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天樂
此“謀利益”非彼“謀利益”
文/張天樂
“他為人民謀利益,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最近,我總是回味這兩句歌詞。之所以會聯想到這些,緣由是這一年多來,我多次聽到關于“謀利益”的字眼,屢受刺激。每當某個貪官落馬,媒體幾乎都會出現這樣的固定句式:為他人謀取利益,受賄多少多少萬元。此處的“謀利益”,絕非彼“謀利益”了。
謀利益,要看為誰謀。“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這是為人民大眾謀利益,是人民群眾擁戴的好官。在我們生活的當代,這樣的好官不斷涌現:焦裕祿、鄭培民、楊善洲、任長霞等等,他們是時代的脊梁、國家的希望,弘揚著社會正能量。他們為老百姓做出了實事,讓群眾得到了利益,而自己不求回報。所以廣大群眾都記住了他們,都在想念他們、感謝他們。
還有一些人,也在為人謀利益,可惜不是為普通大眾,而是為極少的一小撮人。不僅如此,他們還以公權和私利相交換,要么獲得金錢,要么獲得色相,要么獲得其他的滿足。這些貪官,說到底還是在為自己謀利益。
過去我們常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有人以為這樣的人已經沒有了,可是仔細看看,你就會再一次贊嘆,共產黨人還是好官多。剛剛就任中紀委副書記的劉金國,在擔任公安部副部長時,站在最前線指揮消防滅火,就沒有想活著回來,可以說是奮不顧身,一心為公為群眾謀利益的。在他擔任領導職務的30多年,沒有為自己家里謀過私利,他的愛人一直是臨時工,他審批過近20萬個“農轉非”指標,自己的38個親屬無一跳出“農門”。這就是不為自己謀利益的典型人物。
看到劉金國這樣的好官,老百姓得到一些慰藉,看到他的妻子還是臨時工就不免產生聯想,就在自己的身邊尋找開來,看看哪些官員安排了自己多少親戚朋友,大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的官員,或者只是縣處級領導,甚至也就是個鄉鎮副職,妻子就不是原來的臨時工了,曲里拐彎成了正式工,有的還會安排到特別輕松的崗位,形成半退休狀態,或只拿空餉了。看到這樣的官,看到他所謀的利益,與劉金國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當官做事謀利益,“為誰”很重要,謀了什么也很重要,從這些差異處,就能知道誰是好官還是貪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