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芳
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中的價值
莊艷芳
目的 探討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100例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 比較常規超聲及彈性超聲成像聯合應用在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中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結果 常規超聲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的敏感性為89.5%、特異性為83.9%、準確性為83.0%。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的敏感性為94.5%、特異性為94.1%、準確性為95.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可提高超聲對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的準確性。
常規超聲;彈性成像;乳腺占位性病變
目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日益增高, 危害女性的身體健康,早期診斷顯得尤為重要, 自1991年Ophir首次提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以后, 其為乳腺病變的準確診斷提供一種更新更可靠的途徑[1]。本研究旨在探討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中應用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本院乳腺科擬診為乳腺占位性病變的100例女性患者共112 個乳腺占位性病灶行超聲檢查, 所有病灶最后均由病理結果證實, 符合李樹玲[2]《乳腺腫瘤學》中關于乳腺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標準。患者年齡:良性組22~59歲, 平均年齡(40.3±7.4)歲。惡性組28~64歲, 平均年齡(43.5±8.2)歲。腫塊的直徑:良性組5.7~48.7 mm, 平均(16.2±7.9)mm, 惡性組8.8~49.6 mm, 平均為(20.1±9.8)mm。
1.2 儀器與方法 儀器為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配備有實時彩色超聲彈性成像技術, 探頭型號為14L5,頻率5~14 MHz。第一步先用常規的模式掃苗查視雙側乳腺來確定病灶, 再檢測病灶內的血流情況, 參照Adler血流分級法對顯示較多血管條數的腫塊超聲切面對其分級, 0、Ⅰ級為良性, Ⅱ、Ⅲ級為惡性。再用探頭進行加壓解壓的操作,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 以顯示屏上的壓力和壓放頻率的綜合指標控制在3~4為佳, 獲得較為穩定的彈性圖像, 以質量指數(QF)>50作為標準, 圖像質量可信, 并采用5 分法來進行病灶硬度評價。所有病例都經縱橫位檢查, 圖像存入超聲儀待分析。
1.3 診斷指標 常規超聲圖像評價是采用形態不規則、邊界不規則、微鈣化、低回聲這四項主要危險因素, 以出現≥2項作為診斷為惡性的標準。此外還有兩個診斷指標, 一個是血流分級, 另一個是彈性圖像病灶硬度分級。血流分級主要是參照Adler血流分級法, 具體如下:0級, 病灶內未檢測出血流信號;Ⅰ級, 可發現1~2 處點狀血流或細棒狀血管管徑<1 mm, 有少量的血流信號;Ⅱ級, 可見1條主要的血管并且其長度超過病灶的半徑, 或者是同時發現2~3條小血管, 有中量的血流信號;Ⅲ級, 可見4 條以上血管或血管相連通交織呈網狀, 并且血流非常豐富。彈性圖像病灶硬度分級主要是根據病灶區顯示的不同顏色(分為紅藍綠三色)來代表其相對硬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計算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
112 個病灶中常規超聲診斷結果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89.5%、83.9%、83.0% 。常規超聲聯合彈性成像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94.5%、94.1%、95.5% 。常規超聲與常規超聲聯合彈性成像之間準確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5, P=0.000)。
早期乳腺癌并無特征性癥狀, 常常在體檢等檢查中偶被發現, 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無痛性腫塊, 質地稍硬。目前常規二維灰階成像或彩色多普勒成像等超聲檢查技術能夠客觀評估乳腺腫塊的相對硬度, 提高診斷率。由于腫瘤持續性增長的特點, 腫瘤內血管某些生長因子不斷地刺激腫瘤組織產生新生的毛細血管。并且隨著腫瘤物的生長而不斷使血管的分布更新, 于是增加了血管的數量[3]。同時, 腫瘤血管在形態以及功能上也會出現一些異常, 比如扭曲、動靜脈短路等, 從而為常規超聲鑒別良惡性腫瘤提供了一定的病理學基礎[4]。盡管常規超聲對乳腺結節良惡性的判斷準確率較高, 但是因為常規超聲只能提供結節的形態、回聲、邊界、血供、有無鈣化等信息, 因而不能提供結節的彈性和硬度相關信息, 并且良惡性結節聲像圖常存在有交叉的現象, 所以常規超聲檢查仍然存在有一定的誤診率[5]。而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還能提供相關硬度信息。本研究探討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結果發現常規超聲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的敏感性為89.5%、特異性為83.9%、準確性為83.0%。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的敏感性為94.5%、特異性為94.1%、準確性為95.5%。兩者準確性相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 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可以提高超聲對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的準確性, 結合臨床癥狀、體征和其他檢查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夠提高診斷符合率, 必要情況下可進行穿刺活檢。
[1] 趙露芳.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于乳腺占位性病變診斷的臨床分析80例.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18): 4694-4695.
[2] 李樹玲.乳腺腫瘤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0:271-277.
[3] 曹曉華.常規超聲結合彈性成像診斷乳腺癌臨床意義.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4(4):358-359.
[4] 羅葆明, 歐冰, 智慧, 等.改良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標準在乳腺腫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 2006, 12(5): 396-398.
[5] 范明, 趙云飛, 牛智平, 等.超聲彈性成像2種評分標準在乳腺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中的對比.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3, 11(4): 429-430.
2014-08-21]
462300 漯河市醫專第二附屬醫院彩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