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軼
投資、基建產能得到跨境輸出的大事,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而這也正是助力中國經濟真正騰飛,中國夢真正實現的重大引擎。
期盼已久的滬港通終于正式開閘,在滬港通首日滬股通和港股通交易冷熱不一,呈現“北火南溫”的市況。滬港通首日截至14:00,當日130億元額度已用盡,港股投資者參與踴躍,而截至港股收盤,港股通當日105億限額還有余額87億元,僅耗18億,只用了16.8%。
也許是由于兩地投資者對新投資領域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成交量尚未充分釋放,然而無論出于怎樣的原因,滬港通長遠的重大意義是我們應該再次高度關注的。滬港通本質上產生了以市值計算全球第二大的股市,僅次于紐交所;從資金交易角度看,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三,落后于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其次,相比GDP來看,A股在全球市場中被長期低估,特別是在A股相較H股對于經濟增速更為敏感的情況下,中國占世界GDP比重為12.3%,然而A股市值所占的比重只為10.5%。此外,A股的估值低,分紅則相對較高,A股目前股息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2.5%的上市公司有165家,市值為2440億美元,這些對全球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與此同時,在實體經濟并未真正復蘇的情況下,大家對于“一路一帶”中國計劃的高度預期已經帶動很多行業快發一步,這一戰略也將是我國未來幾年的重大政策紅利?!耙粠б宦贰痹诖蟾窬稚?,加深鄰國友好,平衡中美關系,各國領導人認同感不斷加強。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促進區域協同,更多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加快經濟轉型。同時地方戰略目標明確,功能定位清晰,重點開發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改變了各地同質化發展問題,也改變了中國區域發展版圖。在資金支持平臺上,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進入籌備,中國出資500億美元,持股50%,主要用于“一帶一路”上的鐵路公路、通信管網、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未來仍會有專業的金融機構成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可謂是不謀長久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中國經濟總量將趕超美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正因為經濟基礎不可同日而語,世界地位面臨更多挑戰,所以大國方略尤為重要。初期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緊接著資源能源開發利用,隨后全方位貿易服務往來,帶來多產業鏈、多行業的投資機會。其中以通路、通航和通商為解決戰略問題的發力點,直擊三個戰略問題,形成跨國、跨海、跨區域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最后,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滬港通和“一路一帶”的新型對外開放不僅是資本市場實現跨境投資、基建產能得到跨境輸出的大事,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滬港通的實施,除了有利校正內地A股市場的估值機制外,對促進人民幣跨境有序流動,進而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完全開放;“一路一帶”的建設過程中對人民幣的結算需求會大量增加,巨額的外匯儲備的能量得以釋放,起到穩定器的作用,在極端風險情況下可以干預外匯市場穩定人民幣匯率乃至整個國內金融秩序,這都將是對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目標的積極探索,增強人民幣國際話語權的重要一步!而這也正是助力中國經濟真正騰飛,中國夢真正實現的重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