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黎 劉文建
(1.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紅橋高級中學;2.江蘇省揚州市杭集中心小學 江蘇揚州 225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校的辦學條件總體來說也越來越好,學校對教育教學的投入也加大了,體育學科的教學條件也隨之高。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有些地區或者學校在體育教學的投入方面還是盡人意,比如,很多學校仍然存在體育活動場地小,器材不足不良現象。愛經濟條件的影響或者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這種不適合的現象還是不能有效改變,當然,這樣的情況使體育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給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形成一定的障礙。場地器材是教學的硬件,也是教學的前提,如果這種硬件條件不能滿足,我們的體育教學還要進行,我們就要對硬件要求作適當的降低,而是從軟件上入手,充分發揮有限硬件的功能,使場地器材得到合理的運用,我們的體育教學也能有效進行。對于經濟條件差的學校而言,體育教師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也不是消極的對待,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多在有限的條件中創造條件,從而保質保量的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這也是我們體育教學的責任與義務。針對場地器材不足的學校,我們要根據條件,對學校可利用的資源加以開必與利用,從而讓場地器材發揮最大優勢,保證上好體育課,這是我們體育教學的當務之急。
為了不讓場地器材的不足影響教學,我們要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有了興趣,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就會提高,而對場地器材的依賴程度也會減小,學生對體育活動有了興趣,就會逐步把體育活動成為自己的一種需求,成為學習與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他在體育鍛煉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會不遺余力的去完成,從主觀上給自己動力,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身體素質得到增強,健康水平也相應提高。但是,在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之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工花費一定功夫的,很多學生因為在體育課上沒有器材而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不斷克服場地器材不足的困難,著重向體育教學要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新體育課程標準中已經考慮到了場地器材不足的問題,鼓勵體育教師要根據場地情況進行創造性地教學,這也是一種對場地器材利用方面的新要求。場地的合理安排也是教學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教學計劃與設計中,我們進行集體要,做到有限的場地不能讓其空閑也不能讓它造成擁擠,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對場地的要求合理分割給教師們,進行合理地安排與規劃。在上課初,教師各種計劃,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根據不同年級的目標而定,教學內容會對場地器材有一定的要求,這時我們要注意了,為了把場地合理利用,就要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在上課時,可以在不同的場地上進行相應的內容教學,場地就會得到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不要造成浪費現象。等真正上課時,多個班同時上課就會合理的分布有的場地上,使整個場地有順而不亂,當一個場地兩項內容時,可以在相同的時間進行互換場地,這種調整需要教師有一定的默契,也需要在課前有很好的勾通。但當也有些學校的場地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場地是自然形成的,沒有進行多大的改造,雖然這種不規則的場地給體育教學帶來不便,但是,如果我們教師能夠處理好,利用好這種不規則,變不規則為教學服務,則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可以在高低不平的場地上練習跳躍,在曲曲直直地場地上進行“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跑等各種練習,也可以進行走跑交替、用不同的姿勢走等教學。這樣,在有限的場地上進行了有效的延伸,讓小場地變成大場地。
在田徑教學中,很多項目對器材有專門的要求,有的需要專門的場地,這是田徑教學的特殊性,但是,當進行這個項目的教學又沒有這些器材時怎么辦呢。投擲和跳躍性教材的教學中,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較高,投擲需要標槍、鉛球,跳躍需要有跳高架或者沙坑等,而且還需要特殊的場地,投擲項目要求場地大,跳躍項目要求器材標準高。但是,這些場地器材都很貴,需要花費很大的資金投入,很多學校因器材等問題而放棄了這些項目的教學。但是,我們雖然沒有這些特殊的器材,同樣可以想法辦利用替代的方法來滿足教學需要。比如,在學習投擲時,可以運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輕物代替壘球擲遠,運用木棍來代替標槍,用較光滑的石頭來替代鉛球進行教學。利用這些器材的好處有多個方面,一是這些器材簡單易于尋找,二是輕物投擲對場地要求低。再比如,在跑的擺臂練習時不一定手持小杠鈴,而可以手持石頭。
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也可以根據同學們自制器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和學校實際,自編開發一些科學實用的鍛煉項目,形成校本課程供學生學習鍛煉。而且也可以不定期的進行自制器材的評比活動,讓學生真正的感到自己的器材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接受,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并能進一步的激發和鼓勵學生更加的投入進去,而且無形中也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從而能更好的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田徑教學十分枯燥,學生往往在田徑項目的學習時表現并不積極,從而讓本來就枯燥的田徑項目課堂顯得死氣沉沉。如果在適宜的場地上利用“游戲法”完成教材內容,則會大大提高項目的趣味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比如:在有規則的圓形圖案上學習跳躍,可以模仿動物,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起跳、雙腳落地的基本要領。再比哪我們常做的游戲“叫號賽跑”“貼膏藥”等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可以做,再比如有對抗性質的“斗雞”比賽等都能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通過游戲練習,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了,幫助學生參與,教學質量自然得到相應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可以讓學生自始至終處于一種興奮狀態中,利用游戲規則讓學生理解動作技術的要點,形成良好的紀律性。利用多種競賽活動形式加大運動量,如,迎面接力由單人跑改成手持實心球一至兩個,提高難度,能力強的學生可進行背人負重的接力,在跑之前做五到十次深蹲或立臥撐加人運動量,利用增加密度來加大運動量,通過增加練習次數達到合適的負荷量和良好的練習效果。
體育運動具有競爭性,如果場地不足,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比賽來彌補場地上的不足。比如:可以在小場地上進用跳橡皮筋來進行跨越式跳高比賽;分組進行跳繩比賽;女生進行仰臥起坐的比賽,男生進行俯臥撐的比賽等等。通過比賽及解決了場地有限的弊端,又能夠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更樂于投人到體育課學習中來,也達到了教學目標的完成,提高了課堂效率。
學生年齡小較成人有更強的模仿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多讓他們進行模仿練習,比如跑、跳、投擲為主的田徑項目,如果場地器材不足就可以利用學生的模仿特點進行教學。很項目的教學不一定非得用器材,而且每一節課也不一定非得用器材,如果器材不足就可以多讓學生模仿練習,照樣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學時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給學生降低難度進行練習,比如,在學習行進間跳遠時,如果沒有沙坑,可以在草地上進行,動作的要領讓學生掌握,但是可以不用全部的力量,只要動作標準就可以了,基本動作模仿正確后,如果有機會,可以讓學生在其他地方嘗試,比如,在別的學校練習,可以在有沙的地方練習等。這也是一種課堂與校外的一種結合與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基礎階段的學習,學生應該是以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為主。等學生掌握動作后,可以讓學生教學生,選幾個體育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學習,成為小教師,然后再由教師指導練習,使動作更優美、標準。
綜上所述,田徑教學中遇到場地器材的不足時,體育教師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決,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來主,讓學生主動的參與田徑學習,這樣,才能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小場地,做到合理分配,使教學合理有序,教師還要吸收別的學校的教學經驗,克服場地器材不足問題,使田徑教學有效進行。
[1]李世光.如何應對體育教學中“人數多、場地小、器材缺”等因素的制約[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11):108-109.
[2]崔翠花.中學體育課田徑教學方法的中外比較[J].才智,2008(6).
[3]田景江.如何利用“小”場地上好體育課[J].銅仁學院學報,2007(3):117-118.
[4]翟澄清.怎樣利用小場地進行體育教學[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6(10).
[5]蘇霞.合理利用小場地進行體育教學[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S1):70.
[6]李振峰.小場地上的快樂教學[J].河北教研,1999(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