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壽偉
(廣東培正學院 廣東廣州 510830)
體育舞蹈是摩登舞、拉丁舞的統稱,因這兩種舞蹈的基本步伐名稱,模式,要領,都經國際舞蹈運動聯合會認定標準,并向全世界發布該標準,所以也稱國際標準舞。因這兩種舞蹈的強度,力度,速度與其它體育運動量等同,所以劃入體育運動類,統稱為體育舞蹈。
目前最常見的對于體育舞蹈的定義主要有以下三種:(1)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摩登舞”,由社交舞轉化而來,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項體育項目。(2)體育舞蹈原名國際標準交誼舞,是體育與文藝相結合的一種體育項目,以國標舞為基礎,經過不斷更新發展,引進身體技巧(高空托舉、圍繞身體旋轉、地下滑、拖、粘、滾、旋等高難技巧)而形成的具有時代氣息的體育競賽項目。(3)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標準舞”,由社交舞轉化而來,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項體育項目,是一種男女為伴的步行式雙人舞的競賽項目。本人認為最準確的是第三種定義,它基本上概括了體育舞蹈的幾項特點:(1)前身是社交舞;(2)男女為伴的步行式雙人舞;(3)兼有體育和藝術的特質;(4)體育項目;(5)競賽項目。
(1)按照體育舞蹈的風格和技術結構可分為兩大類:摩登舞、拉丁舞。
(2)按照競賽項目可分成三大類:摩登舞、拉丁舞、團體舞(隊列舞)。
(3)摩登舞包括有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5個舞種。
(4)拉丁舞包括有倫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5個舞種。
(5)團體舞(隊列舞)包括有拉丁集體舞和摩登集體舞。
(1)閉式位置。
男女舞伴相對而立,身體錯開1/2身位并相互接觸的握持姿勢。閉式位置是用于繞舞池移動最常見的基本位置。閉式位置的男女舞伴主要有5個接觸點:①男士左手握持女士的右手(虎口打開,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緊握)。②男士右手五指并攏放置于女士背部左肩胛骨下沿。③男右手腕與女左側腋下身體相接觸。④女士左手放置于男士右上臂三角肌和肱二頭肌連接處。⑤身體(男女右側前半部),大腿上部至軀干中部。
(2)側行位置。
男女舞伴相對而立,身體錯開1/2身位并相互接觸,男士頭向左轉,女士頭向右轉的握持姿勢。側行位置是一種男士左側和女士右側稍微展開的“V”形位置,男女舞伴同時朝向身體展開的一側行進。側行位置中男女舞伴主要有5個接觸點,同閉式位置。
(3)外側位置。
外側位置又稱右外側位置,是一種閉式位置的變化形式,即男女舞伴相對而立,身體錯開1/2身位并相互接觸,雙腳錯位使一方能夠向另一方右腿外側行進所形成的位置。舞伴上身應稍向右轉,使身體左側前探。這種位置便于“左側引導”時向左側前邁步,在“右側引導”時向右腳后撤步。外側位置中男女舞伴主要有5個接觸點,同閉式位置。
在拉丁舞的十一種常見舞蹈位置中最常見的舞蹈位置主要有閉式位置、式相對位置和扇形位置這三種。而在閉式結束、開式結束、閉式舞步型和開式舞步型中涉及到“舞步型”這一概念。
舞步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舞步,但在英國叫Figure舞步型,舞步在英國叫Step,就是我們所說的“步”。Step是構成Figure的最小單元,一定方位、方向、舞姿、轉度、節奏、數量等Step的集合構成Figure。在IDTA的Latin舞基本教材中,詳細講解了187個。在IDTA的Modern舞基本教材中,詳細講解了137個。拉丁的187個舞步型和摩登的137個舞步型是學習和跳好體育舞蹈最基本的要素。金銀銅牌套路和各種花樣組合,都是由這些基本要素組成的。
