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國
(連云港市朝陽中學 江蘇連云港 222068)
學校每年要舉行至少一次的全校田徑項目運動比賽,比賽項目要秉承小型多樣、單項分散、基層為主勤謹節約的原則,要根據學校世界情況出發,因地制宜的組織校園課外活動。
在很多學校中全校性的以田徑項目為主的體育運動會一般一年只舉行一次。學校這種以田徑項目為主的運動會在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身運動和素質教育的思想深入打環境下,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種單純田徑項目運動會也表現出更多的弊端。課外活動的不足之處多表現為:時間無法保證、缺乏科學的組織管理、效率低、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性不強。參加課外活動時學生多只自由活動或完成作業等其他的“重要”事情,效果不明顯。
與參加競賽相比,參加一般的體育活動是不同的。平時進行的體育比賽,不僅僅參與人范圍比較廣,時間地點也比較隨意,基本不受限制,容易舉辦。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可以舉辦一些小型的,娛樂性的比賽,使得競賽與課程相互結合,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競賽還可以對學生起到促進課外運動的效果,更提高了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我國社會體育的全局性和指導性剛要是《全民健身計劃》,為了能夠是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夠繼續甚至終身的從事體育活動,并且能夠促進我國人們身體素質得到底稿,這要求各高校要將學下體育運動與社會運動有效的相結合,全面貫徹全民健身計劃貫徹落實到學校體育運動的各項活動中。因此我們應莊邊以前單一的競技項目為主要內容要全面認真的領會到“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意義。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鍛煉技能。
“達標”、體育課考核、體育畢業升學考試等內容與形式,對于學生運動能力與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它的一些項目不是競技項目,所以在比賽中很少設這些項目的,沒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沒能用比賽促進這些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方式方法的興起。
將各種測試考核滲透到體育競賽中。組織群眾性運動經濟活動如以鍛煉小組的、班級、年級以及各校之間進行各種測試。在公平、公正、真是、準確的條件下進行考核。這與每個學生的自身利益有直接的聯系,對提高學生的自覺參與意識和提高積極性上有很大的意義。同時可以使學生在參與各項運動時掌握相應的技能,在完成鍛煉任務的同時放松心情。
體育的特點中,競爭是其中最顯著特點之一。這一特點主要在運動競賽中表現出來。而學校的競賽還要具有趣味性與健身的性質,不然會很難將終身體育與生活體育的宗旨貫徹到底,組織者需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知識層次,結合所了解的內容創設一些科學有效的比較大眾化的項目,并要以集體項目為主,讓學生在競爭中學會團結。這樣,即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標還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實踐證明,簡單有趣的健身競賽項目,是廣大學生所力所能及的。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還起到了鍛煉身體的效用,和自我表現的需要。所以這一類競賽項目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吸引其廣泛參與,這樣更容易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校園體育文化在校園文化中擔任著重要作用,也擔任著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完成學校體育任務的重任,是實現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校園體育文化不僅蘊含著豐富的體育知識,同事可以陶冶情操,最主要的是可以講運動文化進行全面廣泛的傳播,從而實現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目的。校園體育文化能正確幫助學生建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意識,同時也提高教學質量。體育文化包括很多知識內容,如體育基礎知識、衛生保健知識等等,向學生傳授這些知識則是學校體育最基本的任務。而目前的學校體育競賽中,都忽略了這些問題,從而導致了宣傳機會白白浪費。
以全面面向全體學生,推動群眾體育活動的廣泛深入和持久發展強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與技能作為學校體育競賽的主要目的。為能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需要正確把握這一目標,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競賽內容和形式,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師資力量和場地器材等各方面優勢,是學校體育在校園中得到全面開展。
現在各級教委已經全面通知減輕學生負擔。明確規定了學生的一周的上課量和作業量。作為學校要貫徹落實這項通知,使學生不在為繁重的學習壓力而煩惱,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參加各項體育運動和比賽。是學生在各種體育活動的引導下鍛煉身體。通過政策約束,是學校領導重視學生的體育素質發展,進行制度化的管理體育活動時間,而不是讓學生在課外完成老師規定的作業。
應該予以學生幫助和鼓勵,創建形式多樣的體育協會,興趣小組,活動中心等等。讓學生能在學校的幫助下開展各種體育競賽,將體育競賽活動放在學校的群體活動計劃中,在專業性技術性上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還可以通過校內征集競賽方式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充實競賽內容,完善競賽規則等。除此之外,競賽活動的許多工作可以安排學生完成,比如:編排節目,宣傳活動,主持比賽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既增加了學生的體育方面相關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組織,交際能力。
積極參與全民健身。如果單純的支隊前幾名人員進行獎勵,這將極大的打擊其他未被表揚的學生積極性。采用恩斯特的表彰方式,注重團地的表現,采用團體分,全員參與后的平均分以及比賽的增長率,參與完成者都可加分。瓊克提出的考慮競爭激烈程度的評估方法等等,均可參照選用。為了能夠在團體中及起到急了和保護參與者積極性的目的,對于具有突出貢獻,在服務工作,組織工作中有良好表現,提出好的意見的等等事情上均對團體進行加分。
根據各地區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當地民俗,經濟調整以及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團體特點,綜合考慮實效性、科學性、趣味性以及實用性擔憂不缺乏競爭性制定學校體育經濟項目的內容和形式。逐漸的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競賽體系,形成學校的體育制度。
[1]楚繼軍,湯起宇《普通高校群體運動競賽內容的改革[J].體育函授,1996(4):10-13.
[2]鮑源林,崔承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J].體育函授通訊,1997(1):17-19.
[3]李居昭.體育協會把課外活動搞活了[J].中國學校體育,1999(2):50.
[4]張旭生.陽光體育對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的影響[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1(5):62-64.
[5]曹慧.淺談農村中學課外體育活動與終身體育意識[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9).
[6]徐聰,向素萍.學校體育競賽改革的初步構想[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6(3):110-113.
[7]林屈明.關于中學體育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探討[J].知識經濟,2010(2):152.
[8]秦天鵬.中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4):193.
[9]陳宗亮.關于中學體育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112-113.
[10]李正茂,劉珊珊.遼東半島中學體育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6):117-119.
[11]丁欣力.中學體育教育中存在問題及教學方法改革[J].科技風,2011(24):22.
[12]李新建.淺析中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中國電力教育,2010(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