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純
(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7)
體育運動對中學生睡眠質量影響的調查研究
——以淮安市清江中學為例
徐子純
(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通 226007)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不同程度的影響了身體健康。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正處于增長知識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時期。其繁重的學習負擔,以及特殊的生活環境和未來就業的壓力,都影響著他們的睡眠狀況,睡眠障礙是影響學生健康成長比較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睡眠是保證中學生順利地進行學習活動并促進其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而體育運動能夠有效促進人的身體健康這已是公認的事實。但是體育運動是否能夠影響到中學的睡眠質量還沒有被大家所熟知,因此該文將從淮安市清江中學中學生睡眠的現狀入手,通過一系列調查研究探討體育運動影響中學生睡眠質量的因素,尋找到淮安市中學生睡眠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提高中學生睡眠質量提供參考。文章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推理法,分析得出淮安市中學生睡眠狀況很不樂觀,只有50%睡眠狀況良好。研究目的在于希望通過調查分析中學生睡眠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提高中學生睡眠質量提供參考。
淮安市中學生 睡眠狀況 體育運動 調查研究
在當前人類睡眠健康的問題日益突出,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聯盟把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為世人所矚目。值得注意的是,近十余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有充分證據顯示,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睡眠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已經構成影響其身心健康成長的嚴重問題。眾所周知,睡眠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人類睡眠時間大約為生命的1/3,它是人的重要生理過程。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不懂得睡眠,便不懂得學習和工作,有規律的、充足的、健康的睡眠能夠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了解淮安市中學生的睡眠狀況,該文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
1.1 研究對象
本課題以淮安市清江中學的初一、初二、初三的2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根據研究需要多次在南通大學圖書館,期刊及Internet等相關媒體上查閱搜索與本文研究有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并進行整理歸納,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8份,回收率為94%,有效問卷是175份,有效回收率為93%。
1.2.3 訪談法
對部分教師及學生進行訪談,多次隨機訪問宿舍,對不同年級進行訪問,采納好的意見。
1.2.4 數據統計法
通過對調查問卷所獲得的有效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調查結果分析處理,得出相關數據及結論。
1.2.5 邏輯推理法
通過運用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等邏輯學方法,對統計數據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2.1 淮安市中學生睡眠狀況的調查
2.1.1 淮安市中學生每天體育活動的時間及內容現狀
筆者通過走訪發現,淮安市清江中學無論是初一、初二還是初三年級每班每周體育課都是三節,而且每天上午第二課結束后的25min、下午第二課結束后的45min是大課間活動時間,學生在學期開始時可以自由選擇參加社團的項目,沒有興趣愛好的學生可以利用大課間的時間進行活動內容,通過調查發現:清江中學的大課間活動內容比較豐富,活動量較大,學生自我感覺良好,認為適當的大課間的體育活動安排合理,不但放松了身心還鍛煉了身體,而且也保證了活動的時間。
2.1.2 淮安市中學生運動頻率情況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很少參加體育運動的人為19人,占總人數的10. 8%,這些學生大都是內向靦腆的女生,沒有自己愛好的體育項目,因此很少參加體育運動;偶爾運動的57人,占總百分比的32.6%,這些學生沒有固定的愛好項目,有時覺得沒事做會選擇運動一下,而且活動量也較?。挥幸幝傻男×窟\動的人數為66人,占總人數的37.7%,這些學生是有自己的愛好項目,但是運動項目不要求大運動量的,例如太極社團、踢毽子等項目;有規律較大運動量的人數33人,占總人數的18.9%,這些學生愛好廣泛,并且能夠持之以恒,例如足球社團就要求長時間的活動在足球場上面,體力透支比較嚴重。由此總結:淮安市清江中學偶爾運動或有規律的體育運動的人數占到了總數的89.2%,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相對較多,很少運動的僅10.8%。
