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文平
(煙臺市萊山區濱海中學 山東煙臺 264005)
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該文擬從健身文化的視角出發,對我國高校學生體質的時空特性與健身文化的關聯性進行統計分析,以便能為我們以后的高校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研究對象為全國八個經濟區域[1]各高校學生,從每個經濟區域中抽取20所高校,每所高校抽取40人(男:20,女:20)作為研究對象,共計抽取6400大學生。
以“學生體質”和“健身文化”為關鍵詞搜索相關文獻46篇,整合提取相關信息。
采用北京鑫東華騰公司生產的GMCS-Ⅳ成年人體質測定IC卡測試儀器對大學生機能和指標中進行測試。
將測得的體質結果與2003的體質結果進行T檢驗,以0.05作為顯著性檢驗水平。
3.1.1 不同地域高校男大學生身體機能指標時空特性
表1結果表明,近五年間我國不同地域高校學生的肺活量呈下降的趨勢。其中南部沿海地區五年內男大學生肺活量下降最少,2008年肺活量值比2003年肺活量下降121.3mL,兩者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西南地區、東部沿海地區、黃河中游地區、東北地區和大西北地區男大學生五年間肺活量值呈大幅度下降,2008年和2003年間的數值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全國男大學生臺階實驗指數呈下降趨勢,其中南部沿海、北部沿海、東部沿海、西南地區和大西北地區男大學生2008年臺階試驗指數與2003年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東北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男大學生五年間臺階實驗指數下降明顯,2008年和2003年相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3.1.2 不同地域高校女大學生身體機能指標時空特性
通過對女大學生身體機能指標統計結果表明,近五年間我國不同地域高校女生肺活量值呈下降趨勢,其中東北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大西北地區女大學生2008年肺活量值比2003年肺活量值要低,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地區女大學生肺活量值也呈下降趨勢,但2008年與2003年相比不具有差異性(P>0.05)。數值降低由少到多的排序時南部沿海地區、北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西南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
此外,我們還發現,2003至2008年五年間,我國女大學生臺階試驗指數也呈現下降趨勢,其中黃河中游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女大學生臺階試驗指數下降幅度最大,2008年和2003年的臺階試驗指數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健身文化作為高校文化中的亞文化,其結構由內到外主要由以下四個層次構成:第一層為物質文化層,主要包括健身方法、健身手段和健身設施;第二層為健身制度層,主要包括學習中制定的有關健身方面的制度、條例、方針和政策等;第三層為健身精神文化層,主要包括健身鍛煉者在練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健身觀念;第四層為健身目標層,主要包括健身鍛煉者對自我健身行為的一種終極性評價。
該次研究中探討高校學生機能指標的時空特性與健身文化之間的關聯程度,主要采用肯德爾和諧系數對兩者的關聯度進行研究。通過對10位專家就健身文化不同層次對高校學生機能指標的時空特性重要程度進行等級認定,然后對各位專家的等級劃分進行計算,得出肯德爾和諧系數。
統計結果表明,本研究肯德爾和諧系數計算中χ2值為29.400,漸近線顯著性水平達到了0.000。由此可見,健身文化不同層次對高校學生機能指標時空特性之間具有高度相關,并且不同層次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從肯德爾W系數可以看出,10位專家關于健身文化的四個層次對高校學生機能指標體質時空特性重要程度的認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重要性的等級順序分別為健身制度層、精神文化層(健身觀念)、健身目標層和物質文化層(健身手段和器材)。
表1 2003—2008年我國不同地域高校男大學生身體機能指標一覽表
(1)近五年間南部沿海地區五年內男大學生肺活量下降最少,西南地區、東部沿海地區、黃河中游地區、東北地區和大西北地區男大學生肺活量五年間肺活量值呈大幅度下降,2008年和2003年間的數值呈現顯著性差異。東北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男大學生五年間臺階實驗指數下降明顯,2008年和2003年相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地區差異不明顯。
(2)近五年間東北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大西北地區女大學生2008年肺活量值比2003年肺活量值要低,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地區下降幅度由少到多的排序是:南部沿海地區、北部沿海地區、東部沿海地區、西南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女大學生臺階試驗指數下降幅度最大,2008年和2003年的臺階試驗指數具有顯著性差異。
(2)健身文化一級指標對我國高校學生體質時空特性重要程度的等級排序為:健身制度層、精神文化層(健身觀念)、健身目標層和物質文化層(健身手段和器材)。健身文化二級指標對我國高校學生體質時空特性重要程度的等級排序為:學校執行《體質健康標準》情況、學校是否定期舉辦健身知識講座、學校利用媒體宣傳健身情況、健身是否成為生活一部分、健身時間是否固定、學校對早操的要求、學校定期舉辦體育活動(賽事)情況、健身目標、健身手段、健身年消費、健身器材。
[1]國務院研究報告提出“十一五”內地劃分為四大板塊八大區域[EB/OL].http://czcsgh.gov.cn/Html/200612102117-1.html
[2]滕修林,劉強德.淺談健身文化[J].山東體育科技,2001,23(2):75-76.
[3]吳麗華.現代社區健身文化建設若干問題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5(10):10.
[4]梁波,劉英輝,鄒繼香.高校學生體質的地域特性與健身文化的互動效應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25(1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