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介紹了高支高密多纖交織雙層織物的工藝及生產流程。優選的漿料配方和整經、漿紗設備及合理的工藝配置是雙層織物的關鍵。生產中,一次開口改為小雙層開口,不斷經的情況下張力偏大掌握,調整棕框高度,開口清晰,保證產品的外觀風格和內在質量。
關鍵詞:高支;高密;結接雙層系列織物
中圖分類號:TS105.11 文獻標志碼:B
Production Practice of High-count-density Multi-fiber Interwoven Double-layer Fabric
Abstract: The introduc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high-count-density multi-fiber interwoven doublelayer fabric.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size formula as well as warping and sizing machines and the rational configuration of process are important to producing the fabric. During the production, by dividing one shedding motion into two small sheds, using higher tension but without the risk of end breakage,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harness and ensuring clear opening, fabric with both good outer appearance and internal quality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 high-count; high-density; stitching double-layer fabric
我公司以市場為導向,注重流行趨勢研究,成功研究開發了經向表里層為JC 7.3 tex,緯向表層為DTY 50 D/72 F差別化纖維,里層為N 140 D/48 F改性錦綸絲,高支、高密多元化舒適型結接雙層系列織物。采用DTY 50 D/72 F差別化纖維為聚酯細旦絲的仿真絲綢產品,其外觀、手感、懸垂性、舒適性等大為改善。
1 織物規格及流程設計
1.1 織物規格
根據市場需求及流行趨勢,產品定位為高檔舒適型面料,用于制作春、秋、冬三季男女及兒童服裝。因此,選擇新疆長絨棉紡JC 7.3 tex紗,纖維長度40.7 mm,斷裂強度4.1 cN/dtex,斷裂伸長8.9%,馬克隆值3.6;經緯密分別為1 386根/10 cm和421根/10 cm;織物幅寬為160 cm。
1.2 織物組織選擇
為達到織物風格,采用不同粗細的紗線組合,配以不同的組織多次進行試驗優選,最終確定采用平紋雙層結構,配以結接組織,經向表里層采用JC 7.3 tex經紗,表經∶里經為2∶1,緯向表層采用DTY 50 D/72 F差別化細旦絲,里層采用N 140 D/48 F改性錦綸絲,表緯∶里緯2∶1,設計經紗組織循環為36根,開發生產該系列產品,產品肌理豐富,風格突出,符合人們對舒適、自然、美觀、健康的時尚需求。經加工后,具有柔軟滑糯、細膩光潔、舒適透氣、色澤鮮艷、紋理清晰、風格新穎、抗皺易護理的特點,是理想的時尚面料,在國內外市場上十分流行,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2.1 整經工藝
采用自動化程度高的CGGA114型高速整經機,該機型設備性能優良、操作簡便,具有毛羽檢測裝置和往復橫動式伸縮筘裝置,使經軸軸面平整,卷繞密度適中,卷繞質量好。以“小張力、中速度、低伸長、保彈性”為控制原則。
2.2 漿紗工藝
開發高支高密雙層織物,漿紗工序是關鍵。
(1)選擇進口的卡爾邁耶雙漿槽漿紗機,該機具有各區張力跟蹤控制,錫林烘燥溫度和壓漿輥壓力隨車速變化自動跟蹤的優點,雙漿槽帶有濕分絞,漿紗分層進烘房。
