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娟,張元明,韓光亭
(1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山東青島266000;2青島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山東青島266000)
等規聚丙烯(iPP)中含有大量的叔碳原子,在紫外線的輻照下易發生光氧化反應,致使其在某些裸露場合使用壽命縮短,因此iPP的光老化是目前研究的熱點[1,2]。iPP的光氧化降解主要在非晶區中發生,所以iPP的光穩定性與其結晶物理形態相關[3]。在iPP不同形態的晶體結構中,β晶型等規聚丙烯(β - iPP)展現出較好的抗光老化性能[4,5],所以向iPP中添加β成核劑改變iPP的結晶,從而改變其光氧化程度。本實驗采用廣角X射線衍射(WAXD)、差示掃描顯熱法(DSC)以及偏光顯微鏡(POM)研究了β成核劑含量對iPP結晶行為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β-iPP的結晶度、晶體形態和力學性能的變化規律,有助于我們把握β成核劑的添加量,提高iPP材料的穩定性。
等規聚丙烯F401,由中石化揚子石化提供,熔體流動指數(MFI)為2.5g/10min(230℃,2.160kg),密度為0.91g/ml,等規度96.5%;β 成核劑 CHB -5,市售。
同向雙螺桿擠出機:SHJ-20型,南京杰恩特機電有限公司;塑料成型注射機:130F2V型,東華機械有限公司;電腦伺服拉力試驗機:GT-TCS-2000,高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位沖擊試驗機:GT-7045-MDH,高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角X射線衍射儀:D/Max-2550 PC型,日本Rigaku公司;差示掃描量熱儀:Diamond DSC型,鉑金埃爾默儀器有限公司;偏光顯微鏡:ECLiPSE E600POL,日本Nikon公司。
準確稱取iPP和不同含量的β成核劑,充分混合后,加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擠出造粒。將成核iPP粒料在注塑機中注塑成標準試樣,為確定β成核劑的最佳添加量,制備一系列不同成核劑含量(質量分數為0.2%、0.4%、0.6%、0.8%、1.0%)的樣品。為保證實驗條件的一致性,純iPP經過一個相同的加工處理過程進行對比。
1.4.1 WAXD測試
將不同含量β成核劑的改性樣品在氮氣保護下采用Cu輻射,激發電流為200mA,激發電壓為40kV,掃描衍射角為 5°~30°,掃描速度為 3°/min做WAXD測試。
1.4.2 DSC測試
稱取6mg左右的試樣,在用銦標定過的DSC儀器上以1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至220℃,并在220℃下保持5min以消除熱歷史。然后以10℃/min的降溫速率降至室溫,記錄降溫曲線。停留2min后,以10℃/min升至220℃,記錄升溫曲線。
1.4.3 POM測試
取少量樣品放在載玻片上,在200℃下熔融壓片自然冷卻至室溫。然后將樣品放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拍照。
1.4.4 力學性能測試
拉伸性能按GB/T1040-2006測試,拉伸速率50mm/min。彎曲性能按GB/T9341-2008測試,速率為2mm/min。缺口沖擊性能按GB/T1843-1996測試,擺錘沖擊能量為5.4J。
2.1.1 晶體結構分析
不同的晶型結構可通過WAXD進行識別判斷,α晶型和β晶型在WAXD圖上對應一個或幾個特征衍射峰。將不同含量β成核劑改性的iPP進行WAXD測試,其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含不同量β成核劑的iPP樣品的WAXD圖譜Fig.1 WAXD patterns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純iPP的WAXD圖的2θ衍射角在10°~25°的范圍內有5個主要的衍射峰,分別位于 14.0°、16.8°、18.5°、21.1°和 21.8°處,它們分別對應 α 晶型的(110)、(040)、(130)、(131)和(041)5 個晶面衍射,表明純iPP的晶型是α晶型。隨著β成核劑的加入,改性iPP試樣的WAXD圖譜上,2θ在16.0°附近出現典型的β晶型(300)的特征衍射峰,這表明β成核劑的加入改變了iPP的晶體結構。另外,隨著β成核劑含量的增加,β晶的衍射峰強度逐漸增強,α晶的衍射峰強度逐漸減弱,當其含量超過0.6%時,β晶的衍射峰強度開始減弱,α晶的衍射峰強度增強,各樣品中 β晶相對含量 Kβ可按照Turner-Jones方程得出[6],如表 1。

式中,Hβ(300)為β晶(300)面的衍射峰高,Hα(110)、Hα(040)、Hα(130)依次是 α 晶(110)、(040)、(130)面的衍射峰高。

表1 含不同量β成核劑的iPP樣品的Kβ值Table 1 Kβ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這是由于當β成核劑的含量較低時,生成的結晶中心少,從而形成較少的β晶;當β成核劑的含量在一定范圍內逐漸增加時,生成的結晶中心也增加并逐漸完善,形成較多的晶核使β晶的含量增加,當超過某一范圍繼續增加β成核劑的含量,由于結晶速度過快,使結晶中心來不及完善,難以形成β晶,使β晶的含量降低。
2.1.2 熔融行為分析
為了消除熱歷史對iPP成核能力的影響,測定第二次熔融曲線如圖2所示。
純iPP在165℃左右出現α晶型的熔融峰,而β成核劑改性iPP除了出現α晶型的熔融峰,還在145℃附近出現β晶型的熔融峰,這表明加入β成核劑后iPP的晶型由α晶轉化為β晶。由圖2還可知,隨著β成核劑含量的增加,β晶型熔融峰的峰高不斷增加,峰型變得尖銳,當β成核劑的含量在0.6%左右時,β晶的熔融焓最大,β晶含量最高,繼續增加β成核劑的含量,β晶的熔融焓反而降低,其含量減少,結果與WAXD的測試結果一致。其熱性能數據見表2。這主要是由于當β成核劑的含量低于0.6%時,附生結晶中心隨著β成核劑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趨于完善,當繼續增加β成核劑的含量使其超過一定值后,附生結晶中心減少導致β晶的含量降低。

