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凌+唐穎
摘要:RFID無線頻射技術在服裝零售業的應用是目前國內外服裝市場需求的產物。本文探究了服裝品牌市場對RFID技術的實踐運用現狀,設計了以RFID技術為核心的數據統計新模式,并從客流監控、消費者選擇、消費者試衣、消費者購買等多維度分析服裝賣場的消費數據,得出現行服裝賣場消費數據統計分析的策略,對當前服裝設計與市場推廣具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RFID;新模式;服裝;消費數據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志碼:A
Research on RFID Technology to Clothing Retail Data Based on a New Model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in the clothing retail industry is the outcome of clothing market demand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clothing brand market was explored. A new mode with RFID technology as core data statistics was designed. The consumption data of clothing marketplaces from many dimensions, including customer flow monitoring, consumer choice, fitting of consumers and consumer purchase were analyz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strategy of the consumption data of clothing marketplaces was of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current clothing design and market promotion.
Key words: RFID; new model ; clothing; retail data
加入WTO以來,我國紡織服裝業從過去傳統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服裝消費也正進一步朝多樣化與個性化發展,單一產品結構和大批量產品產業化逐漸被多品種、小批量甚至單件定制的產業化模式所代替,從而加劇了服裝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
當前,隨著現代科學科技的飛速發展,服裝生產過程中出現了多種新技術,這不僅僅能夠改變產品的品質、品種、性能和風格,而且使我國紡織服裝業逐步進入智能、柔性、敏捷、精細、綠色和藝術化、全球化的新征程。其中,以國際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RFID無線頻射識別技術孕育而生,并逐漸在服裝設計與市場中應用研究。西安工程大學蘇軍提出將RFID技術引入服裝銷售環節,武漢科技學院李有科重點分析了RFID對存儲、制造商、運輸、零售商、顧客等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影響,華南理工大學顏波詳細分析并建立了基于RFID的服裝供應鏈物流信息環境,實現供應鏈物流信息自動化、實時化、準確化采集和供應鏈物流的全面跟蹤管理與追蹤,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但是,這幾位研究者僅從服裝產品管理的角度分析RFID技術的應用,并沒有形成以一種新的技術模式對服裝消費進行數據管理分析,以此設計出更加迎合消費者喜好的服裝產品,而以RFID技術為核心的新模式對服裝消費數據統計分析更具有推廣價值。
1 RFID新技術模式
1.1 RFID技術概述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縮寫,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感或電磁耦合)或雷達反射的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
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受到了應用需求的驅動,而反過來射頻識別技術的成功應用又極大地促進應用需求的擴展,因此兩者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近年來,射頻識別技術的理論得到較大幅度的豐富和完善。隨著網絡通信、信息安全以及大規模集成電路等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發展,RFID芯片的生產開始形成經濟規模。這項技術不僅能夠大幅度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也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應用需求,很多大型用戶開始關注到RFID技術,并且嘗試接受和應用這項技術。RFID技術正逐步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
1.2 應用于服裝零售市場的RFID新技術模式
品牌服裝從設計構思到成品完成需經歷一段周期,想要帶給消費者帶來受歡迎的成衣,必須提前對服裝產品進行精心策劃。企業通常安排買手或采購在國外選購一定數量的樣衣或是根據設計師的預測與判斷來設計出新款,然后進行比對、分析和選擇其中一部分進行大批量的生產。等產品經過上市流通后,搜集到銷售網點的終端信息后,才能知道哪些產品是受歡迎而哪些產品是被消費者冷落滯銷的。顯然,在銷售過程結束后得到的銷售數據分析會有些滯后,而且這樣的數據采集方式也不易掌握服裝面料、款式、色彩等這些關鍵的中間數據。
針對這種情況,以RFID無線頻射識別技術為手段的新技術模式應用成為監測服裝在零售市場中關注度分級的方法出現。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RFID技術的服裝消費數據統計的新模式(如圖 1 所示)。在整個數據統計模式中,以RFID為技術核心,通過對品牌服裝銷售數量、產品庫存管理數量以及對服裝款式、色彩、面料等設計要素的統計調研,最終指導服裝設計、生產以及運輸管理,從而在品牌終端實現消費數據統計與市場循環驗證。endprint
2 RFID新技術模式下服裝消費數據統計
專賣店或者專柜是消費者直接接觸服裝的地方,在這里,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偏好對服裝進行選擇,具體歸納為對服裝色彩、款式和面料的選擇,我們將之定義為消費者偏好數據。那么,如何才能在專賣店或專柜等零售終端實現通過RFID技術收集消費者偏好數據?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1 客流監控
對于專賣店、購物中心、百貨店等大型商業設施、娛樂設施、活動大廳來講,掌握來店客人情況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來店人員的情況調查也越來越受重視。其困惑在于: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區別于其他商家,自身應該先把握住顧客群,那店面進出的顧客群是哪些?目標客戶是不是光臨了?活動吸引了什么樣的顧客光臨?
