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彩星 司小萌
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用于開顱手術麻醉臨床效果觀察
尹彩星 司小萌
目的 本研究報告通過對開顱手術患者分別使用3種不同的麻醉用藥方式來探析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對患者麻醉臨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報告選取了行開顱手術的患者30例, 把這些行開顱手術患者采取隨機抽樣分類的方法及不同用藥方法分為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以及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組。結果 兩種麻藥聯合用藥的劑量遠遠低于單獨用藥的劑量, 但其麻醉效果及麻醉恢復時間要更好。三組患者手術麻醉效果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對行開顱手術患者實施麻醉用藥時應推薦采用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的用藥方式。因該用藥方式既彌補了舒芬太尼致患者復蘇延遲, 影響醫護人員及時對患者的術后反應做出有效判斷的缺陷, 也改善了芬太尼新陳代謝快跟藥效不持久的缺點。
舒芬太尼;芬太尼;開顱手術;麻醉效果
對行開顱手術患者實施術前麻醉用藥方法繁多, 傳統的麻醉用藥為芬太尼, 芬太尼盡管鎮痛效果顯著, 但有些患者藥物耐受性不強, 以及該麻醉藥本身對患者肌體功能有一定損傷, 故在臨床上的應用未被廣泛推廣。目前, 對行開顱手術患者更多的是采用舒芬太尼新型麻醉藥, 該藥也有一定弊端。因此, 本院為了減輕行開顱手術患者的手術痛苦, 提高手術麻醉臨床效果, 現對30例患者實施不同麻醉用藥方式,并分析各方法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報告選取了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間, 前來本院行開顱手術的患者。患者樣本總量30例。所有患者中腦膜瘤患者有12例, 膠質瘤患者有8例, 顱內動脈瘤患者有10例。對這些患者采取隨機抽樣分類的方法分為舒芬太尼組和芬太尼組以及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組, 各10例。患者年齡17~59歲, 平均年齡(39.2±3.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開顱手術患者術前接受魯米那及阿托品肌內注射, 入室后建立復方乳酸林格液通道, 并對患者做輸氧處理, 對患者實施福爾利麻醉誘導處理。舒芬太尼組10名患者接受舒芬太尼1.5 μg/kg皮下注射, 術中根據患者生命體征適當增加麻藥劑量, 每次增加藥劑量為0.2 μg/kg。芬太尼組10例患者接受芬太尼1.0 μg/kg靜脈注射, 術中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適當增加麻藥劑量, 每次增加藥劑量為0.2 μg/kg。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組在接受芬太尼組用藥劑量的基礎上,對患者再進行舒芬太尼0.8 μg/kg皮下肌內注射用藥。
1.3 麻醉判斷標準 分別記錄三組患者麻醉誘導前、麻醉誘導后、肌內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后、插管時、切皮后、開顱時、縫皮時、拔管時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平均動脈壓和血液流變學的各項數據, 并對患者的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和睜眼時間比較, 以分析各麻醉用藥的臨床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對以上三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 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舒芬太尼組用藥量為(1.70±0.17)mg, 芬太尼組用藥量為(2.71±0.15)mg, 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組用藥量為(0.37±0.16)mg舒芬太尼, (1.83±0.16)mg芬太尼, 聯合用藥的劑量遠遠低于單獨用藥的劑量。三組患者的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和拔管時間組間數據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的恢復期指標對比為: 舒芬太尼組:呼吸恢復時間(38.7±6.9)min;睜眼時間(45.6±8.9)min;拔管時間(48.2±5.1) min。芬太尼組:呼吸恢復時間(5.5±3.6)min;睜眼時間(7.4±3.5)min;拔管時間(9.6±3.1)min。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組:呼吸恢復時間(6.2±2.1)min;睜眼時間(8.6±4.4)min;拔管時間(10.5±3.6)min。
腦部疾病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并發癥。因此, 在對行開顱手術患者實施麻醉用藥時, 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藥物耐受性,如果未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或是并發癥進行分析, 就容易造成麻醉醫療事故的發生。行開顱手術的患者一般是發現顱內有占位性病變腫瘤。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腦脊髓液及腦血液循環機制混亂, 易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腦水腫的情況。在行開顱手術前, 如若選用麻藥不正確, 可能導致患者顱內血壓上升, 引起大出血, 進而危及患者生命。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都屬于強效麻醉劑, 它可以穩定行開顱手術患者的麻醉深度,但舒芬太尼往往影響患者的呼吸及意識恢復, 推遲了患者恢復時間。同時, 也影響醫護人員及時對接受開顱手術患者術后的神經功能情況作出判斷。而芬太尼作為受體激動藥[1],具有鎮痛效果好、可控性強的特點。患者在接受開顱手術時,它能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另外, 在術中根據患者的麻醉程度, 還可適當增加用量。但是, 它新陳代謝快, 麻藥消退后患者難以忍受手術帶來的疼痛感, 對患者肌體功能也造成一定的損害。這樣一來, 就容易造成患者血壓及心率的升高,而聯合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既克服了舒芬太尼復蘇延遲的缺陷, 也改善了芬太尼藥效不持久的缺點。因此, 對行開顱手術患者實施麻醉用藥之時, 應選擇舒芬太尼聯合芬太尼的用藥方式, 因為這兩種麻醉藥同時使用能穩定患者的各項生理機能, 鎮痛效果好。麻藥藥效消退后, 患者蘇醒較快, 患者情緒較為平靜, 呼吸相對順暢[2]。臨床上, 兩種藥的聯合使用克服了單獨用藥的缺陷, 該麻醉用藥方式應被廣泛在臨床上推廣。
[1] 吳迪, 李文瀾, 劉慧敏, 等.舒芬太尼應用于神經外科手術麻醉的臨床價值.中國醫藥導刊, 2010, 12(9):1553-1554.
[2] 黃澤漢, 陸榮臻, 韋忠良.小劑量羅呱卡因復合舒芬太尼蛛網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宮產的臨床觀察.重慶醫學, 2012, 41(18): 1821-1823.
2014-08-11]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