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北京 100875)
高校體育類社團成員流失現象及其成因研究
——以北京師范大學體育類社團為例
王超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北京 100875)
高校中廣泛存在的學生體育社團是高校學生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高校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和普及對豐富高校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增強他們的體質和促進終身體育觀的養成均有著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當今高校體育類社團也面臨著許多的未知和挑戰。其中高校體育社團成員流失現象已成為普遍,這一現象導致社團的人員資源受損、打擊其他社員參與的積極性、社團活動組織困難以至于社團活動無法正常的開展和運行。該研究嘗試將針對高校體育社團成員流失現象及其成因進行探討和研究。
社團成員 成員流失 流失成因 體育類社團
導致社團成員流失這一現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該研究以已經流失社團成員的角度來對社團成員流失因素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已流失社團成員對在社團的體驗進行真實的反饋,最終得出社團成員流失的成因并為此而提供合理的建議。以社團活動實踐與社團成員預期成果之間進行對比,對比二者之間是否相互符合,以此來判斷社員對此活動的滿意程度。并且收集、歸納和總結社團成員流失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并對社團成員流失的成因進行分析和討論。該次研究,分別對3個體育類社團:籃球社團、網球協會團、健身俱樂部中的各1名以流失成員進行訪談,共3名被試,并對每次訪談做了記錄。根據受訪談者的要求,在該研究論文中,三人的姓名以化名的形式展示。分別為籃球社團的小林、網球協會團的小穎、健身俱樂部的小張。
1.1 訪談一:對籃球社團小林的訪談
小林是一名體育學院大三的男生,他的運動專項是籃球。
結果分析:小林最開始加入社團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要發展自我并發揮自身的籃球特長,并是自己從中獲得實踐經驗,使自己得到發展和成長。他起初對社團的活動和狀況很滿意,但后來由于其他社員的離開使小林內心產生了波動。除此之外,據小林回答所得之,大多社團成員都是由于一時的新鮮感才加入社團的,所以社團活動如果不能滿足社團成員好奇和新鮮感的需求時,他們必然會離開。另外,社團成員中好多都參加了學校其他的學生組織,所以組織活動時間沖突是他們離開社團的最根本原因。對此,正如小林所提議的那樣:“社團應根據當前情況選擇適應學校氛圍的活動形式和方法,提高社團成員參與的積極性,并設立合理的考勤和管理制度,對其社員應該有些約束性,以便管理”。本人認為,由于社團成員是由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組織在一起的,正是由于社團有這樣的特殊性,增強社團的凝聚力,加深社團成員對社團的歸屬感是“留住”社員有效的方法之一。
1.2 訪談二:健身俱樂部的小張
小張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二年級的一名男生,他看起來比較清秀,略微有些瘦弱,這或許也是他參加健身俱樂部的原因之一吧。
結果分析:根據對小張同學的訪談得知,小張加入健身俱樂部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增強自身的體質,使自己更加健壯一些。而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活動,可以達成小張想要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是活動內容和練習的負荷量使小張難以適應。在對小張的訪談中可以看出,小張是有對身體鍛煉的意愿的,但是他對參加身體鍛煉的毅力不足,并且社團其他成員并沒有注意及理會他的這種不適應,依然照常活動,最終小張由于無法適應活動內容而放棄了健身活動,退出了社團。如果健身俱樂部的管理人員和其他社員及時的注意到他的情況,給予他鼓勵與支持,激勵他繼續堅持,并根據他的狀況獨特的安排練習計劃以適應他的身體素質狀況,他可能就不會離開健身俱樂部了。
1.3 訪談三:網球協會的小穎
小穎是一名經濟工商管理學院大二的一名女生,她愛好體育運動,很喜歡觀看各大比賽賽事及轉播,她除了參加了網球協會以外還參加了其他的體育類社團,如:籃球社、羽毛球社等。
