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白玉力
現如今,“跨界”一詞在設計領域已廣為人知。服裝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家居設計等等設計領域不斷碰撞,相互交叉融合,跨界設計的范疇越來越廣泛。可以說,在今天,跨界代表的是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而與時尚流行密切相關的服裝設計,更有“無跨界,不時尚”之勢。
1 服裝跨界設計的表現形式
1.1 跨出:服裝設計師涉足其他設計
以優雅高貴聞名的高級時裝品牌奧斯卡?德拉倫塔(Oscar de la Renta),他的時裝設計風格是高貴華麗主義的典范,對細節的苛求和材質選擇的嚴格,造就該品牌在世界時尚界獨一無二的地位。目前,他的設計已經從時裝延展到家居上,首次推出的Home Line家居系列,以海洋、島嶼為主題,天藍色的碟子、黃色的盆子、魚兒形狀的器皿……仿佛將使用者帶入了熱帶島嶼,與陽光、沙灘和海水嬉戲!這樣的餐具,無論是放在家里當裝飾,還是進餐時使用,都會讓人身心愉悅,充滿了浪漫的度假氣息。圖 1 所示為奧斯卡·德拉倫塔的時裝作品和跨界家居作品。
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于世,他的褶皺系列也改變了高級時裝及成衣一向平整光潔的定式,以各種各樣的材料,如日本宣紙、白棉布、針織棉布、亞麻等,創造出各種褶皺的肌理效果,被稱為“面料的魔術師”、“最偉大的創造家”。2012年米蘭設計周上,三宅一生展出了他為意大利燈具品牌Artemide設計的“in-ei”燈具,這是一款可折疊的燈具,是三宅一生正在進行“132 5.Isseymiyake”2D/3D折疊服裝設計研究的延續。設計師運用了可持續的設計手法,燈具全部用折疊布料制作,既可折疊為平面存儲,也可展開形成一個大燈罩,通過層次間的變化形成有趣的光影效果。圖 2 所示為三宅一生的褶皺時裝和“in-ei”燈具。
1.2 跨入:其他設計師涉足服裝設計
一直以來,很多時裝設計師的靈感來源于建筑,像土耳其設計師胡森查拉揚候塞因?卡拉揚(Hussein Chalayan),比利時設計師馬丁?瑪吉拉(Matin Margiela),以及三宅一生(Issey Miyake)。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跨界設計最廣泛的藝術家。被稱為“前衛怪婆婆”的草間彌生現年84歲,是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高色彩對比度的波點圖案是她的標志,也是眾多設計師的創意靈感所在。2012年,草間彌生跨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推出了一系列包括皮制品、時裝、配飾、鞋子、手表、珠寶在內的商品。圖 3 所示為草間彌生跨界LV品牌的時裝作品。
1.3 明星跨界設計潮牌服飾
明星們素來都是走在時尚潮前沿的風向標,時尚界也總是喜歡拿明星炒作流行,于是,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時尚弄潮兒的身份,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自創品牌或者跨界參與品牌的設計,開始跨行扮演起設計師的角色,一展自己的設計才華。
維多利亞·貝克漢姆 (Victoria Beckham) 當屬最成功擠進服裝設計師圈的明星。在創立這個品牌之前,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已經在時尚界混跡多年,作為在20世紀90年代極富盛名的偶像組合“Spice Girls”的成員之一,同時又是著名足球明星David Beckham的妻子,她的首個系列就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其設計作品中的一字領、硬朗的線條以及高品質的面料讓人們強烈的感受到了維多利亞·貝克漢姆的傲氣風范。很多時尚女性竟然都不介意自己成為“追星族”的一員,將自己打造成如貝嫂一樣的時尚典范。圖 4 所示為維多利亞·貝克漢姆設計的時裝作品。
另一位跨界時裝設計的明星人物是英國名模凱特·莫斯 (Kate Moss)。她既不是專業的設計師,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甚至不會畫草圖,但對于如何穿衣打扮,她有種天生的悟性。只要凱特·莫斯隨便在倫敦街上一走,就能掀起一股全球范圍內的模仿狂潮。借著這股人氣,凱特·莫斯聯手英國服飾品牌Topshop推出的幾個系列不僅在英國市場大受歡迎,也為Topshop打開了美國市場,凱特·莫斯的才華隨即得到了全球時尚界的認可。2010年,凱特?莫斯與享譽世界知名的法國皮具世家品牌瓏驤(Longchamp)攜手推出了“Kate Moss for Longchamp”手袋系列,風靡全球的時尚圈。圖 5 所示的為凱特·莫斯的“Kate Moss for Longchamp”系列產品廣告。
除此之外,還有多重跨界的設計形式。比如,著名白蘭地品牌軒尼詩(HENNESSY)與美國宗師級涂鴉藝術家FUTURA合作,推出了FUTURA X HENNESSY VERY SPECIAL紀念版干邑酒瓶。2012年,雙方再把創作范圍推展至帆布鞋的領域,與球鞋大王品牌匡威合作,打造了一款滿載涂鴉潑墨風格的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 STAR高筒鞋款,備受時尚界的青睞。也有一些時裝設計師涉足影視表演行業,成為某一電影的主角??傊?,跨界的形式和內容無奇不有,代表著新生代無窮盡的新銳創意。
2 服裝跨界設計當有度
所謂的跨界設計不一定能夠成為所有品牌獲得新生的一種途徑,也不是所有的跨界行為都將會是服裝設計的成功創新之舉。所以,要把握好服裝設計跨界之度。
服裝跨界設計是消費主義時代藝術商業化和產業化碰撞的產物。各品牌設計師在面對日趨激烈的服裝消費市場競爭中,必然會整合優化各類資源,創造出既有創意又有效益的服裝產品。但由于商業資本的介入,資方往往會利用“跨界”的噱頭進行服裝商業炒作,將跨界設計作為迎合市場的一種營銷策略,使得服裝跨界的初衷完全背離了服裝設計師本體的考量,服裝商品的審美價值也大打折扣。
服裝跨界設計包含著對傳統服裝設計體制本能的含蓄的依賴。因為只有在現存的或者原來占主導地位的邊界意識仍然受到尊重,至少是被普遍認可的時候,服裝設計跨界的烏托邦空間才能存在,也才能使得跨界設計的產品既游離又附著于各種媒介之間,因此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彰顯其革命性。跨界設計是諳熟各設計分界的設計師在各種媒介之間所進行的交叉性、超越性、模糊性嘗試,是對自身品牌服裝身份的完整性與多樣性統一的積極有效的探索。服裝設計的跨界并非徹底的無界,有“界”才有“跨”的意義。
3 結語
隨著人類對服裝審美需求的逐漸提高,時尚、設計以及文化之間的交叉融合越來越深入,設計與創意也在變得越來越“無限”,跨界設計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也不可阻擋的世界性趨勢。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和企業家開始明白,只在服裝本身或面料方面尋找創作靈感是非常局限的,與其他藝術領域、技術領域進行跨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靈感碰撞方式,也會對服裝設計的內涵和外延進行突破性的延展和豐富。然而,在碰撞合作中獲得新火花的同時,服裝設計師也應該懂得跨界設計不是唯一的延續設計生命的方式,只有在充分考慮和結合服裝品牌自身特點基礎上合理的跨界,才能達到其設計作品的原創性、審美性與服裝商品的藝術性、商業性的雙贏,實現設計資源整合優化的社會效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