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
摘 要: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相互轉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寫作是閱讀的深化,閱讀和寫作怎樣有效結合是語文老師應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讀與寫的轉化與結合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讀與寫 轉化結合
優秀的小學語文老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而且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真正做到遵循教育發展方向。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首先從讀書開始,讀書與寫作之間是相通的,只有讓孩子真正把讀書和寫作結合,才能真正提高語文教育的實效性。
一、根據文章,結合生活,表達情感
在我國教育中,語文是多門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至關重要。語文課程是具有靈性的,每篇文章都會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在每篇文章里作者都會直接表達主觀感受,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是每位作者對自身故事的闡述,充滿作者豐富的個人情感,包含多彩的文化內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生應該做到主動從文章中找出各位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在尋找過程中,學生頭腦中所想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篇文章,他們所感悟到的道理都迥然有別,動情之處總會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表達出讀完文章的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創造能產生情感的意境,創造自由表達的環境,使學生生成感情共識,主動表達想法,經常與老師溝通,學生間互相交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教學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文《桂花雨》時,我帶領學生找到關于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感覺撲鼻而來的桂花香?!巴獾氐墓鸹ㄔ傧?,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表達出作者對家鄉深深的熱愛,使學生深入思考文中母親所表達的含義。聯系現實生活造句,例如:外地的再?搖?搖 ?搖,還是比不得?搖?搖 ?搖。學生可以在表達情感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水是故鄉甜》中的優美句子,比如:“水蔬菜還是家鄉的好?!彪u魚鴨肉是家鄉的鮮。在每個人的心中,外面的風景在優美,也不如家鄉的美,從古至今,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比如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充分表達出作者內心十分熱愛家鄉和濃濃的思鄉情,最后提升情感,對文章表達的主旨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學生感受到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對詩句加深理解。
二、根據文章,結合生活,正確補充
在小學語文學科中,一些文章中作者有的地方表達含蓄,有的地方表達直接,含蓄的地方,是編者刻意含蓄,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教學這類文章時,教師應該利用這些含蓄表達的地方,開闊學生思維,根據學生不同的生活經驗,從不同角度思考,使學生把含蓄的部分寫得生動,簡單的地方寫詳細。老師可閱讀高林生的《讀懂“釘入墻里的那半截”》一文,此文章中多處語句中都留有很大空白空間,這些空白的地方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自由發揮、盡情想象,以便開闊學生思維。
小學三年級下冊第7課《菩薩兵》一文中多處語句描寫出藏族同胞受盡反動軍隊的折磨,吃了不少苦頭,深深表達出藏族同胞所遭遇的苦難,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讓學生反復讀這類句子,聯系生活中、在課外書上讀到的情節,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類似場景,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并寫下讀后感。
三、根據文章,結合生活,模仿語句
學生天生就有仿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領悟到范文的意義,使范文所用的語言灌輸到腦海里,久而久之,大腦里便會有大量詞匯,能夠做到時刻運用詞匯仿照。培養學生的仿寫能力十分重要,不但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而且是學生獨立寫作文的基礎。根據相關范文指導學生仿寫,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開闊學生思維。仿寫通常分為仿片段、仿句、仿整篇。一般以以下三種方式開展:一是從范文的描寫方面著手,把生活中的事情仿寫得有意義;二是從好詞好句著手,把句子仿寫得形象生動;三是從段落著手,把段落仿寫成另外一種結構,其實就是模仿文章的構段方法。
比如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多段描寫海水的話,前面突出海水的顏色,后面描寫海水形成這些顏色的主要原因,每個段落都表達不同的意思,有的段落之間是因果關系,或者是先果后因,或者是先因后果,可以讓學生模仿“校園里真,這是因為?!痹炀?,因為每個學生出發點都不一樣,所以造出的句子各不相同。
四、結語
小學語文課程中,讀與寫之間的轉換,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閱讀和寫作之間相互轉換,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引導學生走進文章意境,感受作者豐富的情感,研究言語規律,懂得語言使用技巧,不斷擴大詞匯量,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姍婷.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教育苑蘋,2010(08).
[2]鄧海燕.網絡語文,別樣的風景——淺談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