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方
(鹽城工學院 江蘇鹽城 224000)
中國群眾網球科學研究進程①
劉文方
(鹽城工學院 江蘇鹽城 224000)
我國群眾網球科學研究的進程從側面能夠反映出我國群眾網球的開展情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對我國群眾網球科學研究進行研究分析,認為我國目前對于群眾網球的科學研究還存在如下問題:基礎理論不成熟,尚未形成科學的、統一的體系研究方法的缺失;對群眾網球的研究縱度不夠,多數都比較寬泛;缺乏對群眾網球服務組織及管理環境的研究;缺乏發展群眾網球的社會條件支持系統的研究。
群眾網球 科學研究 現狀 進程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金花不斷創造網球奇跡,使人們更加重視網球運動的發展,特別是群眾網球。該文在對群眾網球研究基本情況做簡單的量化分析基礎上,總結群眾網球相關性的研究,指明現如今研究的部分缺陷,并給予相應的建議。也寄希望我們研究工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地關注群眾網球,探索出較為成熟和可行的適合我國群眾網球發展的方式與方法,為我國群工作網球的良性運行與科學管理提供一些新的視角。
在中國期刊網上以“主題”為檢索項,考慮到群眾網球概念在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視角不同而出現的不同稱謂,分別以“群眾、網球”“大眾、網球”為檢索詞,選定時間不限,以“全部期刊”為范圍,精確匹配,按照時間排序,選定中英文擴展,設置查詢范圍為“文史哲輯專欄目錄、政治軍事與法律輯專欄目錄、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輯專欄目錄、經濟與管理輯專欄目錄”進行檢索。在CNKI期刊導航中通過核心期刊導航,查出體育類有16個為核心期刊。通過篩選,與群眾網球相關的文章檢索到46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約占該總數的17.39%。
1.1 群眾網球類文章發表時間及數量的分布
資料顯示,2001年之前沒有群眾網球相關的文章,直到2001年才有了1篇。到了2005年之后才對群眾網球的研究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在2006年之后,研究勢頭突飛猛進。2007—2011年的5年內發表的文章占到文章總量的95.34%。說明隨著網球運動的發展,群眾網球已引起了體育理論界的廣泛關注,成為當今的熱點。但值得深思的是,從2001—2011年只有8篇文章發表在核心期刊中,分別是2001年體育文化導刊1篇、2007年廣東體育學院學報3篇、2009年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篇以及2006年2篇和2008年1篇都發表在沈陽體育學院學報。其余都發表在非核心期刊中,占82.61%,這表明關于群眾網球方面的研究質量還存在一定的缺憾,亟待提高。
1.2 群眾網球類文章研究方法的分析
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比較分析法、數理統計法、邏輯法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以及邏輯法占主要的研究方法。
從數據可以看出,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都超過了50%,數理統計法次之,為48.28%,邏輯法、訪談法分別為37.21%、34.88%。可見,現如今的科研方法都略顯簡單,多為單一性方法、單純性方法、純文科方法、低層次方法,主要是通過文獻的搜集和問卷的調查之后做出統計。這與現代先進的研究方法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盡量避免。
1.3 群眾網球類文章研究內容及方向的時間順序分析
從2001年到2011年間,我國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探索群眾網球的各種現象,從而加深了對群眾網球的理性認識。從最初的只有老年網球,到后來涉及到社會方面、經濟方面、消費方面以及運動損傷方面的研究,研究方面也逐漸的多元化。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體育類期刊上關于群眾網球的科研論文選題內容和方向所涵蓋的面還是很少,理論研究過多,實證研究較少。創新性的研究較少,這對構建系統的、完善的群眾網球理論體系是不利的,同時也不能為我國群眾網球的發展提供更加全面整體的理論支持。
2.1 基礎理論不成熟,尚未形成科學的、統一的體系
總體上講,目前針對群眾網球還沒有一個很規范的界定,尚沒有形成比較一致的群眾網球概念及理論體系。從現有的研究狀況來看,這些研究的內容只是課程中的組成部分,與學科體系的建立還有一定的差距。群眾網球特征的研究,多數是僅從單純的群眾體育的視角或兼顧其網球的特性而進行論證的,沒能從群眾網球的文化內涵中全面深刻地分析、推理出群眾網球的本質特征。
對群眾網球的研究缺少了文化學上的觀點,是不能完全體現其精神實質的。目前對群眾網球理論的研究基本上處在單兵作戰的狀態,研究的內容有很多是重復的,還有很多領域是無人涉足的,難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2.2 研究方法的缺失
在體育科學理論建設與實踐活動的創新研究中,關鍵是科學研究方法的應用,其研究方法的科學、先進、高效,是獲得理想科研成果的根本。但是現如今的研究方法多為單一性方法、單純性方法、純文科方法、低層次方法、局限性方法等。我們的研究者基本都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訪談法、邏輯法這些常用手法,有些還沒有說明研究方法,也沒有表明數據的出處和來源。
2.3 對群眾網球的研究縱度不夠,多數都比較寬泛
缺乏分層次的研究。群眾網球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問題。這樣做往往只能得到局部性的研究成果,同時體育參與者的文化素質也有差異性,有的文化程度高,有的文化程度低。必須通過多方面的研究才能真正得到理想的結果。應加強各個層面的分析,使群眾網球的研究更為層次化,使之更為明了地反映出不同地區不同的參與狀況,從而通過理論能更好地對各種人群參與群眾網球提供指導。
3.1 加大和普及群眾網球的研究
普及科學、健康可持續的群眾網球觀。加強群眾網球教育,推廣先進的群眾網球理念,倡導健康的群眾網球方式,培養社會網球指導員相關性的人才的培養和利用機制。增加強化群眾網球可持續發展意識的研究。提高人們的健身意識,使人們把握可持續額發展的內涵,將群眾網球的發展與可持續聯系起來。使人們從概念上和認識上不斷深入,同時鼓勵和引導公眾普遍地、積極地參與群眾網球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活動中。
3.2 運用更為先進的、科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研究的成功與質量的關鍵首先取決于科學研究方法,科學的、先進的研究方法容易獲得科學、準確的數據和良好的結果,其研究成果的內在價值就高。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涉及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及路徑分析的非常少。實證研究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也都應用得很少。三維數字化系統、三維攝像、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等更是幾乎沒有。另外,積極了解和掌握國際群眾網球的發展趨勢和相關動態,并注意從中引進國外群眾網球的科學方法、技術和設施。根據國際發展態勢和相關信息,系統地對比、分析和評價,找出不足和差距。
3.3 由單純的群眾網球的研究向跨學科研究轉變
每門體育學科都有其特定或獨特的學科研究方法,通過長時間不斷的研究,可以掌握研究規律、路徑等進行順利地研究,也容易獲得研究成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首先需涉及到大量研究的有關群眾網球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對群眾網球進行縱向的深挖掘,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等,這些研究成果為創建新跨學科作為基礎;其次,隨著跨大量的關于群眾網球問題不斷得到解決與解答,容易形成了一些交叉性的、新的研究。跨學科的研究會成為今后研究過程中的重點。因此,跨學科研究也應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1]廖曉斌.中國網球大眾化運動現狀與對策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32(4):60-62.
[2]曹亞東,徐龍,龐宏敏.沈陽市網球場館現狀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5(1):38-41
[3]唐進松.鹽城市大眾網球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9,28(6):643-644
[4]王婷.上海市網球運動鍛煉開展的影響因素與對策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7(3):40-43.
[5]張強強,林建健,李璟圓.對我國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6):4-7.
G8
A
2095-2813(2014)11(b)-0154-02
劉文方(1986—)男,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小球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