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文珠 王鵬超
依法呵護秦嶺青山綠水
文/楊文珠 王鵬超
千亞宏律師和秦嶺法律服務團在行動——
無論以后的路多么遙遠和漫長,都要努力讓我們對秦嶺的守望與我們對法律的期盼等長。
“我們要從法律上,技術上,程序上嚴格把關,確保這次違建別墅依法拆遷工作滴水不漏。”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服務團團長千亞宏律師認真嚴肅地對秦嶺辦參與拆遷的工作人員說道。
近年來,隨著秦嶺北麓環山旅游公路的相繼建成,秦嶺北麓的生態旅游發展很快,但相伴隨的是一些房地產、礦產資源開發和景區開發項目未經審批和環境影響評價即開工建設,違規亂建現象時有發生,毀林開荒、盜砍林木導致水土流失嚴重,諸多問題使得秦嶺北麓環境保護形勢嚴峻。
按照區縣屬地管理原則,戶縣政府及秦嶺辦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了摸底排查工作。作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服務團團長,千亞宏律師帶領法律服務團全體成員,全力配合依法排查工作,逐棟進行分析,為政府處理拆遷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在摸底排查過程中,發現戶縣景區管理局八里莊村涉及三戶違規建筑問題。該三戶建筑因牽扯聯建房屋,房屋性質一時難以確定。針對這種情況,法律服務團首先在第一時間召開全體成員會議,學習有關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及相關行政法規,并同時成立了宣傳組、聯絡組、后勤保障組等機構,配備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和年富力強的年輕人搭班子,各組同時展開工作。千亞宏律師帶領三組齊動,先后十二次前往八里莊村三戶居住地,不厭其煩地向村民講解國家法律政策,宣傳拆除違法建筑對保護秦嶺的重要意義,聽取三戶村民的意見,及時向法律服務團及有關部門反饋工作情況。
歷時一個月,法律服務團各組耐心細致的工作,以心換心的工作態度,慢慢地打動了三戶住戶的心,由最初的消極對抗到漸漸聽取有關意見,主動承認房屋違建事實,并表示愿意自行拆除三棟違章建筑。目前,涉案的三戶違章建筑已經拆除。
自法律服務團成立以來,千亞宏律師帶領著服務團成員用腳步和行動發揮出了這支團隊的正能量——為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等重大生態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咨詢、論證、審查、公證;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為秦嶺辦招商引資、拆遷安置等工作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詢……在過去的一年里,在“保秦嶺碧綠”的法治化道路上,總能看見他們匆忙的腳步。
為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秦嶺保護中,秦嶺法律服務團多次舉辦以秦嶺地理位置介紹、保護條例意義以及保護秦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為重點內容的系列講座,向沿山一帶各鄉鎮主管領導、沿山各村委會負責人、各企業及院校負責人進行宣講。法律服務團整合律師、公證、基層司法所等工作職能,充分發揮了法律服務工作的專業優勢。
作為一名從事法律工作二十多年的律師,千亞宏認為參與到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中,對自己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每一名成員在開展法律服務時,除了從專業出發,也是以庇護秦嶺的一個西安人的良心來為它貢獻自己的力量。”
市總工會職工療養中心項目是西安市的重點項目。在對該項目用地進行拆遷補償時,發生了這樣的問題——用地內有一礦石廠,該礦石廠是租賃當地村民原面粉廠后改建而成的。該廠附屬物由出租人趙某某和承租人高某某共同所有。項目組在對所涉及該廠的地面附屬物、構筑物進行現場實物評估后,最終評估總價128.5184萬元。在分配補償款時,承租人和出租人產生了矛盾,雙方都主張要作為權利人領取全部補償款項,否則不予拆遷。由于雙方的矛盾短期內難以解決,致使拆遷安置工作一度拖延了下來。
面對這種兩難境地,千亞宏律師接到任務后沒有絲毫遲疑、退縮,他立即組織骨干成員,了解案件情況,及時展開論證。經過多方了解,充分論證,服務團依法提出法律意見書。該法律意見書在征得政府同意后,馬上與雙方當事人見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細致地做雙方調解工作,經過十幾次的反復工作,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服務團最終讓當事人達成和解,分別領取了補償款,使得陷入僵局的項目終于重新啟動。
“行勝于言”,除了在秦嶺法律服務團的忠誠付出和全市重大項目建設中的竭誠服務,千亞宏律師還參與了西安市高新草堂基地重大拆遷建設工程項目,全程參與戶縣秦嶺辦入住項目的談判、協議起草及合同簽訂工作,參與戶縣政府西咸環線工程項目融資、合作的談判工作。此外,還先后十余次為戶縣政府有關重大項目的談判,出具法律意見書,對項目可操作性、風險控制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一年來,他參與的重大經濟項目,累計涉及金額已達15.8億元以上。
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秦嶺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千亞宏說:“我們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但是無論以后的路多么遙遠和漫長,都要努力讓我們對秦嶺的守望與我們對法律的期盼等長。”通過千亞宏律師和他的法律服務團隊,也讓我們看到了律師事業的肅然之光。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綠我涓滴,會它千里澄碧。”千亞宏,一個平凡的律師,就這樣以點滴行動筑造著他的律師事業和他的“護秦嶺碧綠”之夢,續寫著他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