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一博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56)
戶外運動作為一項集競技、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新興的極限運動項目正逐步滲透到各個高校,它以其自身的積極向上、驚險刺激、培養身心健康等獨特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和歡迎。在當今推進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時代,戶外運動作為一個“新鮮的血液”注入大學校園,對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課程開設于2010年,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戶外運動課程在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運動訓練三個專業中開設專業必修課程,在江漢大學全校范圍內開設專業選修課程。在戶外運動課程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江漢大學體育學院的戶外運動課程教學體系已經初具規模,學院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分別量身定做的不同的教學大綱和培養方案,以為培養不同的專業人才進行教學實踐。本文對江漢大學體育學院2012級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戶外運動相關課程的開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該文以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相關課程的開展現狀進行研究,并以2012級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中國期刊網,閱讀體育類期刊、體育學院學報、各類戶外網站等,了解全國及武漢市高校戶外運動發展現狀及動態。為本文提供相應的參考。
1.2.2 調查問卷法
對江漢大學體育學院2012級戶外運動課程專選班147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47份,回收問卷145份,回收率98.6%,其中有效問卷141份,有效率97.2%。
1.2.3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的所有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用于本研究工作的分析與論證。
1.2.4 訪談法
通過對擔任過定向運動課程的孫杰副教授和其他戶外運動專業教師的訪談,了解他們在戶外運動訓練和學校教學的情況,另外還對江漢大學體育學院相關領導訪談,獲得他們對武漢市高校戶外運動的開展現狀、發展策略的一些看法和思考,獲取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信息。
2.1.1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課程課程設置情況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在2012級體育專業中開設了攀巖、定向越野和野外生存技能與技巧等戶外運動相關課程,共計8個選修班,其中攀巖一個班,定向越野4個班,野外生存技能與技巧3個班。每門課32個學時,共計256個學時。每門課程分別所開設的課程中分別包括了理論、技能和實踐三個部分,按照教學大綱與教學進度表所設計,在每門戶外運動課程的教學設計中理論課4個學時,技能學習課程為12個學時,實踐環節為16個學時。其中理論課部分教學內容包括:戶外運動概論、戶外運動的起源與發展,戶外運動的項目設置、地圖的識別及指北針的使用、戶外運動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等相關內容。技能學習部分教學內容包括繩結、攀爬技巧、戶外裝備的使用、定向越野運動技能、巖降等戶外運動相關技能的學習。實踐部分教學內容包括:野外生存技能與技巧實踐、攀巖技能與技巧實踐、定向越野技能教學實踐、素質拓展實踐等相關教學實踐。
2.1.2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課程相關師資力量情況
目前江漢大學體育學院共有5名戶外運動教師,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2人。其中兩人為中國登山協會的戶外運動指導員,1人為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培訓的講師,兩人分別參與過戶外運動、自行車運動以及素質拓展的相關培訓班,擁有相關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在戶外運動課程教學環節,一般由兩位教師承擔多個戶外運動課程,分別包括定向越野、素質拓展、野外生存技能與技巧、攀巖等相關戶外運動課程,授課教師需掌握多項戶外運動相關技能并承擔多項教學項目。
2.1.3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課程教學場地和裝備器材情況
江漢大學戶外運動課程的教學場地共有兩部分組成,分別為校內教學場地和校外實踐場地。在校內的教學場地基本借助自然場地和其他教學場地用于教學活動,以校園內自然的山地——未名山和其他的常規體育場地為主,目前還沒有特定的戶外運動教學場地。校外的實踐場地則采取合作的形式承擔教學任務,有武漢體育學院的攀巖墻、九真山風景區的素質拓展場地、木蘭古門山和其他的野外生存教學實踐基地。
