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兒科(225200)馬 琴
巨細胞病毒感染(CMV)是由人巨細胞病毒(HCMV)引起的人類感染性疾病,成人感染常呈無癥狀感染。我國是HCMV感染率較高的國家,不僅人群中感染率高(80%~90%)且原發感染多發生于幼小嬰兒。可出現明顯癥狀,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累及全身臟器,以肝臟損害最多見,以神經系統損害最嚴重,抗病毒治療是控制CMV感染的唯一有效方法。現將本院采用更昔洛韋聯合小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治療與常規治療CMV 36例的療效比較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確診為CMN嬰兒36例,其臨床表現均為黃染、肝功能損害、肺炎、發熱、聽力損害、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驚厥等。隨機分為治療組(更昔洛韋聯合小劑量IVIG)和對照組(一般常規對癥處理),治療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齡30天至6個月。對照組18例男9例,女9例,年齡15天至5個月。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出身、體重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診斷標準 采用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感染消化組1998年11月制定的診斷方案[1],特異性抗CMVIgM陽性或血CMV-DNA陽性作為CMV感染依據,弓形體DNA、EB病毒DNA、單純皰疹病毒DNA、風疹病毒DNA均陰性。
1.3 方法 36例患兒均給予白蛋白、血漿滴注以及保肝利膽,有繼發感染者加用抗感染等綜合對癥治療基礎上,治療組給予更昔洛韋。誘導階段更昔洛韋10mg/(kg·d),每12小時1次,靜滴,連用14天。維持階段5mg/(kg·d),每日1次,靜滴,連用14天。IVIG每次2.5g,每周1次,連用4次。治療前進行醫患溝通簽字,交代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治療組每2~3天檢查血常規,每周查肝腎功能。兩組均在4周后復查CMV-IgG、IgM。療程結束后,癥狀、體征消失和實驗室結果恢復正常表示療效良好,病毒學結果以病毒復制終止為依據,用CMV-DNA及CMV-IgM轉陰率來表示。
1.4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臨床癥狀轉歸比較 治療組18例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僅有1例黃染退而復現,其余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恢復正常。對照組中18例未完全消退,1例退而復現。9例肝腫大者,2例恢復正常。7例發熱者有2例熱未退,2例抽搐者皆未恢復。
2.2 病毒學轉陰率比較 兩組療程結束后均檢測血CMV-IgM及CMV-DNA,治療組CMV-DNA陽性17例,CMV-IgM陽性15例;對照組CMV-DNA陽性為17例,CMV-IgM陽性16例。經不同方案治療后,結果顯示,治療組CMV-IgM及CMV-DNA轉陰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MV-DNA/CMV-DNA轉陰率
CMV在人群中廣泛流行,嬰兒因免疫功能不成熟為最大的易感人群。CMV存在于所有體液(血液、淚液、唾液、乳汁、子宮頸分泌物、尿液)中,可通過水平垂直途徑傳播[2],CMV一旦侵入人體將長期或終生存在于體內,感染的靶器官與宿主年齡密切相關,在免疫正常的健康人群多層隱性感染或無癥狀感染,在胎兒、嬰幼兒和其他免疫功能抑制的個體則可引起多系統或單一器官損害,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與各種先天畸形僅見于先天宮內感染的胎兒。嬰幼兒感染以肝炎、肺炎多見,而較大兒童可無癥狀[3]。
更昔洛韋系核苷類,為一種廣譜抗DNA病毒藥,是CMV感染的一線藥物,其主要機制是進入宿主細胞后由敏感病毒誘導為5'-磷酸更昔洛韋,然后被宿主細胞激酶轉化成二磷酸鹽和三磷酸鹽的形式,后者競爭性抑制脫氧鳥苷與病毒DNA聚合酶的結合,減緩病毒DNA的延長,從而抑制病毒復制,其在病毒感染細胞內的濃度可以高于肺感染細胞的100倍,不易產生耐藥性[4]。而IVIG通過調節免疫影響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尚有促進與病毒感染有關的脫髓鞘病變的髓鞘再生,中和細菌毒素和病毒[5]。
本研究采用更昔洛韋同時給予小劑量IVIG治療CMV感染,結果顯示,治療前后對照比較各項指標,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因此對CMV感染患兒采用早期、足量、足療程更昔洛韋聯合小劑量IVIG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毒復制,對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抗體轉陰、降低CMV排毒率均有明顯效果,且不良反應少,但用藥期間注意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
目前,CMV是否需要治療以及療程長短也存在著不同爭議,原則上先天性感染、嬰兒期活動性感染及免疫抑制的患兒一般應及早治療,至于治療的療程,特別是先天感染尚缺乏規范的方案,有待進一步循證的推薦意見。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消化組.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1999,37(7):441
[2]宮航宇.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母乳巨細胞病毒的感染的研究[J].首都醫藥,2006,5:41
[3]胡亞美,江載芳,褚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16
[4]孫梅,毛志芹,袁壯.嬰兒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診治[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8):462
[5]董淮富,潘家華,李莉等.更昔洛韋治療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療效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4,29(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