(2)圍繞漿紗增強耐磨保伸,毛羽貼伏、優選漿料配方,使上漿后的紗線外表形成光滑、堅韌、完整的漿膜,滿足織造要求。
漿料配方:PVA1799 30 kg,PVA205 35 kg,DF-A 40 kg,QL-89 20 kg,油劑 4 kg。
采用二高一低的上漿工藝,即高壓、高濃、低粘、雙浸雙壓工藝原則,上漿率偏大掌握,回潮率也偏上限掌握(表 1)。
2.3 穿筘工藝
為減少經紗摩擦,降低斷經,綜框由9×1列增加到15×1列,并選擇進口的綜絲和停經片,停經片厚度優選0.18 mm,比原來厚度減少0.12 mm,效果較好。
2.4 織機工藝
選用瑞士蘇爾壽G6300劍桿織機,該機織造高密復雜組織織物,性能穩定,并圍繞減少織機斷頭,提高效率,提高織物風格優選工藝,由一次開口改為小雙層開口,不斷經的情況下張力偏大掌握,同時適當調整綜框高度,使開口清晰,初期的織機效率一直維持在55%左右。工藝參數見表 2。
3 生產瓶頸的突破
該產品定位為高檔服裝面料,又是JC 7.3 tex高支高密雙層織物,織造難度較大,生產成本也非常高,織機效率僅55%,這樣低的生產效率,產品再好,也不會給企業創造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盡快分析原因,拿出確實可行措施,千方百計地提高織機效率,突破目前的生產瓶頸。
經過各個生產環節的現場跟蹤分析,找到問題的關鍵:織軸片紗的倒斷頭、并頭、絞頭等,是造成織軸好軸偏低,影響布機效率的關鍵。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3.1 整經工序
整經的好軸是漿紗基礎,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1)狠抓整經的操作管理
① 要求整經紗值車工找頭準確,排頭均勻,對邊平齊,無塌邊現象;
② 采用一次換筒,盡量保持上、中、下筒子架筒子大小一致,減少張力差異;
③ 采取弧型分段,按照上、中、下實施張力分層,嚴格控制整經張力大小的波動;
④ 注意保持紗線通道光滑、無毛刺,防止紗線磨損起毛;確實做好每個整經軸張力、排列、卷繞三均勻。
(2)嚴控整經工藝上機
主要工藝設置如下:車速450 m/min,系統壓力為0.54 MPa,壓輥壓力為0.54 MPa,張力圈重量 3 ~ 4 g。
3.2 漿紗工序
漿紗的好軸是影響織機效率的關鍵,從設備、工藝、操作等各個環節務必精細管理。
(1)首先對漿紗設備進行徹底整機,重點是壓漿輥硬度、回潮儀和各區溫控、壓漿輥壓力和各區張力、各部導紗通道的光潔等。
(2)工藝上機精益求精,通過設備整機,各壓漿輥硬度嚴格控制在80 ~ 82之間,回潮儀的顯示值與實際測試值控制在1%,各區溫控的顯示值與實際測試值控制在 2 ℃之內,壓漿輥壓力和各區張力的波動控制在 3 N左右,漿液的含固率波動控制在0.5%,粘度的波動嚴格控制在 1 s左右。
(3)精細操作,嚴格要求漿紗車工在開車前后做好清潔工作,保持好紗線通道的清潔;增加打絞線次數,做到每個織軸在落軸前必須重新打一遍絞線,并且做到絞線不重復使用;務必使用高壓桶泡漿,以穩定漿液質量。
總之,通過以上措施實施和攻關,織機效率提高到80.2%以上,下機一等品率達到了91.5%,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提高了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1)成紗條干水平和單紗強力的好壞,是能否順利漿紗與織造的主要因素,紡制純棉高支紗生產高密雙層織物選好原料是關鍵。(2)合理選擇漿料配方及上漿工藝,使漿紗具有強力好光滑耐磨有彈性,可減少織機斷頭,提高產品質量。制織高支高密雙層織物,上漿率易偏大掌握。(3)準備織造工序中,必須合理選擇整經、漿紗設備和進口的綜、筘、片及優選上機工藝參數,使產品不僅能順利生產,更重要的是保證產品的外觀風格和內在質量。
參考文獻(略)
3.1 整經工序
整經的好軸是漿紗基礎,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1)狠抓整經的操作管理
① 要求整經紗值車工找頭準確,排頭均勻,對邊平齊,無塌邊現象;
② 采用一次換筒,盡量保持上、中、下筒子架筒子大小一致,減少張力差異;