結果分析:通過訪談得知,小穎同學好奇心比較強,有些從眾心理,比較喜歡“趕時髦”,對活動參與的興趣比較強烈,愛好也非常多。但是,她缺乏毅力,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很難長時間從事一種活動。她除了參加網球社以外還參加了籃球社和羽毛球社等,最終因時間沖突退出了網球社團,在與她的訪談中提到,她對網球社團的滿意程度還是比較高的,而且參與網球社團活動的人也比較多,但是也暴漏了一些問題。每次活動的時候人多場地少,導致場地器材不充足,從而使得活動的質量不高。而且社團活動的頻率不高,每周只活動一次,所以也有出現時間沖突的問題。對此,小穎對此現象提出的建議是:“每次選定活動時間前應先了解社團成員的常規的作息時間,此外可以通過增加每周活動的次數避免時間沖突,也可以采用分批活動的方法以滿足場地和器材需求”。
1.4 訪談四:自行車協會的小鄭
小鄭是歷史學院一名大三的學生,“90后的年輕人都有一個旅游夢,但是又不想用常規的方式進行旅游,所以才出現了騎行天下。騎行自身十分具有挑戰性,還可以收獲到沿途的各種風光,十分符合90后群體的特點。”小鄭對自行車協會如此評價道。
結果分析:因為自行車協會的活動非常頻繁,每周都會組織活動。所以平時會讓會員簽署安全責任書并購買相關保險。暑期會有青藏線和環青海湖等路線,而寒假一般會進行環海南島的活動。如果是這種遠行活動,自行車協會會要求大家必須出示家長親筆簽名的同意書,否則全部勸退,不可以參加協會組織的遠行活動。然后會組織所有參加遠行的隊員進行行前集訓,內容有體能和技術兩個層面,其中,技術培訓包含了急救訓練和自行車知識兩個層面,而且確保所有成員必須參加,使他們能夠獨立解決有可能碰到的問題。
輕松愉快的協會氛圍,讓大家有了回家的感覺,以及行程豐富的長途騎行和嚴格把控的安全教育,成就了自行車協會。大家不僅僅是在路上發揮騎行精神,而且把這種力量融入進日常生活中去。雖然可能還沒有做到十分完美,但是他們對騎行的熱愛及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推崇和學習的。
2.1 結論
社團成員流失的成因多種多樣,比較廣泛,不易總結與歸納,以下分析和總結是針對北京師范大學體育類社團成員流失成因研究中所得出的結果進行分析,但仍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對于該次研究結論如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學校學生組織繁多,使得社團活動與其他學生組織活動時間沖突。
第二,與其他學生組織相比,社團管理體系的不夠完整。
第三,社團無法滿足社團成員個人發展的需要。
第四,社團活動內容的整體普遍性和個體差異性之間的矛盾。
第五,社團成員無法適應社團活動內容及安排,如:社團活動內容難度過大。
第六,社團活動場地及器材的不充足,制約了社團的活動質量。
第七,社團活動的時間及頻率過低,達不到社團活動的預期效果。
第八,活動單一無趣,難以激發社團成員參加社團活動的興趣和欲望。
第九,社團的活動經費匱乏,導致社團活動要通過社團成員集資的方式汲取活動經費以保證活動照常的舉辦。
2.2 建議
第一,社團活動時間應事先與全體社團成員商議,活動時間要取得社員的認可才行,并且可以采用分批活動的方式解決場地資源匱乏、活動時間沖突等問題,社團的活動質量也可以得到保證。
第二,加強社團內部建設,設立較完善的社團管理體制,以及社團成員管理章程及辦法。
第三,社團活動內容的整體普遍性與個體差異性相聯系,既滿足大部分人的活動需要,也要滿足個別成員的活動需要,這樣也可以避免社團成員對社團活動內容不適應這一現象。
第四,活動形式多樣化,以調動社團成員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為主要目的,使社團成員在活動中收獲快樂和成長。
第五,培養社團成員的歸屬感,確保社團成員個人發展得到實現,促使他們愿意主動的參加社團活動,并且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社團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不但可以保證社團成員的數量,而且還可以增強社團與其他組織之間的競爭力。
第六,社團管理者應加大對社團精力,增加社團活動次數,以滿足社團成員的活動需求和個人發展的需要。除此之外還要向相關管理部門加大對社團的資金投入,這樣可以確保社團活動可以照常舉行。
[1]常青.高校學生社團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李真.高校學生社團成員滿意度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3]劉杰.鄭州市高校體育社團現狀與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
[4]劉獻國.山東省部分高校體育社團發展現狀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5]吳毅.高校學生社團人員流失現象分析與應對[J].學理論,2012 (8):167-168.
G64
A
2095-2813(2014)12(b)-0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