并采納。記者看到,在最終表決通過的決定中,試點案件范圍被改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自愿認罪,當事人對適用法律沒有爭議的危險駕駛、交通肇事、盜竊、詐騙、搶奪、傷害、尋釁滋事等情節較輕,依法可能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依法單處罰金的案件”。
“訴訟程序的設定,目的就是為了在司法審判中不枉不縱,以維護司法公平正義,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有些程序可能看似繁瑣,但對司法公平正義是必需的,不能省,不能為了快速而簡化。”韓曉武建議今后“兩高”的具體辦法制定出來報備的時候,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一定要認真審查。
“現在是在局部地區試點,關鍵是要在試點中及時地發現問題,不斷地對我們的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然后再去推廣。”呂薇委員說。
記者看到,決定表決稿吸納了委員們的建議,要求“兩高”對試點加強指導、監督檢查,試點進行中“兩高”應就試點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中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