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方
(廣東電網公司清遠佛岡供電局配電部,廣東清遠 511600)
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思路
李伯方
(廣東電網公司清遠佛岡供電局配電部,廣東清遠 511600)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供電量的需求越來越大,供電的可靠性也越來也受人們所重視。目前如何提高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是電力企業(yè)的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原因,然后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綜述了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方法。
配電網 可靠性 管理思路
在電力系統(tǒng)中,最后一個直接面向客戶供電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配電網,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高低與用戶是否得到安全、經濟、可靠、優(yōu)質的電能有直接關系,因此,高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作為電力優(yōu)質服務的一項重要指標。隨著配電網的逐漸擴大與用電戶數的增多,出現故障的概率也越來越多,使維護工作量變得越來越大,影響配電系統(tǒng)的可靠性的因素非常多,總體上來說就是“軟”因素和“硬”因素。管理措施就是所謂的“軟”因素,本文主要是介紹了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思路。在配電網的管理上對供電可靠性的重視,使技術人員的責任心和技術水平提高,檢修安排時間沒抓緊、檢修水平不過關造成設備重復檢修、事故處理水平低、計劃停電重復與恢復供電時間長等等現象要堅決杜絕。在電力行業(yè)基本上是壟斷行業(yè)的情況下,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思路。
在電力系統(tǒng)中,配網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民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與能否可靠供電有直接影響。近年的世界經濟出現危機,鼓勵用戶大量用電,供電企業(yè)進行增供擴銷,如何能夠使用戶的停電時間減少,使用戶能夠可靠的用電,正是供電企業(yè)工作的重中之重。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2009年某城市有72%停電由配網造成,只有28%的停電是由主網造成。因此,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是供電企業(yè)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也作為本文探討的重點。用戶供電可靠性是供電企業(yè)一個重要指標,同時也是衡量配電系統(tǒng)對用戶持續(xù)供電的能力,它指在統(tǒng)計期間內,有效供電總時間與統(tǒng)計期間總時間的比值:
供電可靠率=[1-ΣT1/(ZxT2)]×100%
其中T1為每戶每次停電時間,Z為總用戶數,T2為一年的小時數
(1)配電網結構不夠完善,配網轉供電能力有限,不能做到逢停必轉。
(2)部分單位忽視山林、竹林電線穿越的矛盾問題,因線路絕緣化改造,而林、竹電矛盾依然突出。對配電網線路的樹障進行清理不夠及時,給配電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3)在配網管理過程中,不是閉環(huán)管理,應能及時分析跳閘頻繁的線路,為了防止重復發(fā)生,必須采取措施。例如10kV逕高線,跳閘次數去年達到6次,今年同期也達到7次;反應出未能采取合理措施或建議,對線路跳閘沒能夠認真總結教訓。
(4)設備利用率不高。部分單位對配網設備的利用把握不夠嚴格,通過配網隱患排查檢查情況可以看到,設備安裝位置還不夠合理。例如在調研過程中發(fā)現,部分線路柱上斷路器安裝位置距變電站比較遠,起不到保護主線路的作用。
(5)有待加強線路運行情況掌握。在報送線路隱患時,反應線路存在的隱患和瓶頸不夠真實,甚至部分單位還不清楚所轄線路運行情況,造成不能及時解決成隱患點,直至出現事故。
(6)不能及時消除配網巡視過程中發(fā)現的缺陷。例如10kV龍南線耐張桿拉線出現松動,卻出現處理不及時。
供電局成立供電可靠性工作小組,通過制定的可靠性責任體系和管理體系統(tǒng)一規(guī)范工作標準和業(yè)務流程。可靠性考核實施細則和可靠性管理辦法要認真執(zhí)行,根據可靠性考核體系,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工作的高度重視,在績效考核中把可靠性指標納入,保證各項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公司各部門分工明確,如圖1,并責任到人。
圖1 架構分布
根據不同季節(jié)特點和時段特點,短期及超短期的負荷預測工作調度部門應該認真開展,并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必要的備用容量要預留。
對于設備預防性試驗和設備運行、維護及設備缺陷管理,生產部門要進行加強,及時消除設備、電網缺陷,季節(jié)性安全檢查及日常安檢工作要認真做好,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為了確保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加強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管理;為了及時清除線路走廊,加強配電設施的防護工作及配電設備的運行巡視工作;為了使外部破壞事故發(fā)生減少,加強保桿護線的宣傳工作;為了及時轉移、調整負荷,加強配電網及配電變壓器的負荷監(jiān)測工作。通過試驗和計算,根據配網的實際情況,逐步實現不停電倒負荷。
隨著電力企業(yè)對配電系統(tǒng)運行可靠性和經濟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接線越來越復雜。由于配電網設備數量眾多、位置分散、種類繁雜、覆蓋面廣設備運行環(huán)境差、擴建等原因,而配電系統(tǒng)自動化也相當復雜。在實踐中,諸如盡管已經受到重視配電自動化系統(tǒng)中的高級應用功能,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經常進行整個配電網的重構是不現實的,因為負荷的種類和數目的不斷增長。因此,應立足現實,配電網風險評估管理要實施。
設備的檢修停電計劃管理要加強,做好停電指標預控,采取檢修綜合停電。做到層層先算后停,加強組織協(xié)調,嚴格控制停電“時戶數”。原則上每條饋線只停1次電,加強月度停電計劃的平衡和協(xié)調,做到“一停多用”,同一停電范圍及交叉部分的工作調整在同一時間完成。
通過舉辦供電可靠性培訓班,加強供電可靠性管理人員的培訓,舉辦供電可靠性培訓班的目的要明確,拓寬了管理人員的管理思路,使全體管理人員全面、系統(tǒng)、深刻認識供電可靠性,并調動、提高這項工作的積極性。
(1)停電模式:我們主要有三種停電方式。第一種為臨時停電,臨時向調度申請停電(時間一般在1~2小時),主要是處理故障;第二種為計劃停電,在月底向調度申請下個月的停電計劃,根據月生產計劃工作需要;第三種停電為夜間停電,在安全前提下采用夜間檢修工作,對工作量較小,這樣可以減少電量的損失,但不能提高供電可靠性(現要統(tǒng)計在停電戶時數里)。還可以得到良好的社會效率。(2)綜合停電:我們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為本部門各班組之間的,統(tǒng)一報停電申請,由本部門自行調整。這樣,達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可以避免重復停電;第二種為各部門之間的,使各部門的工作安排在同一天進行,調度所根據各部門的停電申請進行調整。另外,調度所通知其他部門是否有工作,并根據某部門的停電申請。
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成為衡量供電公司對用戶持續(xù)供電能力的重要指標,其管理不僅僅是用戶的需求,同時也是電力企業(yè)生產、研究、應用以及管理的綜合學科,更是電力企業(yè)運行發(fā)展的制約問題,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必須采取新的策略、技術、有效管理、方法進一步優(yōu)化流程來提升自身實力,提高電力企業(yè)的可靠性指標。
[1]陳海宏.以綜合動態(tài)管理為目標的供電可靠性管理[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
[2]張勇.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0).
[3]任志遠.配電系統(tǒng)供電可靠性管理措施[J].內蒙古電力技術,2006(S3).
[4]闕勝和.淺析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廣東科技,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