如圖 2 所示,專賣店平面圖中有一個入口,在入口上方安裝攝像頭和感應器,并聯網到數據中心,每當有消費者進入,攝像頭可以捕捉到人臉及人物的移動,之后將這些數據提供到數據中心,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及運動目標識別系統獲得日期、進出人次、性別構成以及年齡構成等數據。
利用臉部識別技術通過很簡單的操作就能取得所需要的來店客人情況的數據。其優勢在于:(1)年齡、性別、人數統計功能,數據收集更豐富更精準;(2)實現24 h和365天不間斷的數據采集;(3)實現實時統計;(4)系統推斷所使用的判斷標準可保持一致;(5)可在多個地點同時進行調查;(6)Web閱覽功能。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專賣店及分店人流情況、目標消費群、營銷和促銷是否符合預期的投資回報,新制定或優化的宣傳廣告方案和促銷預算是否合理有效、導購服務質量、產品陳列的合理性等實際問題。
2.2 消費者選擇
在專賣店或專柜,服裝樣衣被掛在陳列架上,可以將RFID發射端附著在每件陳列的樣品服裝上,將接收端設置在陳列架上,消費者每次從陳列架上取下衣服觀看或試穿,就會被記錄一次,數據同樣被傳送到數據中心。服裝陳列的時候,只要針對不同的顏色、款式和面料分別陳列,系統就能收集到日期、產品離架時間以及放回時間等相關數據。
這些數據結合電子標簽本身所代表的服裝顏色、款式和面料,通過設置于貨架上的監控天線,可以檢測貨品的移動軌跡,從而采集相應的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分析出消費者的偏好數據。若產品銷售完,系統還會自動提醒補貨。
2.3 消費者試衣
在賣場設置多間帶有RFID接收端的試衣間,與數據中心相連。另外,試衣間內還設有一臺電視顯示屏幕。當客戶持一件或多件服裝進入試衣間時,RFID系統會立即自動讀取并識別服裝信息,將此服裝自動計數到數據中心,同時將與此服裝相關聯的信息立即顯示于電視屏幕上。顯示內容主要為服裝的基本信息,包含品牌名稱、設計師、廠家、款式、進貨日期、庫存數量等,系統示意如圖 3 所示。該系統采集的數據主要為試衣時間、次數。該系統對服裝的試穿體現了顧客對服裝的喜愛程度,這些數據結合客戶流量監控系統可以解決以下問題:不同年齡段的顧客群偏好哪些顏色、面料和款式的衣服,以及哪些款式的衣服更吸引消費者眼球?
