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生
(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吉林長春 130033)
早在1998年,江澤民同志就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高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對于培養和促進大學生的觀念、能力和智力至關重要。高校體育教學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體育人才。對于體育運動而言,創新能力是推動規則演變、戰術發展、器械科技化、運動員個人風格獨特性、突破身體極限等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在創新意識的指引下,不斷形成創新思維,進而演變為創新能力,最終轉會為創新實踐,產生創新的結果,推動科學技術的革新、運動成績的提高、人類潛能的開發。
以某體育學院網球班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情況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吉林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創新教育》、《創新能力培養》、《運動訓練學》等書籍10余冊,查閱《吉林體育學院學報》、《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等期刊30余本,網絡索引電子文獻50余篇,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教學觀察法
對研究對象進行試驗性教學,觀察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積極程度、技戰術掌握情況等等。探索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手段等對于學生的影響,從而得出教改方法對培養創新能力的效果。
西方的網球教育尤為注重青少年的創造性培養。美國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而且在創新教育方面形成了完整成熟的體系。與美國的網球教育相比,歐洲國家在網球教育方面尤為注重能力的培養。他們更加注重比賽而不僅僅是技術;他們十分注重個人風格和類型的形成與發展;他們認為能夠做出好的決策是十分重要的。
網球教學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綜合搜集到的文獻資料來看,我國鮮有學者在如何利用網球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領域進行研究,僅僅就此議題進行了比較宏觀的、籠統的、簡要的闡述,并沒有對網球教學對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理論和具體方法進行研究。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教學方法的總結與創新、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以及教學效果的調查和評定等等。對于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意義和現狀等,研究特點是比較泛泛,較為宏觀和籠統,缺少在操作層面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國內普遍學者認為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網球運動是運動員利用球拍進行以擊球為主,以適當的跑動、彈跳等動作為輔的身體活動,以競技奪標、強身健體、娛樂身心、增進交流等為目的的全身性運動。網球運動節奏快、耗時長、變化多,對參與者的體能和技能要求很高。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在網球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分為:創新意識(動因)、創新思維(過程)和創新技能(結果)。
2.2.1 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進行創造性表現的觀念和動機,是創造性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內在動因,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愿景和構想。心理學表明必須在積極的動機驅動之下才能產生相應的行為過程。在網球教學中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起點和前提,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手段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網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網球運動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對于新技術的探索和新戰術的運用具有強烈的探索性。
2.2.2 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指進行創造性表現的思考和建構,是一切具有創新性內容的思維活動的總和。在網球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就是要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判斷推理、綜合分析的能力。學習中學生要善于分析和判斷自身特點和技術特點;比賽中要善于審時度勢、分析判斷對手的特點和場上的變化,要能夠根據形勢從而作出正確的技戰術選擇,如技術運用、體能運用和攻防處理等。
2.2.3 創新技能
創新技能是指進行創新性活動的最終表現,是創新思維的結果,是衡量創新能力的標尺。在網球教學中,學生創新技能的培養在于訓練學生對于技戰術的靈活運用,以及根據自身特點和對手情況創造出相應的技戰術和運用方式。主要表現在,在技能方面形成適合自己、區別于他人而又具有較強競技能力的技術風格;在戰術方面善于根據形勢的變化采用恰當準確的戰術組合以致勝對手。創新技能的培養要以扎實的常規教學為基礎,以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提高為前提。
2.3.1 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內容
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教學內容的優化和改革。在體育學院網球班學生中進行的教學內容改革(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包括如下。
(1)注重技術細節的教學和掌握,促進學生技術掌握的扎實程度?;炯寄艿恼莆帐莿撛炷芰ε囵B的基礎。創造性的表現分為發明和發現兩種。對于網球運動而言更多的是在原有技能基礎上的靈活運用和全新組合。因此,在扎實的技術學習基礎上方能發現更多的可能。
(2)增加一些帶有趣味性的訓練內容。調查發現,多少學生認為傳統的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培養創造意識的關鍵,在網球教學中增加一些如游戲、競猜、打擂等帶有趣味性的內容,能夠避免理論和技術學習的枯燥和乏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專注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增加戰術訓練的比重和實效性。改變以往單純注重技術動作的掌握,而忽視對戰術的重要性和使用方式的傳授,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技能學習的效果。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對于戰術意識概念模糊。戰術意識能夠讓運動員在復雜、多變、困難的比賽環境下,及時準確地觀察場上情況,隨機應變,迅速而有準確地決定自己的行動方案和與同伴配合的能力。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戰術意識實際上是一種戰術思維能力的表現。因此戰術訓練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
2.3.2 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教師口述技術要領——動作示范——學生練習——糾正錯誤的方式。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網球教學方式方法必須改變。
(1)引入實戰型教學。眾所周知,以賽代練、賽練結合的方式有利于運動成績的提高。原因在于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激發人的發散性思維和應變能力。調查中發現,學生對于賽練結合的教學方式比較感興趣。因此,在網球教學中引入實戰訓練能夠促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取心,培養創新意識。同時也能夠在具體操作中培養對技戰術靈活運用的能力,突破自我。
(2)引入多媒體教學。網球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包括觀看視頻和錄像回放。選擇網球運動的學生一定對于世界優秀選手崇拜有加。在觀看世界優秀選手比賽或訓練視頻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視野得以開闊,思維得到拓展,有利于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在錄像回放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自身技術動作的影像,從而發現不足和有待改進之處,有利于了解自身特點,培養創新思維和技能。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體育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當前網球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傳統的網球教學,在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過于粗放簡單的弊端,偏重于技術的傳授,忽視了能力的培養和文化的傳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個人提高和網球運動的發展。利用網球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而言,有利于開拓思維、發掘潛能,不但在網球運動中能夠準確判斷、正確決策、靈活運用技戰術、取得佳績,也能夠觸類旁通,豐富知識和本領;對于網球運動而言,參與者的創造能力對于推動項目本身的發展大有益處,當今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以科學技術為依托,網球場地、器械和服裝的革新、技戰術的發展、體能和心理機能的訓練等等,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創新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人才培養和體育事業發展意義重大。
[1]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Z].199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鄭會娟,張彥強,丁冬云.在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4):89-91.
[4]鄭濤.高校體育教學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教導刊,2011(10):81-82.
[5]尹少豐.我國高等體育院系網球課程建設優化發展對策的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