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芳
近來我看了人教版一冊的語文教材,感覺明快活潑、童趣十足。人教版的實驗教材,在領會和物化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精神中實現了突破。它是小學語文教材堅守與突圍、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沖突的產物,也是最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最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的結晶。能否組織好課堂教學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能否完成。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想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后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得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崩脤W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一冊教材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課文的童趣化趨向,注意從兒童生活出發選文,引導兒童認識周圍社會和大自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讀一讀新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感覺是在和一個個聰慧天真的孩子聊天?!靶⊥眯⊥幂p輕跳,小狗小狗輕輕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這是孩子的視野,孩子的語言,孩子的想法?!坝白釉谇?,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戲,孩子的幽默。“媽媽,這個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禮物。您總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給您”。這是孩子的聰明,孩子的心愿,孩子的可愛。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地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課堂教學形式要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能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例如:把Y、W提前到與i、u、ü同時教學,使學生能盡早進行音節yi、wu、yu的拼讀,并與極具生活氣息的情境畫面相配合,實現語音與生活的結合。在教材中,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大多不是僅僅展現拼讀過程,而是以結果形式呈現,以音節的整體性體現強調拼讀的意圖。
三、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和及時表揚
一年級孩子不同于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化的語氣跟學生說話,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要蹲下與孩子們說話。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四、靈活多樣地設計課堂練習
新教材設計了許多向學生生活擴展和延伸的練習,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與趣味性。如《自己去吧》一課的練習是:“最近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使課文內容和學生生活溝通,使學生在生活中積極地參與學習。例如,認字有這樣一些練習:“我在看電視的時候認識了很多字,你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別注意街道兩邊的招牌,這樣也能認識很多字呢!”這樣的練習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大量實踐,不斷擴大識字量,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知識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培養。新教材在練習設計上體現了這一綜合性質。例如《四季》的課后練習是:“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薄短m蘭過橋》一文后思考題:“未來的橋會是什么樣呢?我們分頭想一想,然后把它畫下來吧!”又如《松鼠和松果》問題設計:“以后會是什么樣子呢?咱們把它畫出來吧!”《王二小》問題設計:“我們一起唱《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這些練習設計都是融音樂、美術于一體,注意了語文知識與美術、音樂的溝通,讓語文學習變成了一種綜合性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
新教材的課文練習中處處為學生創設展示時空,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諸如“我會認”、“我會寫”、“我會讀”、“讀讀背背”、“讀讀說說”、“讀讀演演”、“讀讀做做”、“讀讀比比”、“讀讀記記”都是從展示角度設計的,都給予了學生展示的暗示。如《識字8》課后“我還知道別的諺語呢!”,就是一種展示活動的提示。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模式,珍惜課堂的每一分鐘,因材施教,充分激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熱情,提高學生踴躍投身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有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