2.4 消費者購買
當消費者決定購買一件或多件服裝時,收銀臺可以一次同時讀取客戶所需購買的多件商品,POS客顯終端設置了觸摸屏交互功能,可以實現自助銷售。此時采集的數據有時間、價格、購買數量以及參加促銷活動等。
只有顧客真正購買的服裝才代表了真實的顧客偏好數據。因此通過消費者購買服裝數據收集系統收集的數據進一步優化得出其結果。
3 結語
RFID新技術模式下的消費者數據統計是有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一是產品終端內RFID技術的應用,二是消費者對目標品牌產品需求的程度。因此,在服裝零售終端賣場消費數據的統計策略實現了產品需求對市場的回應,對消費行為的分析可更好地指導現代服裝產業的發展。同時,該數據統計技術與方法對服裝產品設計也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略)endprint
2 RFID新技術模式下服裝消費數據統計
專賣店或者專柜是消費者直接接觸服裝的地方,在這里,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偏好對服裝進行選擇,具體歸納為對服裝色彩、款式和面料的選擇,我們將之定義為消費者偏好數據。那么,如何才能在專賣店或專柜等零售終端實現通過RFID技術收集消費者偏好數據?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1 客流監控
對于專賣店、購物中心、百貨店等大型商業設施、娛樂設施、活動大廳來講,掌握來店客人情況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來店人員的情況調查也越來越受重視。其困惑在于: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區別于其他商家,自身應該先把握住顧客群,那店面進出的顧客群是哪些?目標客戶是不是光臨了?活動吸引了什么樣的顧客光臨?
如圖 2 所示,專賣店平面圖中有一個入口,在入口上方安裝攝像頭和感應器,并聯網到數據中心,每當有消費者進入,攝像頭可以捕捉到人臉及人物的移動,之后將這些數據提供到數據中心,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及運動目標識別系統獲得日期、進出人次、性別構成以及年齡構成等數據。
利用臉部識別技術通過很簡單的操作就能取得所需要的來店客人情況的數據。其優勢在于:(1)年齡、性別、人數統計功能,數據收集更豐富更精準;(2)實現24 h和365天不間斷的數據采集;(3)實現實時統計;(4)系統推斷所使用的判斷標準可保持一致;(5)可在多個地點同時進行調查;(6)Web閱覽功能。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專賣店及分店人流情況、目標消費群、營銷和促銷是否符合預期的投資回報,新制定或優化的宣傳廣告方案和促銷預算是否合理有效、導購服務質量、產品陳列的合理性等實際問題。
2.2 消費者選擇
在專賣店或專柜,服裝樣衣被掛在陳列架上,可以將RFID發射端附著在每件陳列的樣品服裝上,將接收端設置在陳列架上,消費者每次從陳列架上取下衣服觀看或試穿,就會被記錄一次,數據同樣被傳送到數據中心。服裝陳列的時候,只要針對不同的顏色、款式和面料分別陳列,系統就能收集到日期、產品離架時間以及放回時間等相關數據。
這些數據結合電子標簽本身所代表的服裝顏色、款式和面料,通過設置于貨架上的監控天線,可以檢測貨品的移動軌跡,從而采集相應的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分析出消費者的偏好數據。若產品銷售完,系統還會自動提醒補貨。
2.3 消費者試衣
在賣場設置多間帶有RFID接收端的試衣間,與數據中心相連。另外,試衣間內還設有一臺電視顯示屏幕。當客戶持一件或多件服裝進入試衣間時,RFID系統會立即自動讀取并識別服裝信息,將此服裝自動計數到數據中心,同時將與此服裝相關聯的信息立即顯示于電視屏幕上。顯示內容主要為服裝的基本信息,包含品牌名稱、設計師、廠家、款式、進貨日期、庫存數量等,系統示意如圖 3 所示。該系統采集的數據主要為試衣時間、次數。該系統對服裝的試穿體現了顧客對服裝的喜愛程度,這些數據結合客戶流量監控系統可以解決以下問題:不同年齡段的顧客群偏好哪些顏色、面料和款式的衣服,以及哪些款式的衣服更吸引消費者眼球?
2.4 消費者購買
當消費者決定購買一件或多件服裝時,收銀臺可以一次同時讀取客戶所需購買的多件商品,POS客顯終端設置了觸摸屏交互功能,可以實現自助銷售。此時采集的數據有時間、價格、購買數量以及參加促銷活動等。
只有顧客真正購買的服裝才代表了真實的顧客偏好數據。因此通過消費者購買服裝數據收集系統收集的數據進一步優化得出其結果。
3 結語
RFID新技術模式下的消費者數據統計是有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一是產品終端內RFID技術的應用,二是消費者對目標品牌產品需求的程度。因此,在服裝零售終端賣場消費數據的統計策略實現了產品需求對市場的回應,對消費行為的分析可更好地指導現代服裝產業的發展。同時,該數據統計技術與方法對服裝產品設計也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略)endprint
2 RFID新技術模式下服裝消費數據統計
專賣店或者專柜是消費者直接接觸服裝的地方,在這里,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偏好對服裝進行選擇,具體歸納為對服裝色彩、款式和面料的選擇,我們將之定義為消費者偏好數據。那么,如何才能在專賣店或專柜等零售終端實現通過RFID技術收集消費者偏好數據?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1 客流監控
對于專賣店、購物中心、百貨店等大型商業設施、娛樂設施、活動大廳來講,掌握來店客人情況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來店人員的情況調查也越來越受重視。其困惑在于: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區別于其他商家,自身應該先把握住顧客群,那店面進出的顧客群是哪些?目標客戶是不是光臨了?活動吸引了什么樣的顧客光臨?