圖2 含不同量β成核劑的iPP樣品的第二次熔融曲線Fig.2 the second melting curve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表2 改性iPP的DSC升溫熱性能數據Table 2 DSC thermal analysis data of modified iPP at heating
2.1.3 結晶行為分析
用DSC研究不同含量β成核劑改性iPP的結晶行為其降溫曲線如圖3,熱性能數據見表3。與純iPP的結晶峰相比,添加β成核劑改性的iPP的結晶峰均向高溫方向移動,且 β成核劑的含量在0.6%內移動幅度隨著β成核劑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超過0.6%時移動的幅度開始下降。這說明β成核劑的加入在一定范圍內提高了iPP的結晶溫度。ΔT與總的結晶速度密切相關,此值越小結晶速度越快,故由表3可知,β成核劑的加入提高了改性iPP的結晶速率,且β成核劑的量在0.6%時,結晶速率最快。

圖3 不同含量β成核劑改性iPP的結晶曲線Fig.3 Crystallization curve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表3 改性iPP的DSC降溫熱性能數據Table 3 DSC thermal analysis data of modified iPP at cooling
2.1.3 結晶形態分析
圖4是純iPP和β成核劑改性iPP的球晶形態照片。純iPP的結晶點少,球晶尺寸大,片晶從球晶的中心向外放射性生長,有明顯的邊界,圖片呈黑白色,是典型的α晶型,如圖(a)所示。而圖(b)是加入0.2%的β成核劑改性iPP樣品,片晶在球晶中心平行成束狀排列,然后向外支化生長,無明顯的邊界,圖片呈彩色,是典型的β晶型。當再繼續增加β成核劑的含量,β晶的數量也隨之增加,且β晶的尺寸減小,密度增加,如圖(c)~(f)所示。這說明純iPP中添加β成核劑后,其晶體結構發生改變,晶型由α晶轉變為β晶。此外,由圖可以看出,隨著β成核劑含量的增加,iPP中產生的β晶也逐漸增多,球晶尺寸減少。
純iPP的均相成核過程中,球晶隨熔體的冷卻不斷生長,由于iPP基體中的晶核較少,使其結晶速度緩慢,球晶尺寸變大。而向iPP中添加的β成核劑在iPP的熔體中起到異相成核的作用,使iPP的結晶速度加快,球晶尺寸減小[7]。

圖4 含不同量β成核劑的iPP樣品的POM照片(a)0;(b)0.2%;(c)0.4%;(d)0.6%;(e)0.8%;(f)1.0%Fig.4 POM microphotograph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2.2.1 拉伸性能
iPP的力學性能與加入β成核劑引起的晶型的變化相關。改性iPP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變化趨勢如圖5所示,其隨β成核劑含量從0.2%增加到0.6%而略有下降,當β成核劑的含量達到0.6%后,繼續增加其含量,改性iPP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開始上升。根據POM照片和WAXD圖譜可知,與純iPP相比,開始加入β成核劑時,改性iPP中的β晶含量多,拉伸時會產生應力集中現象使拉伸強度下降。隨著β成核劑含量的增多,β晶的尺寸減小,密度增加,使改性iPP的強度略有增加。總體來說β成核劑改性iPP的拉伸強度低于純iPP,但變化不大。

圖5 含不同量β成核劑的iPP樣品的拉伸強度Fig.5 Tensile strength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2.2.2 沖擊性能

圖6 含不同量β成核劑的iPP樣品的缺口沖擊強度Fig.6 Notch impact strength of iPP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β nucleating agent
改性iPP的缺口沖擊強度變化趨勢如圖6所示,經β成核劑改性的iPP的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顯著提高,這說明β晶的形成改善了iPP的韌性。由POM照片和WAXD圖譜可知,改性iPP中的β晶形態由疏松逐漸變得致密且球晶尺寸不斷細化,其界面結合強度比純iPP的高,從而使材料的韌性得到提高。當β成核劑的含量繼續增加,改性iPP的缺口沖擊強度開始下降。這說明在iPP基體中加入過多的β成核劑,β晶含量下降,會降低iPP的沖擊韌性。
本實驗通過研究分析β成核劑對iPP結晶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β成核劑的加入使iPP的晶型發生轉變,質量分數為0.6%左右時,成核效果最佳。
β成核劑晶粒尺寸細化,結晶均勻,結晶速率加快,結晶溫度提高,符合異相成核原理,有利于iPP的成型加工。
β成核劑使改性iPP的韌性提高,從而提高其缺口沖擊強度,但拉伸強度變化不大。
[1]楊睿,劉穎,于建.聚烯烴復合材料的老化行為及機理研究[J].高分子通報,2011,(4):68-81.
[2]王四貝,金滟,康鵬,等.聚丙烯光老化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塑料,2012,26(6):9-15.
[3]楊濤.同質異晶聚丙烯光氧化過程比較及聚合物穩定化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2010.
[4]Vychopnova J,Cermak R,Obadal M,etal.The role of specific nucleation in polypropylene photodegration[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7,92(10):1763 -1768.
[5]王丹靈.β晶型聚丙烯在光和熱條件下的結構及性能轉變研究[D].浙江: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學院,2009.
[6]Turner-Jones A,Aizlewood JM,Beckett DR.Crystalline form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J].Die Makromolekulare Chemie,1964,75(1):134-158.
[7]薛建峰,竇強.辛二酸鈣成核改性等規聚丙烯研究[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2010,22(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