③ 采取弧型分段,按照上、中、下實施張力分層,嚴格控制整經張力大小的波動;
④ 注意保持紗線通道光滑、無毛刺,防止紗線磨損起毛;確實做好每個整經軸張力、排列、卷繞三均勻。
(2)嚴控整經工藝上機
主要工藝設置如下:車速450 m/min,系統壓力為0.54 MPa,壓輥壓力為0.54 MPa,張力圈重量 3 ~ 4 g。
3.2 漿紗工序
漿紗的好軸是影響織機效率的關鍵,從設備、工藝、操作等各個環節務必精細管理。
(1)首先對漿紗設備進行徹底整機,重點是壓漿輥硬度、回潮儀和各區溫控、壓漿輥壓力和各區張力、各部導紗通道的光潔等。
(2)工藝上機精益求精,通過設備整機,各壓漿輥硬度嚴格控制在80 ~ 82之間,回潮儀的顯示值與實際測試值控制在1%,各區溫控的顯示值與實際測試值控制在 2 ℃之內,壓漿輥壓力和各區張力的波動控制在 3 N左右,漿液的含固率波動控制在0.5%,粘度的波動嚴格控制在 1 s左右。
(3)精細操作,嚴格要求漿紗車工在開車前后做好清潔工作,保持好紗線通道的清潔;增加打絞線次數,做到每個織軸在落軸前必須重新打一遍絞線,并且做到絞線不重復使用;務必使用高壓桶泡漿,以穩定漿液質量。
總之,通過以上措施實施和攻關,織機效率提高到80.2%以上,下機一等品率達到了91.5%,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提高了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1)成紗條干水平和單紗強力的好壞,是能否順利漿紗與織造的主要因素,紡制純棉高支紗生產高密雙層織物選好原料是關鍵。(2)合理選擇漿料配方及上漿工藝,使漿紗具有強力好光滑耐磨有彈性,可減少織機斷頭,提高產品質量。制織高支高密雙層織物,上漿率易偏大掌握。(3)準備織造工序中,必須合理選擇整經、漿紗設備和進口的綜、筘、片及優選上機工藝參數,使產品不僅能順利生產,更重要的是保證產品的外觀風格和內在質量。
參考文獻(略)
3.1 整經工序
整經的好軸是漿紗基礎,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1)狠抓整經的操作管理
① 要求整經紗值車工找頭準確,排頭均勻,對邊平齊,無塌邊現象;
② 采用一次換筒,盡量保持上、中、下筒子架筒子大小一致,減少張力差異;
③ 采取弧型分段,按照上、中、下實施張力分層,嚴格控制整經張力大小的波動;
④ 注意保持紗線通道光滑、無毛刺,防止紗線磨損起毛;確實做好每個整經軸張力、排列、卷繞三均勻。
(2)嚴控整經工藝上機
主要工藝設置如下:車速450 m/min,系統壓力為0.54 MPa,壓輥壓力為0.54 MPa,張力圈重量 3 ~ 4 g。
3.2 漿紗工序
漿紗的好軸是影響織機效率的關鍵,從設備、工藝、操作等各個環節務必精細管理。
(1)首先對漿紗設備進行徹底整機,重點是壓漿輥硬度、回潮儀和各區溫控、壓漿輥壓力和各區張力、各部導紗通道的光潔等。
(2)工藝上機精益求精,通過設備整機,各壓漿輥硬度嚴格控制在80 ~ 82之間,回潮儀的顯示值與實際測試值控制在1%,各區溫控的顯示值與實際測試值控制在 2 ℃之內,壓漿輥壓力和各區張力的波動控制在 3 N左右,漿液的含固率波動控制在0.5%,粘度的波動嚴格控制在 1 s左右。
(3)精細操作,嚴格要求漿紗車工在開車前后做好清潔工作,保持好紗線通道的清潔;增加打絞線次數,做到每個織軸在落軸前必須重新打一遍絞線,并且做到絞線不重復使用;務必使用高壓桶泡漿,以穩定漿液質量。
總之,通過以上措施實施和攻關,織機效率提高到80.2%以上,下機一等品率達到了91.5%,達到了較高的技術水平,提高了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1)成紗條干水平和單紗強力的好壞,是能否順利漿紗與織造的主要因素,紡制純棉高支紗生產高密雙層織物選好原料是關鍵。(2)合理選擇漿料配方及上漿工藝,使漿紗具有強力好光滑耐磨有彈性,可減少織機斷頭,提高產品質量。制織高支高密雙層織物,上漿率易偏大掌握。(3)準備織造工序中,必須合理選擇整經、漿紗設備和進口的綜、筘、片及優選上機工藝參數,使產品不僅能順利生產,更重要的是保證產品的外觀風格和內在質量。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