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紅梅
摘 要:啦啦操是一種集運動、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新興運動項目。其獨有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能夠給學生心理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在健身和體育教育方面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啦啦操在我國起步較晚,沒有全面、連貫、系統的教學方法策略,本文就筆者經驗,也談一下對高校啦啦操的認知和教育教學。
關鍵詞:起源發展;意義作用;現狀問題;教育教學方法
一、啦啦操的起源與發展
啦啦操是體育新興的一個運動項目,最早是起源于美國,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由最初的吶喊助威已經發展成世界范圍內的一項體育運動。啦啦操原名為:cheer leading。其中cheer是指振奮精神,提振士氣的意思,啦啦操來源于早期部落社會的儀式,是為了激勵外出打仗或打獵的戰士們,用族人歡呼吶喊、手舞足蹈的表演儀式鼓勵戰士,希望其能夠凱旋而歸。
現代啦啦操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與Dance、Cheer、Partner Stunts、TumblingBasket Toss、Pyramid、Jump等動作技術相結合,并配合相應的音樂、服裝、隊型以及標示物品(如彩球、口號板、喇叭與旗幟)等要素的體育運動。在高校中,啦啦操現在已經成為廣泛普遍的體育運動項目,由于啦啦操比較靈活,可以分為很多種形式存在,如:全女子組、男女混合組等,
多元化的表演讓人目不暇接,啦啦操集團隊協作、奮發向上、自信熱情于一身,代表著張揚熱烈、朝氣蓬勃的精神力量,深受學生喜愛和追捧。
二、高校開始啦啦操課程的的意義作用
啦啦操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普及性極強,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并大多是以多人的形式出現的集體項目。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啦啦操也已經受到很多群體的關注,啦啦操所特有的保健、健身健美、娛樂等實質性的價值也被認同,在高校中,也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一種新的精神面貌。
啦啦操是一項多人的體育運動,在高校開設啦啦操這一運動項目,不僅可以完善、豐富、推動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還可以改善學校的精神風貌,活躍校內氛圍。推動學校體育多元化、世界化的發展,展現體育運動的時尚風貌。通過啦啦操組隊學習和表演,可以培養大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使之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90后的大學生對傳統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體育運動,由于已經長時間的接觸,對其興趣已經沒有那么濃烈,而啦啦操是時尚、潮流的“代表”,大學生對于新興的啦啦操有更多的積極性,啦啦操這一體育運動項目也為學生體育鍛煉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對于一些比較內向,不愛交流的學生而言,啦啦操運動互動較多,對它們的幫助和改變更為明顯。
三、我國高校啦啦操課程教育現狀和問題
啦啦操是一項充滿青春活力的體育項目,我國倡導舞蹈啦啦操,不提倡高難度的動作練習,因此,我國啦啦操一般動作簡單,但是優美且容易掌握,加上其與音樂的結合,符合當代大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要求。我國啦啦操是通過美國NBA開始進入的,現仍處于發展的階段,在高校啦啦操教育教學中,仍存在很多問題。
1.學校方面。我國高校體育運動項目仍以傳統的體育項目為主體,高校領導對于新興體育項目重視程度不夠,從而缺少資金支持,雖然啦啦操比較受學生青睞,學校方面不能夠給予足夠的扶植,也很難做好,做大。
2.師資力量薄弱。學校要促進發展一項新興項目,教師是學校啦啦操發展的核心,其該教師的專業水準和專業素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將直接影響啦啦操運動在本校的開展。啦啦操教師不僅要有足夠強大的理論知識做鋪墊,還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并能夠根據學校和學生現狀進行設計、創新,以便于實際工作中的指導,從而促進高校啦啦操體育項目的發展。
3.啦啦操訓練物質條件較差。任何一項體育運動要想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必要的物質支持是必要條件,如:訓練設施、訓練器材,包括其訓練的方法手段等都需要經濟作為基礎。啦啦操教學中托舉,人體拋接等技巧性的訓練,需要有完善的訓練設施和安全保障,不然很難開展。但是大部分學校啦啦操教學所需要用的安全繩、蹦床等相關設施并不齊全,訓練館只有體操墊等簡單設備,嚴重阻礙了高校啦啦操的教育教學。
四、高校啦啦操發展方法策略
1.完善教學設施,增加教師專業技術。啦啦操體育項目要想開展,首先要完善其學校的教學設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訓練條件和安全保障,要負責啦啦操訓練教師定期參加培訓,增強自身專業素質和專業知識,提高實踐技能。教師必須掌握啦啦操的動作規格和技術要領,了解國際啦啦操發展方向和動態,以便于在教學中更好的進行實踐訓練。
2..樹立目標。課程目標是一定學習階段學校課程預期將要達到的標準,啦啦操教學中,樹立課程目標,在教學中有著指導性的作用。課程目標的設立有助于學科邏輯體系的構建,從而反映出課程內容和社會需求間的關系。
3.針對性教學。要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啦啦操的重點內容和科學的技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在啦啦操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尊重個體差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且有所收獲。研究證明,啦啦操的基本動作訓練、啦啦操的訓練、啦啦操成套動作的學習、啦啦操的創編、專業技術技能的訓練學習排在啦啦操教學內容前列。因此,教師應根據相應的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和內容,循序漸進,使啦啦操教育教學可以有效的開展并有所成效。
參考文獻:
[1]徐旸.淺析高校啦啦操項目課程的教學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4年18期.
[2]蘇荔榕.啦啦操進入高校體育課堂的意義與可行性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3]張玲玲.我國高校啦啦操發展現狀及訓練內容體系的構建研究[M]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