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建輝
摘 要:良好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成長起著關鍵性作用,良好習慣的培養關鍵在小學階段養成。小學生的模仿可逆性極強,除過家庭教育的影響外,學校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感染至關重要。在學校大力倡導進行養成教育的同時,應該嚴格要求老師,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也應做到,讓老師給學生做好榜樣示范。人們都清楚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在現今社會抓學生的養成教育,首先應從老師的良好習慣抓起,讓真正老師成為感染影響學生的榜樣。
關鍵詞:養成教育;老師的作用
課間無意中看見一位孩子在校園中行走過程中,走一步停下來做個立正姿勢練習敬禮的動作深深打動了我,孩子的內心是多么的淳樸,在他幼稚的心里對敬禮充滿了神奇與敬重。此時我想到了良好習慣鑄就幸福人生這句話,還有良好習慣甚至比成績更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們小學教育教學中,大家都明白良好習慣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整天講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而在實際工作中從點滴小事讓孩子堅持去做得的又甚少,因此我們在日常學生生活中從小事中引導孩子堅持去做,久而久之就自然成習慣了。
孩子有其稚嫩的內心,也有好奇豐富的世界,對新事物的探究和模仿性。從孩子出生,在其家里受到父母的影響,在入學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習慣,這些品德和習慣不一定都有利于孩子的發展,但作為我們學校,孩子在家里的影響我們無法改變,可在學校的習慣培養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進行培養。
人們都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孩子心里對老師的崇敬尤如對其父母一般,老師的言行等學習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關鍵,在我們提倡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同時,我們試曾想想老師是否為孩子做好示范,老師的習慣怎樣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一此交流中,我們一位幼兒園老師說,我們農村剛幼兒園的孩子不向老師、伙伴、客人問好,她試著堅持每次向孩子問好,在她的引導與堅持下,她們班的孩子能主動向同學、老師和客人問好了。試想他們每天這樣堅持著,幾年后,孩子主動向父母、老師、客人、朋友問好的習慣自然就會養成,還在需要我們整天喊著讓注意文明禮儀向客人問好嗎?
面對今天物欲橫流的沖擊,老師也是普通的人,心靈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沖擊,但這些浮躁、攀比、郁悶少許影響著老師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近幾年分配補充到教師隊伍中非師范類畢業生較多,無論從新分配到已工作多年的老師,能給學生起示范引領的習慣也有一定的缺失。作為老師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因此我覺得要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首先應抓好老師的良好習慣,讓老師的良好習慣成為學生養成教育的榜樣,從心靈深處真實有效的打動影響著學生。人們都明白,一位好校長是一所好學校,一位好老師也就是一個好班級,也就說明一個知識淵博、業務能力精練、品德高尚、有良好習慣、責任心強的老師,肯定能帶出好的學生。同時老師也應有進取學習的責任心,人無完美,但應追求完美,應有向他人學習的心態和行為,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應加強老師的養成教育。
首先我覺得對老師要有總體要求,要求老師要有“同動同靜、全員參與、榜樣引領”的行為準則。也就是所有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要求老師和學生全員參與,老師和學生同思同讀同寫同活動,達到共靜共動的要求。
其次,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應該做到。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凡要求學生具體怎樣做,老師也應該首先力求自己做到。要和學生一樣平等的相處,共同遵守學校和班級的規定,避免老師凌駕于學生之上,只是向學生提出要求,而自己做不到。如平時要求學生把字寫好,老師也應在板書、作業批閱中字跡工整,布局合理美觀;要求學生讀書,老師在學生讀書課文時也和學生一起讀課文,學生進行午讀時老師陪學生一起讀書;要求學生講究衛生,老師也應衣著得體干凈,平時在教室保持講桌、辦公室干凈整潔。
第三,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中老師應主動做,達到先入為主示范引領。有些行為習慣培養中,老師不能只要求學生去做,而是老師主動向學生去做,并引導學生做,久而久之學生在老師的感染下就形成了良好習慣。如:說普通話、說文明禮貌用語等,一般都是老師要求學生說,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如果堅持主動向學生問好、說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堅持在對話和教學中用普通話,時間長了學生自然就會用。
第四,老師用恒心引導學生堅持去做。好多事人們往往做著做著就終至了,不能更好的堅持去做。人們都知道“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的道理,但很難堅持。在我們平時教育教學中,學校把老師的養成教育當成日常工作來抓,為了老師的成長,學生的進步,學校應有這個責任規范的抓好老師的習慣養成。同進利用學生來督促老師的養成教育,學校和老師要想著為學生負責,也要想到給學生作出了承諾,就應兌現諾言,從而督促自己注意自己的行為,堅持做好自己,為孩子做好榜樣。
總之,良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影響著孩子的終身幸福。而孩子的良好習慣,或多或少到受到老師的影響,我們堅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時,要關注老師的成長,帶動孩子的進步。在我們的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做最好的自己的,學校要嚴格要求老師,養成教育從老師抓起。作為老師,從小事從自己做起,做孩子的引路人,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當好模范人。老師做好了,耳濡目染的影響著孩子,在歲月的見證中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林格著《教育就是習慣培養》(新世界出版社).
[2]李鎮西著《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譯林出版社).