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志剛 賈春榮
(河北聯合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河北唐山 063009)
基于單片機的汽車玻璃光學性能檢測系統的研究
邸志剛 賈春榮
(河北聯合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河北唐山 063009)
汽車玻璃作為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具有保護作用,還直接影響到汽車的安全性能、外形與車內舒適度等功能。汽車玻璃的光學性能作為汽車玻璃的重要參數之一,越來越受到生產商家和用戶的重視。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汽車玻璃光學性能檢測系統設計方案,本方案基于脈沖調制技術、光電技術和微信號處理,并利用主流單片機AT89C52控制實現鍵盤控制、報警、顯示的功能,構成一套具有實時性、抗干擾能力強、連續正常工作的系統。
汽車玻璃 光學性能 單片機 AT89C52
近二十年,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汽車年銷量大幅增長,汽車已走進千家萬戶。1995年,中國各類汽車年銷量為144.1779萬輛,到2011年,年銷量達到1850.51萬輛[1~2]。而汽車玻璃作為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具有保護作用外,還直接影響到汽車的安全性能、車內舒適程度以及汽車的某些特殊功能。因此,汽車玻璃的力學、光學、高溫和潮濕等性能受到了生產商家和用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光學性能[3~4]。
為了完善市場管理和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國家對不同位置汽車玻璃的透射比、光畸變、反射比等參數進行了規定。本系統主要針對汽車玻璃中的透射比和反射比,設計一套基于單片機的汽車玻璃光學性能檢測系統。
本系統工作原理為:光源發出脈沖調制光,在雙通道光路作用下,結合光電技術轉換為微弱電信號,經模擬電信號處理、A/D轉換成數字信號,最后利用主流單片機AT89C52控制實現鍵盤控制、報警、顯示的功能,構成一套具有實時性、抗干擾能力強、連續正常工作的系統。
由于汽車玻璃大多處在太陽光環境下,所以在選擇光源時,應盡量選擇與日光接近的光源,考慮到性能、價格以及實用性等多方面因素,本次設計采用東莞市普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5WW4-YT高指向性、環氧封裝、圓形的超高亮度白光LED[5]。通過1KHz脈沖電信號驅動,從而發出脈沖白光。
光路部分采用雙通道技術,可以克服單通道測量方法的不穩定性和不重復性。
由于本汽車玻璃檢測系統是基于白光的研究設計,白光為可見光,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范圍。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大約在380到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再結合各器件波長范圍、價格、有效面積以及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對比分析,最終選取硅材料FDS100,波長范圍在300到1100納米作為本檢測系統的光電二極管[5]。并由電流-電壓轉換電路轉換為電壓信號。
圖1 系統結構原理圖
該模塊主要由同相比例放大器、二階壓控電壓源低通濾波器、二階壓控電壓源高通濾波器組成。為了避免雜光的干擾和電壓的波動等因素帶來的信號的變化,加入濾波電路有效濾除干擾,以提高檢測的精確度,得到符合設計的電信號。
為了后期單片機進行信息處理需要,增加模/數轉換電路。考慮到透射、反射以及參考三路信號,選用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生產的8路輸入通道,8位A/D轉換器ADC0809。它具有多通道、低功耗、轉換速度快、單電源供電的優點。
單片機選擇性價比較高的AT89C52,它是一個低電壓,高性能CMOS 8位單片機,片內含8kB的可反復擦寫的Flash只讀程序存儲器和256 bytes的隨機存取數據存儲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生產,兼容標準MCS-51指令系統,片內置通用8位中央處理器和Flash存儲單元。
單片機外圍電路主要包括顯示電路、報警電路、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等。通過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后,對透射比和反射比進行分別顯示,并設有超限報警處理電路,將超限情況反饋到生產線上,方便調整生產線。
本系統是基于白光、光電檢測和單片機處理的系統,實現對汽車玻璃反射率和透射率進行及時準確的檢測。可以實時檢測生產線上玻璃因配料和厚度變化,鍍膜的膜層不均勻,玻璃形裝等各類因素引起的玻璃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變化情況。并能及時將數據反饋給生產,通過和標準值進行對比,如果在誤差范圍內,則繼續生產,誤差意外則應立即停止生產,等問題解決之后再回復生產,這樣可以避免生產出大量不合格產品,最大限度的減少廠家損失。也可以通過整理數據,考察一段時期內生產線上玻璃透射率和反射率的變化情況,對生產原料進行改進,進行更穩定,精確的測量[6]。
[1]尹小平,王艷秀.中國汽車銷量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1(8):98-100.
[2]王篤飛,程少杭.近期內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分析.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3):59-73.
[3]張萍,王東.汽車安全玻璃現狀與未來[J].中國玻璃,2004(1):7-10.
[4]張振.汽車安全玻璃發展研究[J].車界論壇,2005(2):1-3.
[5]莊躍輝,舒妙飛,莊舒昊.光電元器件速查代換大全[M].南京: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6]方錫邦.汽車檢測技術與設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本項目為河北省科技廳項目(12212201、12212172),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ZD2013102)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