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深
(朔州師范高等??茖W校 山西朔州 036000)
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與應用
王根深
(朔州師范高等??茖W校 山西朔州 036000)
運動人體科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既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操作性功能,研究運動人體科學的發展和應用對于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具有重要的意義,為能更好地促進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進一步深化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改革指明了方向。該文對運動人體科學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對運動人體學科科學的教學管理、嶄新的思想觀念、如何合理分配教學任務、加強學生體育實踐機會、積極開展網絡教學等方式進行了深入探究,對于提高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使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建設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運動人體科學 研究方法 理論教學 發展
運動人體科學是集醫學、體育學和生物學等相關聯的學科為一體的綜合學科,主要從人體科學、運動科學的角度出發,培養從事運動人體科學方面的教學、研究、體育運動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研究表明,從80年代開始,運動人體科學陸續在全國部分院校開始開設。到2004年國家教育部正式同意開設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有關體育、醫學、生物等方面的學科課程也成為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學習課程。
運動人體科學在發展初期是在醫學院校開設的學習專業,體育學、生物學等是在醫學的有關背景下設置的。隨著該專業的發展,在醫學院開設運動人體科學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1)由于該專業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多個學科都有涉及,有關體育專業方面的師資顯得比較匱乏,同時,該課程的理論教學經驗不足。(2)從學生學習的統計中發現,學生對專業中某一學科的理解程度不夠深刻,影響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發展。關注人體運動科學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是學習運動人體科學的方向和宗旨,該文從研究運動人體科學的方法入手,淺析了如何發展運動人體科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運動人體科學是相對其他專業比較偏的學科,我們要以國家教育的方針政策為指導,研究提高該學科理論的方法,以教育教學為手段,探討在學科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讓運動人體科學在學校教育中發揮更大的優勢,根據教育方針的調整,在高等學校要將那些責任心強、懂得上進、能力水平高的教師分配到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領域,共同研究該專業授課的有效方法。還可以派遣有關人員外出學習,為運動人體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人才的支撐。為了發揮集體的作用,可以開展集體備課的形式,共同探討學科發展的有效手段。同時,要定期組織學術研討活動,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持。鼓勵有關教師、科研人員積極申報有關課題,通過科研的形式促進教學的發展,以教學的成果推動科研的進步,為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發展與應用提供保障。
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主要靠的還是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促進,共同探究和提高。尤其是該專業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面對深厚的理論教學,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怎樣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更無從談起研究課題。所以,在研究該專業的方式方法上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要學會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尤其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師不但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能力,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懂得如何去研究學習。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具有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懂得創新是研究一些科學知識的鑰匙,只要有了創新精神,就有了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動力。其次,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創新的精神,使學生在運動人體科學研究領域中,多角度,多視角的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采取多種方法手段去研究課題,爭取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和學生在思想和方法上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推動運動人體科學研究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于學生來說,具體的體育運動和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研究的方法和對正常人體的認知更是重要的。學生不管以后到運動人體科學領域的哪些方面去研究,無論是教學、科研、競技運動還是康復指導等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有關知識都學精、學通,還要在以后的工作或學習中繼續深化、研究、提升。所以,讓他們掌握所有的理論知識是不可能的事情,把所學的運動人體專業和有關理論密切聯系起來,是比較實際的。對于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學生,學習專業理論,懂得國家體育的戰略方向,使競技體育、大眾體育、學校體育的發展和運動人體科學有機結合起來,才是正確的方向。將運動訓練學、體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的課程學習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特點,融會貫通,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點,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教學的方向和目標,使運動人體科學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引導下,能夠擔當起以后從事的運動康復、體育健康、運動醫學等方面的工作任務。
運動人體科學除了注重理論知識的研究以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實踐的運用,充分發揮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教學中是今后發展的方向,也是在改革實踐中遵循的指導思想。其重點強調的是“先問題,后學習”,將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看的同樣重要,主要指的是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形成固定的思想觀念,自始而終就存在一種疑惑、分析、探究的心理狀態。學生要發揮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是合理的引導者和設計者。而將其轉移到運動體育學科的教學中主要表現在: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開始學生要對某一階段的體育理論學習內容進行自我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更多的問題,再根據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去查閱或者摘抄有關參考文獻,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討論研究,讓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有關問題作不同的發言,還可以讓其他的學生做相應的補充,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讓學生之間去相互討論、相互研究。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歸納,給出相應的結果。在這樣的氛圍中研討學習,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主體能力得到了鍛煉,為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注入了活力。
傳統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過于依靠理論知識,實驗內容過于單一,方法比較簡單,實驗的綜合性不強,所以,要及時配置綜合性實驗,建立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方式,是運動人體科學的當務之急,例如,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實驗室首先對人體體質進行測試實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到實地操作中心去進行體質測驗,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檔案,讓學生結合實驗目的,自己設計不同的實驗,將實驗和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再比如,體育保健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實驗室根據理論進行推拿訓練,然后可以到體育醫院進行實地鍛煉實驗,總之,在運動人體科學研究中,可以使實驗、實踐結合起來,提高研究的效果。
學習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學生并不是從事體育專業訓練的學生,他們對于體育運動訓練是比較生疏的,對于運動學的情感體驗和運動技巧掌握是陌生的,對于體育理論表象和規律的認識是膚淺的。這對于學生正確的理解運動人體科學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為了更好地研究運動人體科學,應增加學生體育實踐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多理論的學習。一是充分利用學科教學的時間和機會,多組織學生觀摩體育課程,不管是田徑運動,還是球類運動,讓學生充分感受體育實踐的作用。二是經常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運動比賽,在活動中感受實踐。三是根據學生的學期安排特點,利用假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多引導學生深入到體校、運動會等活動中,感受運動的現場情景,將運動人體科學和體育實踐鍛煉有機結合起來,為研究和運用運動人體科學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支持。
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管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證明,都是有效而科學的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已經應用到課題研究中,體育學理論課程也滲透了網絡課程制作。通過這種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和研究的熱情,通過網絡授課、網絡測試,還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在網絡視頻教學中,還可以將深刻的理論形象化,生動化,有助于學生對課題的深入把握。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可以隨時布置作業,隨時和學生之間交流互動,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減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溝通的障礙,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程度更加方便快捷,為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互動提供了有利幫助。
總之,對于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我們要時刻關注運動人體科學的發展方向,根據運動人體科學的改革思路,注重學科的研究與開發,通過創新觀念,科學指導,緊密聯系實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體現專業特色,使運動人體科學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向著良性發展的道路不斷邁進。
[1]姚洪恩.辦好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理論與實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1.
[2]李裕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能力結構調查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5(4):188.
[3]曹蘭菊.加強體育院系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著力點[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35(3):231.
[4]成明祥.體醫結合:醫學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模式[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4(5):73.
G8
A
2095-2813(2014)12(b)-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