江漢大學戶外運動教學器材主要有定向運動和攀巖運動器材,包括指北針、點標旗、打卡器、動力繩、主鎖、下降器、頭盔、扁帶、安全帶、背包、帳篷、睡袋、防潮墊等戶外運動器材裝備。這些裝備種類比較齊全,但數量有限,在有些戶外運動課程的使用上比較緊張,不能滿足教學訓練使用,目前裝備正在加緊購置中。在器材歸置與保管中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2.1.4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課程學生生情況
江漢大學選修戶外運動課程的學生包括體育學院體育相關專業學生和其他學院學生,其中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學生比重較大,占所有選修戶外運動課程的75.6%,其他學院專業學生比重較小占24.4%。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戶外運動作為新興的體育課程廣泛的受到大學生的歡迎與喜愛。在男女生比例上,男生選修戶外運動相關課程人數比較多,占總人數的73.2%,女生較少,占26.8,男女比例有點失調,女生所占比例較小。
通過調查發現,2012級選修戶外運動課程學生戶外運動技能掌握比較熟練,原因歸結于在課程相關技能實踐環節尤其是校內戶外運動相關的課程實踐學時比較多,教師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操作,動手能力較強,另外在通過校外的實踐環節中,比較好的結合了社會的需求進行了多方位的教學課程實踐,包括戶外運動組織與管理、戶外運動領隊實踐和戶外運動賽事組織管理經驗等。另外,有一部分對戶外運動知識與技能掌握比較熟練的學生已經可以在社會的一些戶外運動俱樂部擔任兼職教練和領隊,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來鞏固學習戶自身的外運動專業技能。
(1)戶外運動相關課程開設項目比較少,師資力量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江漢大學體育學院2012級學生中所開設的戶外運動課程有定向越野、攀巖和野外生存技能與技巧三門相關課程,其中4節定向越野課程,3節野外生存技能與技巧,一節攀巖,由于受到場地、器材和相關師資力量的制約,導致還有體育學院其他年級和其他學院的學生有想上這些戶外運動相關課程,卻在選課的時候沒有選上。所以增強師資力量,增加戶外運動課程的開設在江漢大學體育學院很有必要。
(2)校內戶外運動教學場地嚴重不足,江漢大學校園內傳統體育教學設施齊全,但是由于戶外運動在江漢大學開設的時間比較短,到目前為止,還有沒有相關的專業戶外運動教學場地,比如說攀巖墻、拓展基地等設施,導致在2012級學生中所開設的相關戶外運動課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課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到武漢其他兄弟院校內共享戶外運動場地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帶來很多的不變。為了更好的推廣戶外運動發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全面發展,學校應該積極修建戶外運動相關的教學實踐場地。
(3)戶外運動裝備缺少專業的管理,在戶外運動教學與實踐中,繩索、快掛、安全帶、下降器等戶外運動裝備與教學安全息息相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在安全上釀成教學事故,所以戶外運動裝備的科學管理關系重大。由于缺少專業的管理,有一部分器材裝備已經磨損嚴重,面臨短時間就要報廢的情況,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因此,戶外運動的裝備應該進行科學的管理,制定嚴格的器材使用管理規章制度,并付諸于實施。
(4)戶外運動專業選修學生男女比例失調,應該加大其宣傳力度,促使更多的學生尤其是女學生的參與,更好的推廣戶外運動的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5)江漢大學開設有戶外運動相關專業,但是缺乏高水平的戶外運動隊伍,應該吸納更多的高水平運動員加入進來,科學訓練,鼓勵他們參與國內外高水平的戶外運動比賽,帶動江漢大學戶外運動專業的發展。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戶外運動相關課程設置合理,基本滿足培養專業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但是開設的課程較少,戶外運動相關的場地與器材嚴重不足。制約了江漢大學戶外運動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增開戶外運動相關課程,加快建設戶外運動教學與實踐的場地,補充戶外運動專業器材并科學管理,積極組建戶外運動高水平隊伍,鼓勵參與國內外戶外運動賽事。
[1]楊漢.山地戶外運動[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
[2]周靜.成都市高校開展攀巖課程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7.
[3]賀新家.湖北省普通高校定向運動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
[4]吳鵬,薛強.高校開設攀巖運動的推力與阻力分析[J].吉林學院體育學報,2007(1):52-53.
[5]操學誠,吳祖德.戶外運動與青少年的全面發展[J].中國青年研究,2006(6):24-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