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剛
摘 要: 鄂爾多斯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得結構轉型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結構轉型發展對人才的結構、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索適應本地區結構車型和人才培養與引進,對于進一步提升和優化鄂爾多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快速轉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在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優越條件下進行的人才發展戰略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 地區經濟 人才培養 結構轉型
1.鄂爾多斯產業背景
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豐富,特別是煤炭已探明儲量占全國六分之一,達到1496億噸。2013年鄂爾多斯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6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96億元。近年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全區領先。
2014年鄂爾多斯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1],今年開始我市將全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國家新型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全區鋁循環和裝備制造業基地、全區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同意將鄂爾多斯市列為綜合改革試點,我市將在能源綜合利用、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為全市資源型經濟上升期,構筑綠色、循環、低碳、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該試點對全市創新建立健全煤炭清潔利用、水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修復治理、金融和財稅等要素保障機制,打造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現代煤化工基地等具有重要示范帶動作用。2014年7月24日召開的三屆五次全委會進一步指出“凝心聚力、轉型發展、創新創業、再鑄輝煌,把鄂爾多斯建成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上的璀璨明珠”是鄂爾多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要求[2]。
2.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人才需求引發的思考
2.1鄂爾多斯地區人才現狀
2.1.1人才數量不足人才質量偏低。
近年來,鄂爾多斯經濟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各行各業的人才,這些人當中農民工和務工人員居多。真正懂技術和管理的人不多,這些人也大多集中在房地產行業和煤炭行業,主要以勞力為主,使得本地區的煤炭及相關產業和房地產業發展很快。2010年以來市政府提出的“結構轉型”政策使裝備制造業迅猛發展,各大企業在本地區落地并生根,但真正發展卻受到人才的制約。一是結構轉型的制造業、化工領域的領軍人才的缺乏;二是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缺乏。隨著結構轉型號角的吹響,這就要求不論是人才結構、類型,還是人才素質質量甚至數量都要隨之轉型。
2.1.2地區產業發展與人才發展不相協調。
鄂爾多斯的經濟基礎為地方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空間,使得投資企業從政策到資金得到了全面扶持,但是在人才培養吸納引進方面,特別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相關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這就使得引進企業投資后,由于人才因素的制約,難以上規模、見效益。
2.1.3教育相對滯后,人才培養后勁不足。
鄂爾多斯在2008年成立了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以培養本科學生為主,2009年成立了鄂爾多斯職業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前鄂爾多斯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發展階段,相對于這一階段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當地高等教育培養的畢業生數量和質量有待提高,各學院高等人才培養明顯不足和滯后。
2.2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
2.2.1健全人才培養和吸納引進機制。
制定人才吸納和引進政策,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關于人才招聘吸納引進的相關制度文件會議精神,特別是:《人才鄂爾多斯戰略》、《鄂爾多斯市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實施辦法》拔尖人才享受特貼和中青年專家選拔、《內蒙古自治區人事廳關于加快人才流入區建設步伐的意見》等內容[3],[4],有待進一步制定關于中層人才和一線技術人才支持服務鄂爾多斯的政策。
2.2.2本地人才匱乏力促外地人才本土化。
將鄂爾多斯地區以外來我市工作的人才想方設法留下來,并為本地區的經濟和產業服務,實現外來人才本土化。引進這部分人才來鄂爾多斯既可為鄂爾斯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又可避免因純粹使用本地人才或純粹使用外地人才給企業管理帶來的劣勢,充分發揮這部分本土化了的人才的能力和技術,推動地區產業發展。同時人才本土化才能使外來投資企業本土化。
2.2.3牢牢樹立“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理念。
就我市而言,對相關行業和相關產業領軍人物的渴求,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邁入“結構轉型創新強市”新時代、進入黃金發展期的鄂爾多斯,需要營造更好的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環境,需要進一步拓展人才發展空間,為各類高層次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的創業發展提供全新舞臺。
我們要繼續大力推進“人才鄂爾多斯”計劃,采取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高新技術項目開發引進等多種靈活方式,引進在各領域有影響力的杰出人才,掌握關鍵技術、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業創新團隊,金融管理、投資經營等重點領域急需的高端人才。我們必須給領軍人才提供和找準成就偉業、創造奇跡的平臺,在科研項目資助、深造獎勵、技術資料津貼等方面全力傾斜,鼓勵優秀人才突破關鍵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發具有更多話語權、市場定價權和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
2.2.4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一是要辦好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從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和推進課程改革等方面入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這就要求市政府和高等院校在辦學理念轉變、招生就業及推進校企合作等方面切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二是要整合全市教育資源,避免院校專業重復建設,形成結構合理、錯位發展、競爭力強、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布局,集中投入各種資源,建設精品專業和骨干專業,使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更好地與地方產業結構和市場需求對接,推進職業教育服務我市轉型發展。
總之,只有樹立全新的人才發展理念,堅持人才優先的鮮明導向,拿出切實有效的舉措,才能為鄂爾多斯結構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3.結語
本文針對鄂爾多斯結構轉型發展,指出人才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只有合理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才能滿足結構轉型發展中的人才需求。建議市政府和高等學校樹立人才引領產業的理念,健全人才吸納機制,多方位引進外地高層次人才,促進人才本土化,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參考文獻:
[1]廉素.《2014年鄂爾多斯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OL].http://cn.chinagate.cn/reports/2014-03/03/content_31653722.htm.
[2]白玉剛.鄂爾多斯市委三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紀要[OL].http://www.0477ok.com/news/show-23081.html.
[3]鄂爾多斯人才戰略[OL].http://rc.erdsrsrc.com/;2011-5-23/2012-2-29
[4]鄂爾多斯市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實施辦法[OL].http://rc.erdsrsrc.com/;2011-11-14/20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