(1)閉式位置。
男女舞伴相對而立、身體稍分開,通過雙臂維持位置,身體重心前傾落于雙腳腳前掌。拉丁舞的閉式位置是其用于舞池中移動最常見的基本姿勢。閉式位置中有四個接觸點:①男士左手握持女士的右手(虎口打開,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緊握),男女舞伴手肘的高度應與女士的胸部平齊。②男士右手五指并攏放置于女士背部左肩胛骨下沿。③男右手腕與女左側腋下身體相接觸。④女士左手放置于男士右上臂三角肌和肱二頭肌連接處。
(2)開式相對位置。
男女舞伴相對一臂距離開立,通過雙臂維持位置,身體重心前傾落于雙腳腳前掌。開式相對位置是舞伴相對開立,但開立距離在一臂之內,通過各種手的連接進行領舞和隨舞動作。開式相對位置的接觸點可以很多,最常見的是手部,“握式握持”和“交叉握持”等,單手雙手皆可。
(3)扇形位置。
男女舞伴呈直角開立,女士位于男士左側,女士下一步行進時應直接從男士的前方通過。扇形位置是開式相對位置的一種變換形式,男女舞伴左右手相互握持身體成直角相對位置。特指具有同樣名稱的倫巴舞和恰恰舞的舞步型。男女舞伴只有一個接觸點即男士左手握持女士右手。處于扇形位置時,女士的右手掌心朝下,置于男士左手之上,男士用左手的大拇指扣住女士右手的手背,女士在男士左側約一個手臂的距離。
(4)相隨位置(影子位位置)。
男女舞伴面向同一方向,一人在另一人正前方或稍左或稍右前方的舞蹈位置。常為同一只腳朝向同一個方向相互尾隨運動(形影相隨)。舞伴之間可以是閉式位置(身體接觸)、半閉式位置(身體稍分開),或者開式相對位置(身體完全分開)手部握持變化多樣。
(5)并肩位置。
男女舞伴面向同一方向而立成肩并肩身體位置。分為左并肩位和右并肩位。女士位于男士左側為左并肩位,女士位于男士右側為右并肩位。
(6)側對位置。
男女舞伴成側對的舞蹈姿勢。舞伴可以一臂或一手相握,或成相互不接觸的開立姿勢。
(7)背對位置。
男女舞伴相互背對的舞蹈姿勢。
(8)開式結束。
舞步型的最后部分,結束時雙腳隨帶動作
(9)閉式結束。
舞步型的最后部分,結束時雙腳隨帶動作。
(10)開式舞步型。
沒有閉式或快滑步動作,涉及雙腳連續隨帶動作的舞步型。
(11)閉式舞步型。
身體重心變化,一腳向另一腳靠攏的閉式舞步型。
(1)摩登舞相對于拉丁舞來說舞步的規范性更強,變化極少,故摩登舞的三種舞蹈位置都必須把握一個共同的要點,那就是男女舞伴要特別注意握持姿勢,所有的舞步型都是基于準確的握持姿勢之上來進行的,包括移動、旋轉等等。
(2)摩登舞的側行位置與外側位置同樣是側位,但是側行位置要求舞伴的行進方向一致,而外側位置則不同,突出的是一方能夠向對方舞伴右腿外側行進。
(3)舞蹈位置只是舞蹈的基本框架,體育舞蹈項目的舞蹈位置支撐著體育舞蹈運動的整個過程。閉式位置是所有體育舞蹈項目舞蹈位置的基礎。
(4)扇形位置只是特定存在于拉丁舞的倫巴和恰恰恰兩種舞蹈當中,是極其重要的男女舞伴單手連接,女舞伴位于男舞伴左側,男女舞伴呈直角開立的舞蹈位置。是由開始相對位置變化而來。
(5)由于拉丁舞的動作編排較摩登舞靈活,除了閉式位置、開式相對位置、扇形位置以外舞伴之間的距離沒有嚴格的規定,舞伴的接觸點也可以有非常多的變化,所以拉丁舞的舞蹈位置相對更為靈活,在教學中教師應靈活把握,在準確把握基礎教學的前提下也要具有創新意識。
[1]傅芳香.體育舞蹈中拉丁舞的基本位置探析[J].韶關學院學報,2004(9):86-88.
[2]吳謀,張海莉.體育舞蹈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6-7.
[3]黃立軍,凌月紅,韋世海.體育舞蹈演繹及在高校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36(4):135-137.
[4]劉慧青,劉昌玲.體育舞蹈概述[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5]周龍慧,饒平.體育舞蹈雙語教程[M].湖南: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