如圖 2 所示,專賣店平面圖中有一個入口,在入口上方安裝攝像頭和感應器,并聯網到數據中心,每當有消費者進入,攝像頭可以捕捉到人臉及人物的移動,之后將這些數據提供到數據中心,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及運動目標識別系統獲得日期、進出人次、性別構成以及年齡構成等數據。
利用臉部識別技術通過很簡單的操作就能取得所需要的來店客人情況的數據。其優勢在于:(1)年齡、性別、人數統計功能,數據收集更豐富更精準;(2)實現24 h和365天不間斷的數據采集;(3)實現實時統計;(4)系統推斷所使用的判斷標準可保持一致;(5)可在多個地點同時進行調查;(6)Web閱覽功能。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專賣店及分店人流情況、目標消費群、營銷和促銷是否符合預期的投資回報,新制定或優化的宣傳廣告方案和促銷預算是否合理有效、導購服務質量、產品陳列的合理性等實際問題。
2.2 消費者選擇
在專賣店或專柜,服裝樣衣被掛在陳列架上,可以將RFID發射端附著在每件陳列的樣品服裝上,將接收端設置在陳列架上,消費者每次從陳列架上取下衣服觀看或試穿,就會被記錄一次,數據同樣被傳送到數據中心。服裝陳列的時候,只要針對不同的顏色、款式和面料分別陳列,系統就能收集到日期、產品離架時間以及放回時間等相關數據。
這些數據結合電子標簽本身所代表的服裝顏色、款式和面料,通過設置于貨架上的監控天線,可以檢測貨品的移動軌跡,從而采集相應的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分析出消費者的偏好數據。若產品銷售完,系統還會自動提醒補貨。
2.3 消費者試衣
在賣場設置多間帶有RFID接收端的試衣間,與數據中心相連。另外,試衣間內還設有一臺電視顯示屏幕。當客戶持一件或多件服裝進入試衣間時,RFID系統會立即自動讀取并識別服裝信息,將此服裝自動計數到數據中心,同時將與此服裝相關聯的信息立即顯示于電視屏幕上。顯示內容主要為服裝的基本信息,包含品牌名稱、設計師、廠家、款式、進貨日期、庫存數量等,系統示意如圖 3 所示。該系統采集的數據主要為試衣時間、次數。該系統對服裝的試穿體現了顧客對服裝的喜愛程度,這些數據結合客戶流量監控系統可以解決以下問題:不同年齡段的顧客群偏好哪些顏色、面料和款式的衣服,以及哪些款式的衣服更吸引消費者眼球?
2.4 消費者購買
當消費者決定購買一件或多件服裝時,收銀臺可以一次同時讀取客戶所需購買的多件商品,POS客顯終端設置了觸摸屏交互功能,可以實現自助銷售。此時采集的數據有時間、價格、購買數量以及參加促銷活動等。
只有顧客真正購買的服裝才代表了真實的顧客偏好數據。因此通過消費者購買服裝數據收集系統收集的數據進一步優化得出其結果。
3 結語
RFID新技術模式下的消費者數據統計是有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一是產品終端內RFID技術的應用,二是消費者對目標品牌產品需求的程度。因此,在服裝零售終端賣場消費數據的統計策略實現了產品需求對市場的回應,對消費行為的分析可更好地指導現代服裝產業的發展。同時,該數據統計技術與方法對服裝產品設計也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