2.1.3 淮安市清江中學參與體育運動情況與睡眠狀況的調查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很少參加體育運動的19人當中,正常睡眠的僅有4人,非正常睡眠的有15人;偶爾或有規律的運動的123人當中,正常睡眠的有108人,非正常睡眠的有15人;有規律較大運動的33人當中,正常睡眠的有30人,非正常睡眠的有3人。由此數據不難發現:偶爾或有規律的體育運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保證正常的睡眠質量。很少運動的學生比每天運動且運動量較大的學生睡眠質量差的原因其一可能是由于運動強度小,在大腦產生的興奮強度小,從而使夜間的抑制程度也較小,對睡眠的改善作用不明顯;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運動量較小的學生大多選擇在晚飯后散步,盡管時間較長但經過晚自修等學習活動后,大腦的緊張程度又有提高,使運動后對睡眠的改善作用被抵消。
2.1.4 淮安市清江中學體育生與非體育生睡眠狀況的調查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體育生學生正常睡眠為40人,非正常睡眠為5人,非體育生學生正常睡眠為102人,非正常睡眠為28人。體育生正常睡眠的比例為88%,而非體育生的正常睡眠為78%,體育生的睡眠質量高于非體育生的睡眠質量。由于體育生學生經常參加身體鍛煉,課程較少,學習功課不是很多,適應同學朋友關系相處較快,所以大多數不存在睡眠問題。然而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中學生,大多數身體處于亞健康。
2.1.5 不同年級中學生睡眠狀況的調查
從統計結果表明,淮安市清江中學初一年級學生正常睡眠為52人,初二年級53人,初三年級37人,初一、初二年級正常睡眠105人,正常睡眠質量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初三年級的學生,非正常睡眠的比例低于高年級的學生。根據統計,初一、初二學生整體睡眠狀況良好,初三高年級學生出現明顯的睡眠問題。可能是因為初一、初二的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中學生活和學習,對于就業和考試的壓力要比初三的學生小的多,所以睡眠狀況問題出現較少。而初三學生要面臨學習壓力,考試壓力,和家庭壓力,因此出現了睡眠障礙的問題。
2.2 影響淮安市中學生睡眠質量的因素研究
通過對中學生睡眠質量多方面的調查發現,當代中學生主要是九零后,思想單純,沒有太多的社會閱歷,影響他們睡眠質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體育運動的參與情況和學習的壓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仍有部分學生對體育運動沒有太多的興趣,遇到體育課、大課間活動時間出現恐懼、懶惰的情緒,不能正確認識體育運動對身體的重要作用,而通過體育鍛煉則能增加大腦的血流量,有利于大腦皮層功能的恢復,發揮對睡眠的調節作用,同時體育鍛煉還能使人有疲勞感,促進迅速入睡;另一方面不良的心理因素如學習壓力、焦慮、抑郁、緊張混亂等影響著睡眠的質量,學校、家長會不同程度的給學生施加升學壓力,應試教育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導致學生的思想負擔較重,出現了夜間失眠的情況。
3.1 結論
通過一系列調查研究探討目前淮安市中學生睡眠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淮安市中學生仍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來。其次淮安市中學生體育生睡眠狀況高于非體育生睡眠狀況。再次淮安市中學生的睡眠狀況在年級高低上存在差異,高年級的學生思想負擔重,面臨問題多,心理壓力多。最后淮安市中學生出現睡眠不正常因素總體是由于不參加體育鍛煉,面臨高考和考試壓力。
3.2 建議
(1)學校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睡眠狀況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正確對待中學的生活,同時中學生自己也應自身重視起來,養成好的作息習慣與健康的睡眠。中學生自我也應該加強合理的上網時間與合理的娛樂活動,做到勞逸結合。
(2)學校應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早起跑操,加強身體鍛煉力度,不要抽取體育課的課時,豐富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來。
(3)針對高年級比較突出的睡眠問題,建議設置心理咨詢輔導站,同時在生活學習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營造出和諧的人際關系。而學生也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的受挫能力,以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
[1]李國強.學生睡眠健康:一個嚴峻的教育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08(9):10.
[2]庫寶善.失眠與睡眠[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3:65-104.
[3]馬啟偉.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張明軍,閆志燕,趙超,等.定向運動健身方案對中學生體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2):218-222.
G807.3
A
2095-2813(2014)11(b)-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